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周国平  ·  人间最孤寂的人 ·  5 天前  
青年文摘  ·  给15年后的自己,送上一段祝福 ·  6 天前  
Kindle电子书库  ·  刘慈欣:我的很多作品都是模仿这本书!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把事情搞砸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4-18 23:28

正文


01.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座右铭一直是“有时候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所以行事风格一直非常冒进,火急火燎,脚下带风,性子也挺躁。

那些年,身边圈子大多也都是我这样的人,朋友圈里经常看到的话题是:“如何迅速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如何30天练出八块腹肌?”、“如何毕业三年年薪百万?”、“如何迅速增粉迅速10W+?”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去讲 “产品要过硬”,“内容为王”那一套价值理念,似乎已经老掉牙,自己都感觉不信了。

身为现代人,我们一边读着“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感动到不能自已;一边却又如此惧怕“慢”,拼命地逼自己快马加鞭证明自己的“优秀”。

的确社会就是在不断地逼迫中迅速进(gao)步(za)的:快速的GDP增长,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但那被逼上天的房价,扼杀了多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雾霾、水污染、光污染等问题逼迫着我们戴上层层防护;科技发展,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改变着生活方式,但信息污染、隐私泄露也危害着我们的生活。

02.

逼自己前进的恶果,就是更快把事情搞砸。正因为大家都在逼自己往前赶,社会都在逼自己进步,所以,逼出了高房价,逼出了重污染,逼出了各种社会问题,逼出了诸多有智商没情商的孩子,逼出了疯狂的创业热潮和大批死在沙滩上的失败案例。

就说创业的例子吧,现在创业大浪潮势不可挡,国家政策福利也很多很多,于是年轻人一毕业就忙着创业,忙着当老板,忙着融资,A轮B轮C轮,恨不得明天就能去纳斯达克敲钟。但是他们根本不了解行情,也没有太多行业经验,没有从底层做起的积累过程。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例连续5年上升,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5届的3.0%。但是在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中,成功率低得吓人。《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即便在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如浙江,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

从管理科学角度来解释,行业一般都会遵循“二八定律”:即10个人创业,真正成功的只有2人。因为创业成功不是偶然的,需要资源,资金,人脉,以及整合各项资源的能力,还有机遇。

在本该学习沉淀的年纪就急于打天下,缺乏学习酝酿和耐得住性子的打磨,羽翼未丰的鸟儿如何飞得远? 

03.

太多的人,包括年轻时候的我,太想毕其功于一役了,一把搞个大的,一下子赚到第一桶金,然后就陷入赚快钱的陷阱之中了。赚快钱的风险在于,你赚到的只有钱,自己是没有积累的,如果赚不到钱,那就糟糕了。

这就好像一直在争论的,硕士毕业薪水不及民工了,硕士薪水低,还是因为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而硕士的成长空间还是比民工更大的。这个空间,就需要你慢慢去积累,去拓展。你最后会发现,你的个人潜力和个人能力是别人夺不走的。

所以,比起赶,如今我更相信,“等”才是第一生产力。所谓很猛的大事,随时都可以去做,但并不一定随时都能做成。

不要总是逼自己赶,不要急于向世界证明你有把事情搞砸的本事。不如先学会等待,规划一条也许漫长但绝对超值的路线,按照自己的方向与目标,一点点去实现。会等待的人,时间自会厚待他。如果你还在迷茫,看看这两个因为等待而被时间厚待的人。


欲速则不达

不如等一等

慢慢来最快

就像水井坊•典藏大师版

1800余昼夜的匠心陈酿与耐心等待 

品味等待的沉淀浓香

『历炼时光•大师典藏』

每一次等待,都值得铭记

说出你的故事,将有机会获得水井坊 • 典藏大师版 品鉴机会

点击参与,水井坊已为您备下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