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数 |
第
3510
期
作者|
与霜
审核 |
步步
美编 |
亚恒
最近,一种可以嚼着吃的酸奶火了,有消费者品尝后,调侃“一口干噎酸奶,脖子直达拉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在天猫常温酸奶热销榜TOP20榜单中,干噎酸奶有8款上榜。在小红书,有关干噎酸奶的笔记超过30万;抖音#干噎酸奶话题播放量超过10亿次。
随着热度的飙升,消费者将目光从二十多元的高端酸奶转向了同价位的干噎酸奶,不仅吸引了现制酸奶品牌下场,乐纯、真零等乳企也纷纷入局。这款酸奶为何突然爆火?能否打开一条新增长赛道?
干噎酸奶火了
干噎酸奶,学名“希腊冷萃酸奶”。它相当于“浓缩”的酸奶,是由酸奶过滤乳清后制作而成,从而形成浓稠、干巴的质地,口感更结实,多了几分嚼劲。
根据炼丹炉大数据显示,从2024年11月开始,干噎酸奶的电商销售指数及社媒指数进入了爆发增长阶段,其关联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258%。
不少消费者购买酸奶和过滤器,自制干噎酸奶,还有消费者用纯牛奶、酸奶发酵粉先自制酸奶,再进行过滤制成干噎酸奶。
干噎酸奶的流行,绕不开“酸奶碗”。2024年,凭借着健康天然的理念、有趣的食用方式,酸奶碗一度成为现象级爆款。
据炼丹炉概念洞察显示,2024年11月,酸奶碗相关产品在淘系平台上的销量
同比增长了345%,销售额同比增长了近290%。
酸奶碗即“酸奶+DIY”,在酸奶中搭配羽衣甘蓝粉、奇亚籽、黑巧等各类食材,后来,有消费者将其中的酸奶升级为更为浓稠的干噎酸奶。
来源
:
小红书@
石家庄豹纹女士
如今,随着消费者对“吃的干净”的极致追求,以及对有趣、个性化食品的追求,去掉各种配料的干噎酸奶成为消费者炙手可热的新宠。
不同于酸奶碗五六十元的价格,干噎酸奶的核心价格带在10~30元,产品价格更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同时,消费者自发在线上品尝互动,为消费者提供了情绪价值和体验感。
此外,由于过滤掉乳清,其中的乳糖、水溶性维生素被过滤出去,相对无糖酸奶,干噎酸奶更适合减脂、降糖的消费人群。
科普中国数据显示,干噎酸奶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普通酸奶的2.5~3.8倍,钙含量比普通酸奶高 12%~24%。尤其是非0糖0脂的干噎酸奶,碳水化合物含量比普通酸奶低一半,兼具高营养密度、高饱腹感、消化速度较慢等优势。
第一批入局者
客观来说,干噎酸奶品类正处于势头初起的阶段。
以乐纯为代表的传统品牌率先布局。2024年,乐纯推出“升级版大师装希腊干噎酸奶”,主打特浓、高蛋白、0蔗糖。在抖音平台可以看到,这款产品单品链接已售两万袋。
据了解,乐纯成立于2014年,主要做希腊酸奶品类,聚焦中高端产品。自成立
以来,先后获得了IDG、真格基金、华创资本、可口可乐等资本的多轮融资。
此外,不少新兴品牌快速切入,抢占一席之地。例如,中馋师、云朵叮叮、真零品牌的干噎酸奶线上销量超一万件。据了解,这三个品牌是在2023~2024年成立。其中,真零酸奶是悠纯乳业在2024年推出低温风味发酵乳品牌,旗下的干噎酸奶产品抖音销量超两万。
无独有偶,七月岚内蒙古冷萃酸奶店铺在抖音搭建“干噎酸奶专场”,通过直播和精准的产品定位,产品已累计销售9.8万盒。企查查显示,内蒙古七月岚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成立不足一年,但销量已远超其他品牌。
除了在线上掀起了一波品类热潮,线下门店也纷纷跟进。据相关报道,郑州奶之喜一天能售出1000斤干噎酸奶,日营业额达到近6000元;UOUOYOGE干噎酸奶门店日均营业额过万,半年时间已拓展30家门店。
下一个新赛道?
近几年,我国酸奶行业增长失速,市面上的酸奶除了口感、口味上的差别,在创新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进展。
根据贝恩和凯度2024年1季度中国购物者报告则显示,综合全域市场,酸奶制品连续三年销售额出现下滑。
与之相对的是,线上低温酸奶品类实现了逆势增长。
魔镜
洞察数据显示,近三年间1月至5月
的线上销售额,整体乳制品销售额复合增速为6.29%,低温酸奶复合增长率高达78.4%。
《中国低温酸奶市场运营现状调研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2023-2030年)》进一步显示,预计2026年我国低温酸奶市场规模将达874.1亿元,到2026年GAGR约为10.4%。
干噎酸奶的出现为酸奶市场的创新打开了新思路,或将成为
酸奶领域的一个潜力新品。
一方面,此前,有高端酸奶因为原材料问题登上热搜,被网友评价为“酸奶刺客”。酸奶品类需要新故事。另一方面,酸奶市场整体呈增长态势,根据灼识咨询数据,预计到2026年,酸奶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132.0亿元。
当前,干噎酸奶还处于发展初期,有不少品牌推出干噎酸奶,但大多为网红品牌,称得上是头部品牌的寥寥无几,处在一个有品类无品牌的状态。并且,这一品类还未形成行业标准,有消费者表示:“基本只挑选大品牌的,网红品牌不确保进行了食品安全检测,不太敢放心食用。”
作为低温酸奶领域的新兴品类,要成为行业的新增长赛道,还需各企业在品牌塑造、产品创新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推动这一品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