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专注于高质量的数字内容,提供小说、美食、旅行、科幻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图书。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阅读

逆袭!从首印 300 本到英国国家图书奖,这本寒气刺骨的书为什么让人欲罢不能?

豆瓣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19 21:09

正文

人类日益堕落,将另外的世界变成了一个独特的地方,再也无法恢复成当初的模样。——罗尼

《罗尼》是一本惊艳欧美文坛的口碑之作,首印仅 300 册,却逆袭获得英国国家图书奖「年度图书」奖。横扫英国各种图书奖,成为 2016 年英国图书最大黑马。这是一本关于兄弟、信仰与成长的小说,充满神秘不安与诡谲离奇。

英国《泰晤士报》评价它:

读来寒气刺骨,文字富于诗意。

究竟是什么让你感到深入骨髓的颤栗却又欲罢不能呢?

读来寒气刺骨,文字富于诗意

安东

在大多数的鬼故事里,事件舞台总保留着它们先声夺人的优势。天空死气沉沉,四周荒无人烟,亡灵徘徊不去。倾盆大雨将众人封闭在老屋里,一切都腐旧而孤寂,古董散发出久远的病菌气息。这样的氛围极适合幽灵出没,适合在昏暗的房间里来一场异端审判,也适合杀生祭祀,夜路失足。而在赫尔利笔下,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叫做罗尼。

故事因一场山体滑坡所暴露出的婴儿尸体而开启。多年以后,尽管当事人尽力想要忘记那一切,世人的目光仍不会放弃探求尸体背后的一系列事件真相。多年前在罗尼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个奇迹之夜是上帝显灵还是妖魔作祟?

事件的最初,是一群渴求奇迹的信徒前往罗尼朝圣。少年通托的哥哥汉尼是个智力上有点问题的哑巴,他们的父母一直相信着上帝终有一天会将罗尼治好。前任神父意外死亡之后,新到任的伯纳德神父组织了一次复活节朝圣,地点由大家投票定为罗尼。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朝圣有许多变数:少年们遇见了怀孕的少女,寄住的老屋周围有神秘人物出没,信徒们轮番向神父忏悔,内容几乎都涉及已故的前任神父……

而最大的变数是,在一次夜晚的远足后,汉尼竟奇迹般地开口说话了。

《罗尼》的故事有许多地方让人想到斯蒂芬·金的《重生》。同样是奇迹制造,同样是怪力乱神,信仰落败。同样对鬼神之力的核心部分弃而不谈,转而刻画在信仰面前崩坏的人性。而《罗尼》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赫尔利为读者营造出了讲鬼故事的完美氛围,却又始终把握着虚实天平的微妙平衡。这让鬼神怪谈在这个鬼故事里退化成罗尼本身,而人性的脆弱便尖锐地浮现出来。

信仰,尤其是对信教的人而言,是心理支柱一般的存在。信徒们将太多的希望寄托于神明,时常便会出现信仰崩塌之后人格一并碎裂的情况。对于这些因信仰而坚强的人来说尤为讽刺的是,越虔诚的人往往越脆弱。于是我们看到书中虔诚到固执乖张地步的汉尼母亲,对细节追求极致的一成不变,仅仅因一个仪式一口泉水而小题大做,反而招致了伯纳德神父的怜悯:

但凡有一件事偏离正轨……那她的信仰就将变得支离破碎。

信仰是何等的易碎品。而再看已故神父的日记,当他在罗尼的海滩上企图捞起一具溺水者的尸体却被大海所阻挠时,一个念头击垮了他——「上帝缺席了」。

上帝并未聆听信徒的请求。

生命在这里周而复始,没有任何差异……大海没有争吵或占有的概念,而他只是大海所具有的无边力量的一个见证者。他见证了完美的宗教。这个宗教不需要信仰。 在大自然面前信仰又是何等的无力。于是这易碎品,沉重而花哨,被罗尼轻易地击败了。只剩下人类腐败的躯壳,打着大义的旗号行卑劣不义之事。

然而这才是真正的人世。是大自然冷漠无情地吞噬生命,人类难以与之对抗的人世。是即使儿童间也存在着欺压暴力,道貌岸然之人比比皆是的人世。却也是父母兄弟相依为命,绝不放弃对彼此希望的人世。正因为人是脆弱的,所以人们才必须靠彼此扶持活下去。那对幼年时期开始就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互相理解支持的兄弟,也是真正的人世的一部分。任他世间凶险,鬼神离奇,唯此真情不变。

信仰和灾难,到头来都只是印证人情冷暖的工具。于是故事的最后,成为了神父的汉尼,和他不再相信上帝的兄弟通托,在大雪中并肩而行。

暴风雨来临,我们都需要有块磐石让我们紧紧抓住。

罗尼

〔英〕安德鲁·麦克尔·赫尔利

安德鲁·麦克尔·赫尔利(英),最早创作短篇小说,由此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出版过两本合集《牢笼》和《朱莉·克里斯蒂的非正常死亡》,《罗尼》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译者:刘勇军,外国文学领域资深译者。译作有《月亮与六便士》《日出酒店》《不安之书》《自决之书》《黑石之墓》等。

↙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