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发策略研究
广发证券宏观、策略研究微信用于向广发证券的客户推送最新的观点,电话会议通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广发策略研究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2020我们写过的深度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研究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09-17 12: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0年广发策略关键词

2020,我们写过的深度系列报告


1 渐入佳境”系列报告

渐入佳境 ——A股20年中期策略展望
内循环骑牛:如何指导投资?
毋需悲观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九)
估值降维,循序渐进
货币信用“弱双宽”对A股的启示
混合型财政,A股能否刻舟求剑? ——“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三)
全球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产业链? ——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七)
拥抱全球第三次场景革命 ——“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一)
科技成长估值能否突破均值? ——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四)
底部已现


2 “估值降维”系列报告

估值降维,寻找最优解
那些年,我们经历的“牛市补涨” ——“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三)
估值降维,配置顺周期中的阿尔法
估值降维,修复线索
渐入佳境,估值降维进行时!——A股市场策略快评
估值降维,循序渐进


3 轻问轻答”系列报告

重构全动态估值:寻找性价比——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四)

那些年,我们经历的“牛市补涨”——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三)

从供给端看冲击后的行业机会——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二)

3视角看出口“近忧远虑”下投资机会——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一)

2020年“报复性消费”有没有?——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

财报披露期,如何衡量估值与景气匹配度?——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九)

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全球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产业链?——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七)

美股:悬崖边还是台阶旁?——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六)

以史为鉴,美股七十年的四次急跌——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五)
科技成长估值能否突破“均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四)
“率先补库”行业十问?——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三)
如何看本轮“商誉减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二)
财报视角三问“库存周期” ——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一)


4 “产业变革”系列报告——场景革命&新能源车

数字货币主题:货币革命的大时代——“场景革命”系列报告(四)
信息化建设:科技周期与“新基建”的交集——“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三)
疫情下产业“场景”重构的思考——“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二)
拥抱全球第三次场景革命——“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一)

新能源汽车主题历史复盘启示—“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四)

进击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三)

新能源汽车的中线动量—“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二)

新能源车主题能否“贯穿全年”?——“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一)


5 “内循环”系列报告

券商、金融IT与金融内循环——“内循环”系列报告(四)| 金融篇

“国潮”兴起 ——“内循环”系列报告(三) | 消费篇

军工强国“锻长板” ——“内循环”系列报告 | 制造篇(二)

全行业解析内循环:机理与机遇

内循环骑牛:如何指导投资?

内循环:四环节、五要素、六方向

稳中求进,布局“内循环”——政治局会议策略点评


6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

内循环骑牛:如何指导投资?——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十一)
14-15牛市震荡期的启示——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十)
毋需悲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九)

ROIC如何甄别企业价值?——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八)

金融供给侧慢牛指数:超额收益之匙——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七)
迎接注册制的“分层精选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六)
消费“新”视界——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五)
5G引领科技投资进入蜜月期——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四)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逻辑—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三)

广谱利率下行期的A股布局之道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二)

基建链助力A股Mini版Q1行情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一)

A股Mini版Q1进行时—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

新规后回购的同与不同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九)

A股进化:中国优势企业胜于易胜——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八)

周期股迎来绝对和相对收益阶段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七)

“稳”民企,“兴”制造——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六)

科创板映射— “金融供给侧慢牛 ”系列报告(五)

科技牛的估值:从中观到微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四)

“供给侧慢牛”2.0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三)

否极泰来:A股历史性底部全对比——“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

金融供给侧慢牛——19年二季度策略展望


7 “定增研究范式”系列报告

另类定增项目投资 门道:定增研究范式(七)
解构定增七类投资者行为异同—定增研究范式(六)
寻迹定增行业比较方略——定增研究范式(五)
定增一二级联动四大战术——定增研究范式(四)
定增新旧项目全景比照——定增研究范式(三)
定增与业绩起舞之谜——定增研究范式(二)
定增投资高收益的奥秘——定增研究范式(一)


8 “广 | 科创”系列报告

科创50:御风而行——科创50指数投资策略
科创板经验:注册制开闸影响——广发科创板一周全景(8月第3期)

迎接周年“解禁时刻”——广发科创板一周全景(7月第3期)

科创板H2六大预判——广发科创板一周全景(6月第4期)

“中国芯”回归意味着什么?——广发科创板一周全景(6月第1期)

科创板、创业板、精选层制度较量——广发科创板一周全景(5月第3期)

“科创基金”运作导航——广发科创板一周全景(5月第2期)

打新策略理性推移——广发科创板一周全景(4月第2期)
四问非公开转让减持革新 ——广发科创板一周全景(4月第1期)
科创板五大“生力军” ——广发科创板一周全景(3月第3期)
年少有为——科创板2020年度策略


团队成员介绍


戴  康  CFA:策略首席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0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
郑恺:资深分析师,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7年策略卖方研究经验。
曹柳龙:资深分析师,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6年策略卖方研究经验。
俞一奇:资深分析师,硕士,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波士顿大学。6年大类资产配置、市场研究和国际比较经验。
韦冀星:资深分析师,硕士,毕业于美国杜兰大学。3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
倪赓:资深分析师,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3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一条漫画  ·  女生都是如何看待前任的?
7 年前
青年文摘  ·  滴水藏海|谎言有区别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