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博客
传递精品博文推荐,最新的专题策划,最热门的精彩活动,最及时的公告通知,法律博客,法律人的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技术法学  ·  法律AI基础|(五)提示词革命:场域共振式 ·  2 天前  
新技术法学  ·  法律AI基础|(五)提示词革命:场域共振式 ·  2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春节不打烊,反诈“不放假” ·  3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2025,我们绘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博客

“周口失婴”案反转,公众善意经不起“狼来了”

法律博客  · 公众号  · 法律  · 2019-05-21 19:30

正文

将私人的矛盾扩大化,利用社会的资源和公众的善意以图一时的“快意恩仇”,捏造出如此一起影响巨大,牵扯广泛,耗费资源巨大的“乌龙”事件,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原谅的。法律也好,社会舆论也罢,在这个立场上的态度是明确的,失信者必被究。


正文:1462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文字 | 张炳剑

来源 | 爱上评论微信公众号


让人最不愿看到的新闻事件反转叒发生了。据《新京报》报道,该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颇受关注的“河南周口婴儿丢失事件”系男婴母亲因家庭矛盾,和其亲友策划“自导自演”。目前,婴儿已于19日凌晨被警方安全找回,而参与策划的多人已被拘留,“(男婴)母亲尚在哺乳期,等哺乳期过后也将受到处理。”


近日来,“河南周口婴儿丢失事件”无疑是一件牵动四方的高热度事件。5月16日上午,河南周口一女子称自己带着4个月大的儿子外出散步,在一处街边游园小径内因病晕倒。等她再次醒来时,发现孩子不见了踪影。随后警方和男婴家人悬赏征集婴儿线索。因事关婴儿,又可能是令人痛恨的盗婴,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仅诸多的媒体跟踪报道,包括梁咏琪在内的明星也参与转发了消息。


是“自导自演”的闹剧,还是另有隐情?这有待更多权威细节的披露,但这一事件是因家庭矛盾引起的闹剧,而绝非是男婴母亲所谎称的“盗婴”案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对“温州谎报儿子失踪”案的宣判才刚刚落下法槌,陈某的忏悔之声犹在耳畔,却又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对此结果,我们除了愤怒、无语之外,还能说什么呢?这事再一次触碰到社会诚信的敏感神经。又一次耗费了巨大的公共资源,又一次消费了社会的诚信,又一次伤害了公众的善意。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向风里吐口水的人一定会被口水打在自己脸上。但我们不得不担心,如果这类欺骗一再发生,“狼来了”的寓言终将变为现实,届时谁又来为社会的信任危机负责?


虽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经的,或许像“温州谎报儿子失踪”案中的陈某一样,该事件的当事者也有令人同情和悲愤的遭遇,但无论任何,这都不是任意妄为的借口。而这种以孩子作为“斗争”筹码的做法更是愚蠢至极的,不仅会弄巧成拙,激化了矛盾,更有可能因此而触犯法律,最终自食其果。


将私人的矛盾扩大化,利用社会的资源和公众的善意以图一时的“快意恩仇”,捏造出如此一起影响巨大,牵扯广泛,耗费资源巨大的“乌龙”事件,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原谅的。法律也好,社会舆论也罢,在这个立场上的态度是明确的,失信者必被究。



可是,我们也需反思,该怎么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呢?除了事后的法律惩戒之外,是否还有更前置的措施可行呢?不然,诚信一再被透支,无疑将对社会的治理造成伤害。


不管是“温州谎报儿子失踪”案,还是这起“谎称男婴丢失案”,其主要的导火线都是家庭矛盾,而当中又以夫妻矛盾为主,如果能强化现有的社区在调解家庭矛盾中的作用,尤其是要建立和完善心理疏导、心理救济的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这类矛盾;另一方面,可以肯定的是,上述两起事件中的当事者,之所以如此任性而为,应该都与其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有关,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所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有多么严重。因此,加强法律的宣导,在每个人心里都划出法律的红线也是当务之急。



本期编辑 | 白雪


你可能喜欢的文章 ↓

一句“对不起”的事,怎么就变成了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