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昌平区组建“回天专班”, 在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管委会任职的于冲被选调其中,与4名同事一起,组成综合推进专班综合组,负责协调对接、统筹推进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
一年来,“回天”,成了他生活里的头等大事。
“我们遇到点难事,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您能不能给看看?”6月10日早上11点,于冲接到龙泽苑社区书记伊然电话,语气听起来很为难。
原来,因为小区门口同城街修建自行车专用路的原因,连接社区与龙泽地铁站的过街天桥被拆除,附近居民乘坐地铁,要向西绕行京藏高速路口或向东绕行育知西路,原本5分钟的路,一下子变成了15分钟。自专路修好后,路边又建起绿化隔离带,途经的公交车还是在老站牌停靠,原本在路边上下车的居民要穿行马路和绿化带,不方便,更不安全。
居民抱怨不断,社区微信群里炸了锅,大量的投诉让伊然一下子有些发懵,该找谁?看着手机通讯录里“回天专班”的名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伊然打通了于冲的电话。
“修自专路是好事,居民们都叫好,千万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
虽然问题不属于专班直接管辖,但于冲想着,不能撒手不管,一定得去现场看看。
下午2点,顶着烈日,于冲和同事来到现场,沿着居民们的出行线路,仔细核查比对。没有过街天桥,也没有地下通道,加上公交施划问题,有乘客只能把隔离护栏打开一人宽的豁口,或利用狭小空间横穿马路。“确实很不合理,得改!”
虽然很棘手,但速度不能慢,“居民的不方便,能少一天就是一天。
”
立即整理上报、直通主管区长、同步联系职能部门、多方沟通反馈、梳理可行方案……于冲一刻不敢怠慢。
第二天下午,区城管委、交通支队、公交集团同时赶赴现场,再次勘验研究,着手启动改造。
4天,公交车站挪至外侧绿化带安全岛区域,龙泽地铁站入口对应位置施划人行横道,安装防调头挡车杆,加装安全行驶提示灯,居民问题全部解决。
龙泽苑居民的“人行横道”,是于冲和“回天专班”一年来协调解决的62项百姓集中诉求之一。自成立以来,综合推进专班共组织各级调度会63次,调研和现场勘查项目点位55次,报送信息动态纪要百余篇。
“我不住在这里,但回天的事,就是我家门口的事。
”
和于冲一样,专班的工作人员们都没拿自己“当外人”,要干好本职工作,更要多想一点、多帮一点,“这就是我们办的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