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起点锂电
起点锂电大数据是锂电池全产业链领先的资讯服务平台,我们致力于为锂电池上下游企业提供最前沿的资讯和最专业的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盘:沪指收跌0.18% ... ·  22 小时前  
军武次位面  ·  IDEX ... ·  昨天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  官兵借住校园,离开时给学生留下的“开学礼物” ... ·  2 天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物资集团北方云景接入DeepSee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起点锂电

电池巨头大亏损

起点锂电  · 公众号  ·  · 2024-07-26 18:19

正文

前言

在全球市场上,中韩电池企业的攻守之势已然转变
来源|张清辉

排版|小锂

全球第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商交出惨淡的最新财报。

7月25日,LG新能源发布财报称,今年二季度亏损约240亿韩元(约合1.2亿元人民币), 这是该公司2022年1月上市以来首度出现季度亏损 。去年同期,这家韩国电池生产商的净利润为4650亿韩元(约合24.3亿元人民币)。

若不是美国颁布《通胀削减法案》提出税收抵免优惠政策,其第二季度营业亏损将达到25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2亿元)。

今年二季度,LG新能源营收也下滑了30%,降至6.16万亿韩元(约合332亿元人民币)。LG新能源同时预测称,该公司今年的营收预计将下降20%以上。其此前预计,今年的营收增幅为中等个位数。

如今,对比中国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来看,自2024年开始,这家全球第三电池厂已明显出现掉队颓势,双方在海外的布局势头正在反转。

01




PK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中国企业
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是LG新能源业绩滑坡的首要因素。根据该公司对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最新预判,今年市场增幅预计略高于20%,相较于去年36%的增速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韩系动力电池全球市场装车量占有率同比下降 2.8%,为 22.3%。LG新能源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有率为12.6%,同比下滑2.1个百分点,位列全球第三位。

相较之下, 宁德时代装机量同比增长 31.1%,以37.5%的市占率稳居榜首;比亚迪同比增长21.1%,市占率以15.7%排在第二

可见,LG新能源不仅远落后于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装机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

宁德时代7月曾表示,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整体排产情况良好,近期及三季度排产环比呈增长态势。预计宁德时代二季度出货量将同步走高,达110GWh至120GWh。

业绩对比上,尽管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经历了价格大度下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但头部企业的业绩表现向好。

宁德时代一季度保持了单季度百亿级的净利润,同时,其一季度毛利率为26.42%,同比增加5.15个百分点,创下过去十个季度新高。

二季度预计宁德时代实现净利120亿元,全年净利500亿元;亿纬锂能二季度预计净利12亿元,全年净利50亿元。

而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海外市场。仅从数据上来看,今年 1-6 月,我国动力及其他电池出口73.7GWh,同比增长 18.6%;1-5月,中国储能电池累计出口量为8.4GWh,同比增长50.1%。

据起点锂电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动力等电池企业均获得多笔GWh以上海外电池订单。其中,宁德时代今年已经锁定超45GWh的海外储能订单。

可见,在韩系电池厂败走欧洲、北美市场之际,中国电池厂却正在快速崛起、分润市场蛋糕。

02




叫停、暂缓多个电池项目
为应对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放缓,LG新能源决定缩减部分项目的投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现有产能。

LG新能源近期已对多个在美国的电池建设项目作出调整,包括在上个月叫停了亚利桑那州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的建设。

同时,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合资建造第3座电池厂的计划暂停。工厂自2022年6月动工,投资规模达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9亿元),原定在今年年底完工,2025年初开始量产,年产量最多可达到50GWh规模。

其合作伙伴通用汽车正在降低了对电动汽车转型计划的预期。到明年年底,通用汽车将无法具备原先设定的电动汽车产能目标,即年产能达到100万辆。

不久前,LG新能源的另一个重要客户也宣布削减订单。

今年5月份,彭博社消息称,福特汽车已对动力电池的采购量进行了缩减,并将推迟发布新款电动皮卡和三排座电动SUV的计划。

对于LG新能源在内的韩国电池企业而言,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是其产能扩张计划的另一个重大风险。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则表示,如果他赢得大选,将废除《通胀削减法案》,撤销拜登政府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韩国研究机构指出,如果美国总统大选后《通胀削减法案》出现变化,韩国电池企业可能会考虑缩减它们在美国投资电池工厂的计划。

相比LG新能源海外遇冷,中国电池厂尽管面临着地缘政治等风险,却不断彰显出海布局的决心和力度。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建设锂电产业项目超过40个,其中有30个工厂公布了规划产能。其中,动力电池类项目规划产能占比达到88%。

截至目前,宁德时代、远景动力、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孚能科技、欣旺达等十余家动力电池企业都已在海外落子,总投资预算超4000亿元。

且布局的深度和广度也领先于日韩企业。除了欧洲、北美市场外,中国企业已将目光和触角延伸至东南亚、中亚等地区,比如宁德时代通过成立百亿投资基金以构建全球供应链。

从投产时间点来看,国内产业链企业海外建厂和技术合作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2025至2026年将会是中国电池企业海外本土化产能集中释放的时间段,届时将进一步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03



合作中国磷酸铁锂企业
内忧外患之下,加速转向磷酸铁锂电池路线,是LG新能源摆脱当前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据起点锂电观察,中国电池企业2023至2024年海外业绩上涨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国外储能系统厂商频频向国内企业派发磷酸铁锂电池订单。

同时,对于跨国车企而言,将非中国电池企业与中国电池企业进行对比,成为常态。成本是全球车企购买电池的重要标准。

实际上,去年年底开始,LG新能源开始在中国南京工厂全面生产用于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电池,电动汽车用的则准备在2025年下半年进行量产。

LG新能源在本月初宣布,已与雷诺集团旗下的电动汽车子公司安培(amere)签订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供应合同,这是其首笔磷酸铁锂电池大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