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的辉煌历程中,人民解放军创造了数不清的战争奇迹,也留下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光荣传统。比如方方正正如豆腐块的被子,比如饭前一支歌,还有队列中那振聋发聩的“一二三四”声。这些伟大的传统,让人民军队永葆青春活力,永远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征战的逢火渐远,但这些光荣的传统没有远去。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卷,追寻传统的活水源头。
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棱角分明的被子,是部队最具特色的风景线之一。作为“军营第一课”,能不能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名合格军人区别于老百姓的重要标志。
然而,把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的传统是怎么来的呢?
事实上,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是中国特色,却并非我军独有。国民党军队和当前我国台湾地区军队同样有叠豆腐块的传统,而且叠法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我军的豆腐块放置时是开口朝外,而国军和台军则是开口朝里。据了解,我军和我国台湾地区部队也是当今世界是仅有的两支叠豆腐块的军队。
不少人认为,军队叠豆腐块之所以能够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并且成为一种传统,主要在于这种折叠方式有利于执行紧急任务,特别是便于折叠和捆扎,能很方便地装进背囊或打成背包,而且不易松散脱落,宿营时也便于打开,利于行军打仗。这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事实上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在黄埔军校时便已开始采用。《黄埔军校完全档案》一书有这样的记载:早上5点30分,军令号一响,全部都要起床,被子要叠好,方方正正的像个豆腐块……
当然,那时的豆腐块并没有现在这么规范、美观。据军事科学院政工研究所副所长公方彬回忆,豆腐块发展到今天在实用基础上的美观,甚至走到追求极致的程度,是上世纪60年代后的事情。当时曾经开展了一个全军学习空军内务卫生的活动,各单位到当时被誉为亚洲最干净的营区——空军大院参观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叠被子。再后来,这种内务整理方式逐渐成为部队管理、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被保留下来,以致发展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对于“豆腐块”有少数人持有微词,认为叠“豆腐块”浪费时间精力,有的还引述西方军队从不要求叠豆腐块抨击这一光荣传统。笔者认为,这些攻击纯属无稽之谈,“豆腐块”所体现的严谨认真、整齐划一的作风,以及日复一日的养成绝不属形式主义范畴。其他国家的军队虽不叠“豆腐块”,但他们同样有非常严格的内务规范,比如俄军要求皮鞋光洁照人,英国军队要求衣服平整得像新的一样,而美军要求卫生间干净得圣母玛丽亚都愿意呆在里面,难道说这些都是形式主义?形式一旦上升为一种境界,就超越了形式本身。
虽然世界上不少军队有集会和队列行进时唱歌的传统,但“饭前一支歌”绝对是我军独创。
据《解放军报》记载,“饭前一支歌”是我军“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发明的。据载,在战争时期,我军许多不同编制的部队需要同在一个灶上吃饭,由于人多饭少,常常出现抢饭吃的混乱情况。刘伯承看到后就命令自己的部队先唱一支歌,等兄弟部队都打完饭了再去打饭。这一先人后己的做法受到兄弟部队的由衷敬佩,遂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就演变成现在“饭前一支歌”的传统。
至于形成时间,目前尚未见明确记载。经查,《解放军报》1993年9月25日《仪仗兵唱歌也一流》一文写道:“饭前一支歌,课前一支歌,会前一支歌……这条制度仪仗队已坚持了40多年……”由此可以推测,其形成时间应在50年代初期以前。而1950年11月后,刘伯承着手组建解放军军事学院,未再直接率领部队,因此这个传统形成的时间当在建国之前。另外,考虑到不同建制部队同吃一锅饭及饭前高歌这两种可能性,这个传统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在解放战争后期。
当前,一些单位也对饭前唱歌提出异议,还有一些养生专家大谈饭前唱歌影响消化。有少数单位因此取消这一做法。笔者认为,对于自由用餐的单位,取消饭前唱歌无可厚非。但对于集体带队用餐的基层部队,这一做法则必须坚持。《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规定:“开展经常性文体活动,做到队列集会有歌声、周末假日有活动、重大节日有晚会、每月体育有比赛。”基层部队饭前集合、带队行进、统一用餐,饭前集合毫无疑问属于“队列集会”范畴,因此“饭前一支歌”是落实《纲要》的必然要求。
“三个半小时”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制度和传统。对其来源,有人曾经用检索《解放军报》的方法作了考证。
经检索,1959年7月13日的《解放军报》,报道了4316部队四分队坚持每天读报半小时活动。这篇报道没有提到看新闻、听广播,但首次提到半小时读报,被认为是“三个半小时”的雏形。
《解放军报》1988年11月9日一版题为《“试验田”里的新思维》的报道,首次提到“三个半小时”的概念。文中讲到“时事政策教育,除必要的集中教育外,主要放到每天‘三个半小时’(即听新闻广播、看电视新闻、看报各半小时)去解决”。
由于这一做法非常契合青年官兵求知成才渴求和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很快流行开来。1988年6月,中央军委批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制定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试行稿)》,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明确提出“要保证官兵每天有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新闻或读报的时间”。
1990年,《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正式颁发,“三个半小时”开始成为一种制度在部队全面推广。结合实际,一些单位对“三个半小时”进行了明确规定——早晨听广播半小时,中午读报纸半小时,晚上看电视新闻半小时。再后来,看电视新闻逐渐统一为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当前,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势,2009年颁布实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明确规定:“运用全军政治工作网和部队局域网,开展网上学习交流、思想互动、文化娱乐、嘉宾访谈和格言征集等活动,增强先进思想影响的覆盖面和时效性”。于是,不少单位将“三个半小时”升级为“四个半小时”,即增加“每天上网半小时”。
我军队列行进时,“一二三四”的呼号声不绝于耳。嘹亮的呼号声,不仅可以起到统一步伐、整理队伍的作用,还是提神士气、振奋精神的重要方法。
老舍先生在话剧《龙须沟》中这样记述:(幕启)赵老头起得最早。出了屋门,看了看东方的朝霞,笑了笑,开了街门,拿起笤帚,打扫院子。这时有远处驻军早操喊“一二三——四”声,军号练习声,鸡叫声,大车走的辘辘声等……
《龙须沟》完成于1950年。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我军的正规化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可以肯定,这样的操号是我军此前早有的传统。
我军的军事训练有相当部分源于黄埔军校。虽然《黄埔军校完全档案》和《中国黄埔军校》等资料并没有关于“一二三四”呼号的记述,但笔者寻访多位革命老前辈和军史学者,他们普遍认为“一二三四”的呼号正是出自黄埔军校。另据了解,我国台湾地区部队亦有呼号“一二三四”的传统。因此,“一二三四”源自黄埔军校应无疑问。
事实上,欧美一些国家的军队也有喊呼号的习惯。美军习惯用唱歌的形式喊呼号。比如反战影片《全金属外壳》中就有队伍行进时呼喊“One two three four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一二三四美国海军陆战队)”和“One two three four I love the marine corps(一二三四我爱海军陆战队)”的片断。
美英军队对上级一般称“sir”,国民党军队曾经直接称“长官”,我军则有称“首长”的传统。著名军事评论员、学者宋忠平认为,这是我军有别于其他军队的一个标志性称谓。
我军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首创,其后由于南征北战,也由于经费紧张、补给困难,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统一的服装,更没有建立规范的军衔制度。正如我们熟悉的电视剧《亮剑》里,从团长李云龙、政委赵刚到普通士兵,人人一身“八路灰”,从衣服到鞋帽全都一模一样。这在战争时期倒没有问题,因为各旅团各自为战,从团长到士兵,大家吃住都在一起,相互熟悉。可是随着我军节节胜利,各部队联合作战增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部队历经整编,官兵不再人人脸熟。于是见了佩手枪、带警卫的干部,就不分大小一律叫“首长”。
后来,又逐渐出现团首长、营首长,甚至连首长的叫法,指的是这个集体中最大的官,即“首长”二字的本义:头领。
1955年,我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度,但1965年又废止了这一制度,全军官兵统一头顶红星,领挂红旗。于是,“首长”这一饱含敬意的称谓更加深入人心。
宋忠平认为,喊首长还有一层意思。即,我军(我国)军委主席是由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兼任,他本人并没有军阶军衔,无法称呼“军衔”,称职务吧,三位一体又那么长,不如齐喊一声“首长”。而且在大阅兵时,喊“主席好”“主席辛苦了”,当然不如喊“首长好”“首长辛苦了”那样顺畅、那样响亮、那样亲切。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军委到各军区军兵种党委机关,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以前我们常见的最高领导人的桌牌、座签上,“首长”二字逐渐淡出视野,代之的是各位领导人的实名,比如习近平、李克强。可见,“首长”正随着时代变迁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最富有生命力的战斗口号。这个口号的提出与传播也有一段珍贵历史。
1952年,为了修筑川藏公路,十八军某部徒步出川入藏,投入异常艰险的筑路征战。在著名的皮康崖险段,几十米高的陡壁,如刀砍斧削直插云霄,汹涌的尼洋河裹挟着巨浪,冲击绝壁声震九天。为完成任务,负责该段的该部二连官兵发出了铮铮誓言:“我们的战士都不是神仙,而是凡人。但我们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该连官兵苦战两个月,终于在悬崖上修出了公路。该部副政委乔学亭在庆祝仪式上激动地说:“二连官兵总结得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金珠玛米’就要发扬这种精神,不管有多难,路一定能修通。”
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官兵一次次叫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口号,一次次出色完成作战任务。1963年2月,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在向中央军委汇报自卫反击作战情况时谈道:“这次边境作战部队的表现好得很,简单地说,就是两句话:一不怕苦,从上到下没有叫苦的;二不怕死,前赴后继……”毛主席和罗瑞卿都对这“两不怕”给予了极高评价。
此后,在济南军区某部工兵营班长、烈士王杰的日记中也发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记述。周恩来和朱德分别为王杰题词,号召学习他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经媒体报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家喻户晓。
在1969年4月召开的九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讲到:“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会后,这段话以“毛主席的教导”形式公开发表。自此,“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响遍全国,成为政治动员、鼓舞士气的流行语,也是人民军队战斗精神最生动的体现。
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纳入五种革命精神。2005年8月27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驻京部队老战士座谈会上,胡锦涛再次强调要学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习主席对战斗精神培育高度重视,反复强调“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千万不能丢”。2014年9月,经习主席批准,原总政治部印发《关于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的意见》,指出“战斗精神培育,是战斗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锻造能打胜仗部队的基础工作和永恒课题。我军的战斗精神集中体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无论什么时候决不能丢。”
2014年10月,在古田全军政工会上,习主席明确:“我说的血性就是战斗精神,核心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2016年2月1日,习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上发布训令,再次强调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他训示:“各战区要随时准备领兵打仗,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培养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实际行动谱写人民军队光荣历史新篇章,向党和人民交出优秀答卷。
练兵先练胆,铸剑须砺锋。人民军队素以强大的战斗精神闻名于世。也正是因为我军官兵具备过人的胆略、无畏的气概、顽强的意志,我军才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赢得胜利。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继续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精神、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大力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