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一种饮料,当然茶也是个人爱好问题;每个人对茶叶的偏爱都有所不同,那么科学界对此又怎么说呢?喝茶往往和很多健康效益都有关系,其能够帮助改善机体情绪和认知,并且降低个体患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风险。
茶叶中也富含微量营养元素,包括氟化物、镁离子和锌离子等,然而其所表现出的健康效益最主要的还是和三种主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有关,包括儿茶酚、咖啡因和L-茶氨酸,生物活性化合物是一种能够影响机体健康的非必要的营养物质。
实验室和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会对机体带来多种健康效应,但是目前研究人员对人类机体的研究结果并不清楚;儿茶酚是一种多酚物质,而多酚是一类具有抗氧化特性的天然化合物,抗氧化剂能够抑制机体细胞损伤,咖啡因能够让机体变得警觉;同时氨基酸L-茶氨酸被认为能够让人放松,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都会让我们体验到被冲泡的味道和口感。
哪种茶最健康?
黑茶、白茶、乌龙茶和绿茶来自相同的植物—茶树,其差异就在于收获的时间和加工方式不同,尤其是氧化水平不同,当将茶叶暴露于高水平的氧气中时就会发生一些氧化作用;黑茶是完全经过氧化的,乌龙茶则是部分氧化;而绿茶和白茶则并未被氧化。
加工过程并不会对茶叶中的L-茶氨酸产生影响,L-茶氨酸在所有茶叶中的水平都相似,而咖啡因的的水平在不同茶叶中则变化很大,黑茶中咖啡因的水平最高,儿茶酚能够被氧化作用所改变,因此其在绿茶和白茶中的水平最高。高水平的抗氧化剂和较低水平的咖啡因就表明,绿茶是最健康的茶叶选择,因此绿茶也是研究者从事茶叶对机体健康效益影响的研究重点,然而所有的茶叶都是儿茶酚、咖啡因和L-茶氨酸的良好来源。
但需要警惕的是,有“茶”标签并不能够保证其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或会带来健康效益,预包装的冰红茶和速溶茶或许会含有有限的生物活性物质,同时其含糖水平也较高;香草茶和水果茶中也不含有任何实际的茶叶成分,因此其特性会变化很大。过量喝茶或许是有害的,其会导致机体咖啡因摄入过量,如果随餐喝茶或者饭后不久喝茶,茶叶中另外一种名为丹宁的多酚化合物就会结合体内的铁离子,降低机体对铁离子的吸收。
泡茶的科学
从茶叶中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更多的是和泡茶有关,而与选择茶叶关联并不是很大;耐性非常重要,如果将茶叶包轻轻在水中摇动15-30秒,我们或许仅会获取茶叶中一部分的生物活性物质。利用滚烫的开水将茶叶泡上2-3分钟,并且按照操作方法就能够获取茶叶中的提取物(60%的儿茶酚、75%的咖啡因和80%的L-茶氨酸),茶叶泡制的时间相对越长,机体所获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就越多,同时口味也就越浓重。
研究人员发现,在80度下将茶叶泡上20-30分钟就能够从茶叶中获取最高水平的生物活性物质,但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实用,而且很有可能味道让人很不习惯。更有意思的是,泡茶用水的pH也会影响茶叶活性物质的提取过程,相比较高pH的水而言,较低pH的水往往能泡出较高水平的生物活性物质,自来水的pH接近7(偏中性),在茶叶中添加柠檬或许能够让茶叶中的活性物质更好地被泡出来。
茶叶在微波炉中?
在微波炉中泡茶的想法或许对人们来说是恐怖的,有人就争论说,在烧开水上(泡茶)上,微波炉不如水壶,因为其温度不好控制;但实际上微波炉是一种提取茶叶中生物活性物质的一种有用工具。微波炉能够增加茶杯中来自茶叶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水平,将新鲜的沸水加入到茶包中浸泡30秒,随后在用微波炉以中等频率将泡制的茶叶加热1分钟,相比标准的3分钟泡茶过程而言,这种操作方法能够析出更多茶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牛奶会改变茶叶的健康效益吗?
有些研究就表明,牛奶会改变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的活性以及健康效益;但有研究者却认为,在添加或不添加牛奶的情况下,机体摄入茶水后进入到血液中的抗氧化物质的水平相同。英国皇家化学会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的研究人员就认为,在茶水中添加牛奶首先会抑制牛奶中的蛋白变性或者凝集,而这或许会让牛奶变味儿。
散装茶叶vs袋泡茶
散装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因为其利用了高质量的茶叶;但袋泡茶中的茶叶就是茶叶碎渣,其增加了茶叶的提取过程和损失过程。低质量的茶叶中包含有很多叶茎,相比茶叶而言,叶茎中含有高水平的L-茶氨酸,因此当花哨的散装茶叶口感不错的时候,我们或许也应该喝点袋泡茶。
健康效益或许是我们选择喝茶的唯一原因,但如果我们想要从喝茶中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耐心或许是最为关键的,不管我们选择哪种类型的茶叶,其泡制的越够功夫,茶水对我们的机体健康越有益处。
参考资料:
【1】Effect of weather conditions on concentration of calcium, manganese, zinc, copper and iron in green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leaves of North-Western India
SFA DOI: 10.1002/jsfa.2740670311
【2】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Linking Tea Consumption to Human Health: A Review
Journal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doi:10.1080/10408398.2011.594184
【3】Beneficial effects of green tea: A literature review
Chin Med doi: 10.1186/1749-8546-5-13
【4】The Role of Tea in Human Health: An Updat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doi:10.1080/07315724.2002.10719187
【5】Oxidative stress: oxidants and antioxidants
Experimental Physiology DOI: 10.1113/expphysiol.1997.sp004024
【6】Caffeine content for coffee, tea, soda and more
【7】Antioxidant Activity of Black Tea vs. Green Tea
J. Nutr http://jn.nutrition.org/content/132/4/785.short
【8】Effects of aqueous brewing solution pH on the extraction of the major green tea constituent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doi:10.1016/j.foodres.2012.09.017
【9】Improved extraction of green tea components from teabags using the microwave oven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doi:10.1016/j.jfca.2012.06.001
【10】The fortification of tea with sweeteners and milk and its effect on in vitro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tea product and glutathione levels in an animal model
Food Chemistry doi:10.1016/j.foodchem.2013.08.016
【11】Addition of milk does not affect the absorption of flavonols from tea in man
Journal Free Radical Research doi:10.1080/10715760100300261
【12】Optimizing condi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of catechins from green tea using hot water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DOI: 10.1002/jssc.201000863
【13】What science says about getting the most out of your tea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