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老家河南欢迎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  你以为占了便宜?背后隐藏的“猫腻”让你惊呆! ·  昨天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  你以为占了便宜?背后隐藏的“猫腻”让你惊呆! ·  昨天  
广西新闻频道  ·  “猪生巅峰”!南宁一女士家养300多斤宠物猪 ... ·  2 天前  
广西新闻频道  ·  “猪生巅峰”!南宁一女士家养300多斤宠物猪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文旅繁花兴中原!文旅消费成经济发展“强引擎”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公众号  ·  · 2025-02-05 14:46

正文

灵蛇献瑞中原秀,春满河洛万象新。

2025年春节假期,作为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大省,从城市到乡村,从景区到街区,河南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与欢乐。

文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如何跑好新年“第一棒”,春节假期文旅消费是关键。全省文化旅游系统围绕增强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等,提前谋划,精准出招,让文旅市场热闹起来,让文旅产业链条长起来。

以“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为主题,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新的文旅产品,河南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优惠政策,成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文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强引擎”。

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5117.4万人次,同比增长1.9%,旅游收入305.3亿元,同比增长2.6%。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不仅彰显了河南文旅市场的蓬勃活力,也为推动全省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注入了强劲动能。


好政策、好产品、好服务 让全国游客过好年

持续发放优惠券,“实惠”了百姓,“火热”了市场,激发了文旅消费新活力。

春节前夕,为了给前来河南过年的游客最大的优惠,河南开始发放第一季度5000万元文旅、住宿类消费券,涵盖了景区门票、酒店住宿、餐饮消费等多个领域。郑州、栾川等市县也紧随其后,分别发放800万元、4500万元新春文旅消费券。

“春节期间,我们全家在‘一机游河南’领到了河南文旅消费券,在洛阳玩了三天,不仅省了不少钱,还体验了洛阳的汉服文化和古都风情。”来自山西忻州的游客王女士表示,“消费券的发放让我们更有动力去旅游,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河南文旅的诚意。”

“文旅消费券的发放,极大地刺激了游客的消费意愿。”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教授李明表示,“春节期间,很多游客拿着消费券去景区、酒店消费,不仅节省了开支,还提升了旅游体验。这种政策红利直接转化为消费动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作为促消费重头戏的文化旅游业,已然成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风向标”和“稳定器”。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首次在除夕夜推出烟火秀。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供图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银基动物王国成为“亲子旅行”胜地,到伏牛山打卡冰雪盛宴,去三门峡奔赴一场“天鹅之约”……春节假期期间,河南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与多样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旅游需求。

同样,文旅市场的火热不仅带动了景区、酒店、餐饮等行业的增长,还带动了文创产品、特色美食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郑州,一碗烩面足以熨帖归乡游子的味蕾,河南博物院门前排出“蛇”形长队;在开封,一笼灌汤包让夜市满是烟火气,王大昌推出的茉莉花茶冰激凌和文创冰箱贴成为过年“顶流”……

不仅有好政策、好产品,还有好服务。

为更好实施“引客入豫”行动,河南对2025年第一季度组织省外游客以专列、包机形式来豫旅游的境内外旅行社,分别按3.5万元/列、6.5万元/架次的标准给予奖补;河南文旅联合南航为大湾区游客推出空中快线。目前广州—郑州每天10/11个往返航班,深圳—郑州每天6个航班。
1月30日,游客在郑州海昌海洋旅游度假区游玩。河南日报记者 邓放 摄

“专列、包机奖励政策不仅方便了游客,还提升了河南文旅的知名度。”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周耀霞表示,“通过专列、包机奖励,我们成功吸引了大量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的游客,进一步提升了河南文旅的市场竞争力。”


强组织、巧策划、多模式 让河南文旅更出彩

1月31日,河南多家景区因降雪发布闭园公告。当日,栾川鸡冠洞景区则因为一条“不闭园”公告“火”了。

公告称鸡冠洞是老君山肚子里的洞,“不管下雨下雪下冰雹,哪怕下刀子也不闭园。”该公告瞬间引爆网络,“我是老君山肚子里的洞”话题位列抖音同城榜第8,鸡冠洞则被网友戏称为老君山的“肚脐眼”,同时也意外吸引到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河南文旅的“火”看似有些意外,但在静心观察与思考后发现,河南文旅的“火”一切都有迹可循。

2025年春节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河南开展“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主题活动的第8个年头,河南敞开“老家”的怀抱,静待每一个游子的归来。

今年春节,河南以三门峡、商丘、南阳、安阳、郑州五个城市为主会场,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灯会、民俗市集、沉浸式体验等主题,轮动接力开启“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主题宣传推广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营造出红红火火、年味浓郁的节日氛围。
隋唐洛阳城景区开展“隋唐洛阳城 宫里过大年”主题新春活动。隋唐洛阳城景区供图

过年期间,随着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上映,故事发生地殷墟、朝歌(淇县)等地再次引发关注。

借着这波“流量”,安阳殷墟景区推出了“封神再现”主题灯展、“殷墟中国年”演艺巡游、《洹溯·大邑商》实景演艺、灯光秀、无人机表演等活动,鹤壁淇县开展了“我到朝歌过大年,封神文化新体验”文化旅游季活动,借助云梦山封神VR大空间,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封神文化的魅力。

美团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以来,“春节旅游”整体搜索量同比上涨328%,春节文旅订单增速同比上涨约120%,“非遗”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174%。

河南各地为此也早有准备,举办了众多非遗体验活动。河南非遗美学馆的“非遗贺新春——赶个年味集”、河南博物院的“春满弦歌——非遗迎春”音乐会、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非遗传承创新基地新春游园会等活动,让游客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旅市场的火热,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增长,还为河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表示,“文旅消费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重文化、拼创新、够诚意 交出文旅融合新答卷

文化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

刚刚过去的2024年,河南文旅交出一份超亮眼的“成绩单”——全省接待游客量首次突破10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

这份耀眼成绩的背后,不仅展现了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印证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活力,更离不开河南文旅“捧出一片真心”的待客之道。

深耕文化之根,是河南文旅的必杀技。在新业态、深体验、富创意的推动下,文旅产业不断向纵深推进,以智慧和创意重构旅游场景、打造文旅产品,正在成为市场竞逐的新赛道。
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五,焦作市中站区龙翔街道周窑村图书馆时光隧道里,游客和村民在看书学习。刘金元 摄

正在北京开放的河南文旅沉浸式体验馆,以“科技+文化”的展览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融合历史深度与艺术创新的文化盛宴。

展馆以河南的历史、文化、美学为核心,通过光影技术、多媒体互动和文创体验,构建出一条跨越3000年的文化长廊,全方位展示了河南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为观众打开了解中原文化的崭新窗口。

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不足以支撑文旅的腾飞,创新才是关键。

河南文旅积极拥抱新媒体,通过抖音、腾讯、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以及“老家河南”官方账号与网友的积极互动,成功塑造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形象,形成了强大的传播矩阵,不仅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也有效激发了游客的消费热情。

如果说创新是吸引游客的敲门砖,那么真心服务就是留住游客的定心丸。

河南文旅深知这一点,并以一系列“宠粉”操作,提供给游客最极致的享受。先后走进山东、浙江、江苏、广东、湖南、湖北、安徽等地,举办“豫见齐鲁·山河有约”“老家河南·青春登场”、河南文旅春节主题文旅产品推广等主题活动,为全国各地的游客送上河南专属文旅大礼包。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河南文旅发展的根基;大胆的创新,是河南文旅腾飞的翅膀;而真诚的服务,则是河南文旅能够留住游客的黏合剂。

春节8天长假,是河南文旅发展的又一次全新“答题”与“赶考”。

春节假期的文旅市场火爆,为河南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年文旅发展开了个好头。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表示,未来,河南文旅要突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根主线,重点把握好“融”“创”两个关键词,从资源端、内容端、阵地端、推广端系统发力,把河南文旅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在全省稳增长、拼经济大局中更有作为,交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答卷”。



河南文旅春节假期亮点

●全省参与夜游活动的

人数达 632万人次

●接待游客数量前五的景区分别为

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 83.29万人次

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 77.39万人次

开封万岁山景区( 72.47万人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