2000年底,我第一次来北京,我从北京站出来,坐公交车到清华大学,报名参加2001年的MBA联考。
那时候北四环还没通车,考试期间,我每天从稻香园小区骑自行车去清华参加考试。后来参加面试的时候,看其他同学都有手机,就没好意思把我的摩托罗拉BB机拿出来,在跟一起面试的同学交流的时候,我第一次听说了短信这个通信方式,那时的我非常非常自卑。
那年清华招收600个MBA,我的分数是清华前100名,结果面试的时候被刷下来了,我表现确实不好。
2001年开始,我在北航上学,读MBA。那时候北京的马路宽,车没那么多,也不怎么堵车,我和女朋友凌晨四点打车去天安门看升旗,升旗的时候特别感动:我们都有钱打车来看升旗了。
我在北航的那几年,还没有shopingmall的概念,尽管我在2002年就是《经济观察报》地产版的策划,但是对地产还是没啥概念,听很多专家讲过国外的shopingmall即将在国内流行,自己愣是听不懂。
那时候,商场和吃饭的地方是分离的。我和女朋友逛街最常去的是西单、新街口,偶尔会去王府井。但那里只适合买东西,没有吃饭的地方,通常是买完东西然后坐300路公交车回北航附近吃饭。
我特别土,我在读北航期间才第一次吃肯德基,还是我同学请我吃的,因为是第一次吃肯德基,我不知道该点什么,当时吃了两个香辣鸡腿堡,同学说我真能吃。
2001年,牡丹园附近就有一家西贝莜面村,但我一直没有念对这个名字,我一直念莜(xiao)面村。那家莜面村是那个时代典型“饭店样式”,不仅仅是在路边独立成店,而且面积非常大,桌子通常是大圆桌,能坐十几二十几个人,有很多包间,一个菜单跟一本《笑傲江湖》差不多厚,你要是一进去看起来跟全聚德没什么区别。
那时候出去吃饭,在北京叫下馆子。其实就是聚会喝酒,很少说你要解决个午餐,还要到大饭店去的。
后来西贝餐厅的变化与时代发展有关系,现在西贝基本都在MALL里开设,单店面积小了很多,大圆桌变成了方桌,一般只能坐四五个人,菜单少了很多,而且没有所谓聚餐的“硬菜大菜”,这不是餐厅故意变的,这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的。
2001年的时候,出去吃饭要么是附近的饭店,要么就坐车去吃大餐,很可能是全聚德那种大饭店。那时候交通不发达,公交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不堵车,而最近几年,我已经极少乘坐公交车了,开车也很好,因为时间上太不靠谱。吃饭的选择要么是家附近的购物中心,要么就是离地铁站近的地方。
随着购物娱乐餐饮一体化的业态形成,普通大饭店的形式慢慢就萎缩了,现在的就餐是以解决吃饭问题为主,而不是大型聚餐,所以新兴的餐饮形态在体量上变小,通常在1000平米左右,3-5人的座位,菜单变少,就餐环境变亮,就餐速度加快,喝酒很少,提供饮料和鲜榨饮品增多,正餐和小吃混搭。
外卖模式的出现,为餐厅带来新的变化,一批以外卖为主的餐饮品牌出现。这是渠道的变化带来的商业形态的变化,而产品形态也随着变化了。
交通工具和购物形式的变化,直接影响了餐厅的形态和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