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子藏》總序方勇一
《劉子卷》前言陳志平一
凡例一
劉子二卷(北齊)劉晝 撰
明萬曆四至五年(1576—1577)南京國子監刊《子彙》本一
劉子二卷(北齊)劉晝 撰
明萬曆五年(1577)刊《十八子全書》本一五一
劉子一卷(北齊)劉晝 撰
明萬曆六年(1578)吉藩崇德書院刊《二十家子書》本三〇一
劉子十卷(卷一至五)(北齊)劉晝 撰
明龍川精舍抄本(原書卷首有缺葉)四三一
第二册
劉子十卷(卷六至十)(北齊)劉晝 撰
明龍川精舍抄本一
新論十卷(北齊)劉晝 撰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金谿王氏刊《增訂漢魏叢書》本九三
劉子不分卷(北齊)劉晝 撰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刊《道藏輯要》本二八三
劉子不分卷(北齊)劉晝 撰
清抄本三〇九
第三册
劉子二卷(北齊)劉晝 撰
抄本一
劉子十卷(唐)袁孝政 注(清)孫星衍 黄丕烈 跋宋刊本(原書卷四缺薦賢
第十九,卷八缺貴速第四十三,卷九缺風俗第四十六、利害第四十七)一四九
劉子十卷(卷一至五)(唐)袁孝政 注
明正統《道藏》本三三一
第四册
劉子十卷(卷六至十)(唐)袁孝政 注
明正統《道藏》本一
劉子二卷(唐)袁孝政 注(明)孫鑛 評佚名 批點
明刊本一八五
劉子十卷(卷一至六)(唐)袁孝政 注邵瑞彭 批校
清光緒五年(1879)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四二一
第五册
劉子十卷(卷七至十)(唐)袁孝政 注邵瑞彭 批校
清光緒五年(1879)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一
劉子(元)陶宗儀 輯
明抄本《説郛·讀子隨識》六三
劉子纂要(明)黎堯卿 輯
明刊《諸子纂要》本六七
劉子新論類纂(明)沈津 選
明隆慶元年(1567)含山縣儒學刊《百家類纂》本九一
石匏子(明)歸有光 輯評(明)文震孟 參訂
明天啓五年(1625)刊《諸子彙函》本一三三
雲門子 (明)歸有光 輯評(明)文震孟 參訂
明天啓五年(1625)刊《諸子彙函》本一五七
評點劉子一卷(明)歸有光 輯評(明)文震孟 參訂
民國十四年(1925)石印《評點百二十子補遺》本一七一
新鍥翰林三狀元會選劉子品彙釋評(明)焦竑 校正(明)翁正春 參閲(明)朱之蕃 圈點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刊《新鍥翰林三狀元會選二十九子品彙釋評》本二三三
兩翰林纂解劉子折衷彙錦(明)焦竑 纂注(明)陳懿典 評閲
明萬曆間金陵龔少岡三衢書林刊《兩翰林纂解諸子折衷彙錦》本三三一
德言二卷(明)鍾惺 評
明刊《合刻五家言》本三六五
第六册
劉子奇賞(明)陳仁錫 評選
明天啓六年(1626)刊《諸子奇賞》本一
劉子(明)陳仁錫 評選
明刊《子品金函》本九三
劉子佚名 摘抄
明藍格抄本《二十一家子書摘抄》一〇九
新論拾補(清)盧文弨 撰
清乾隆嘉慶間刊《抱經堂叢書·群書拾補》本一四五
新論正誤(清)陳昌齊 撰
清刊《賜書堂全集》本一六五
劉子文粹一卷李寶洤 撰
民國六年(1917)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諸子文粹》本一八三
評注石匏子精華張諤 撰
民國十年(1921)上海子學社石印《評注皕子精華》本二〇三
劉子校記羅振玉 撰
民國十二年(1923)上虞羅氏凝清室刊《永豐鄉人雜著續編》本二〇五
新論黄素 標點
民國十六年(1927)上海泰東書局排印本二一九
劉子精華陸翔 輯注
民國二十三年(1934)上海世界書局石印《四部精華》本三六五
劉子新論殘卷王重民 撰
民國二十四年(1935)國立北平圖書館編《圖書季刊》第二卷第二、三期三六九
劉子理惑楊明照 撰
民國二十六年(1937)燕京大學國文學會編《文學年報》第三期三七九
劉子斠注楊明照 撰
民國二十七年(1938)燕京大學國文學會編《文學年報》第四期三八三
敦煌《劉子》殘卷陳志平 輯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藏敦煌西域文獻》影印本四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