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抗疫一个月,我们已经重复了11个非典时的错误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20-02-07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 这是就就的第 164 期分享 -

前两天,看到人们排队抢双黄连时,我只有一个反应:03年抢的盐吃完了吗?
非典已经过去了17年,但当年的悲剧还在发生,而且不止一件。
也许时间让我们遗忘了一些东西,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今天我就带大家梳理一下,抗疫一个多月以来,我们重复掉过的“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记住这些教训,历史才不会重演。
——就就

来源 | 书单 (ID:BookSelection


01

2002年 吃野味

2019年 接着吃野味



非典疫情爆发后,科学家调查发现最早的11个病例,大多和野生动物有接触历史。


随后,科学家在广东野生动物市场中的果子狸体内,分离和检测到了SARS样病毒。


疾控中心专家在广州现场取样分析果子狸


一时之间,果子狸成为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罪魁祸首”。


广东关闭了所有野生动物市场,并且对养殖销售的野生动物采取灭杀行动。


然而,果子狸只是SARS病毒的直接传染源。


直到2017年,经过13年的追踪,我们才最终确定了SARS病毒的源头——菊头蝠。


这次新型肺炎爆发后,专家很快就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出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


冠状病毒的直接传染源,又是野生动物。这个原因,一点都不2020。


而且这次病毒的源头,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确定。



02

2003年 开演唱会

2020年 看联欢会


2002年12月10日,广州军区总医院上报了第一例非典患者。


二十多天后,2003年1月2日,河源市将有关情况报告广东省卫生厅。


不久,中山市同时出现了几起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的病例。


2003年2月,因为媒体报道非典疫情影响不大,广州按计划举办了两次大规模集会。


12日,中国足球队和巴西足球队的友谊赛正常进行,现场球迷超过5万人。偌大的观众席上,只有零星几个人带了口罩。


18日,“2003罗大佑广州演唱会”在天河体育场如期举行。




17年后,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政府公告称, 共发现27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


这两个“未发现”,在1月11日更新的通报中依然存在,临近年底,武汉各种大规模集会照常举办。


1月18日,武汉百步亭社区举行了第二十届“万家宴”,共4万人参加。



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明确表示, 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


当天,武汉派发了景区的免费旅游券,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举办了春节联欢会。




03

2003年不戴口罩

2020年依然不戴口罩



非典是由飞沫及分泌物传染的,所以口罩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屏障。


尤其是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口罩更是必需品。


但沈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时沈阳北站候车大厅的通道上,所有卖食品的售货员中只有一位佩戴了口罩。


负责人王经理跟记者说, “戴口罩对非典根本起不到预防作用,只能给人带来许多不适。”


17年后,那个面对王经理的记者,变成了面对长辈的年轻人。


长辈的回答也很简单,跟我们不想穿秋裤时说的一样—— “没事 ”。




04

2003年 口罩有假的

2020年 口罩依然有假的


现在哭着说自己买不起口罩的人,17年前也买不起。


不但买不起口罩,也买不起消毒液。不但买不起消毒液,还买不起金银花。


就算侥幸买到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2003年5月,央视记者暗访了山东的一个口罩村,熟练工一天能生产4000个低质口罩,每天收入超过万元。


这些口罩根本没有经过消毒,更谈不上防范非典。



2020年,假口罩卷土重来。


无论是线下的药店,还是线上的网店,都有很多人买到了假口罩。


更过分的是,很多好心人通过中间商订购捐赠给医院的口罩,也是不合格的。


接受捐赠的医生说:


“这批口罩连民用标准也达不到。相当于一个塑料纸碗上加了两根橡皮绳,外包装上也没有相关标识。”




05

2003年 逃离北京

2020年 逃离武汉



2003年5月2日,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的张某,因为交不起5000元诊疗费,从医院出走,带着女友坐火车从北京回到沈阳,并打出租车回到村里。


2020年,武汉成为新型肺炎的重灾区。


相信不用举具体的例子,我们很多人身边都发生了“隐瞒武汉旅行史”,甚至出现发热等症状后,依旧否认的情况。


疫情当前,谁都不希望自己被感染,但如果不幸中招,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我隔离,及时就医。


因为人可以撒谎,但病毒不会。



06

2003年 歧视广东人

2020年 歧视湖北人


武汉封城后,短短两三天之内,湖北人、武汉人在一些人的眼中,变成了病毒丧尸,经历了歧视、拒绝、驱赶、信息泄露、网络暴力。


有人被酒店拒绝入住,面对露宿街头的窘境;


有人电话、住址、车牌等个人信息被泄露,在微信群里传来传去……



很多人似乎已经忘了,就在两个月前,自己曾唱过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也忘了17年前,同样被当作过街老鼠的广东人和北京人。


2003年4月,非典在全国各地肆虐,当时外地的广东游客和湖北人一样,被酒店拒之门外,甚至不能踏进商店和超市,也打不到车。



和现在的网络暴力一样,那时的论坛上有很多过火的言论。


有人说, 建国几十年,北京人终于尝到被人歧视的味道了。



幸好那时网络还不发达,也没有微信,不然他们的信息,大概也会被挂在各个群里。



07

2003年 挖断国道

2020年 硬核封路


前一阵儿,网上天天都能刷到某地硬核封村封路的图片和视频。


这路是怎么封的呢,要么开辆大挖土机在路上挖出条沟,要么堆一大车渣土,把路堵死,要么干脆用砖在路上砌堵墙。



可是这种封路方式,只能拦住车,不能拦住人。


结果救护车无法通行,居民去趟医院也回不了家了,物流也因为封路停运了……


直到28日,公安部发布消息, 未经批准擅自断路将依法处置。


基层干部和群众们才终于没那么“硬”也没那么“核”了。



“硬核封路”一点儿都不稀奇,算是非典的“传统项目”之一。


2003年4月为防止北京人进入,北京至塘沽国道被神秘挖断。


辉县市峪河镇某村民委员会为防治“非典”,将村中道路挖断,村民宋某骑摩托车途经该路段时,不慎跌入坑中受伤。


廊坊居民为不让北京车外出,在路上挖出巨大深坑。



没想到17年后,依然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08

2003年 打狗队 弃猫潮

2020年 摔猫砸狗,埋猫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确认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的当天,微博大v @兽医张旭 发过一条微博: 希望不要出现非典时遗弃宠物的情况。


有些人的确没有遗弃宠物,他们只是把自家的猫狗从高楼上扔下去。


有些人没有宠物,但他们会把别人的猫活埋进土里。




非典时,全国各地都成立过打狗队。


一个贵州的朋友说,他们小区的打狗队每次出动都会引起一阵骚动,即便家养的狗也会被他们带走。很多朋友就是在那时,失去了心爱的宠物。


可是贵州至今没有发现一例非典病例。



除了打狗队,非典还掀起了一阵弃猫潮,好在世界上还是有好心人的,一些小猫被收养了。



17年前,人们打死了那么多狗,却没有一只狗被发现携带SARS病毒,更不用说传染给人了。


香港的学者虽然在疫区的猫咪身上发现过SARS,但没有发现猫传人的证据。



17年后,世卫组织说没有证据显示宠物会感染, 但人们还是选择了让动物来承担人的错误。




09

2003年 排队买板蓝根

2020年 抢购双黄连


在中国,有一种安慰剂叫板蓝根。


说到它就不得不提到17年前,那场板蓝根封神之战。


非典初期,全民陷入恐慌,中药管理局和防治非典指挥部,给出了以板蓝根为配方的预防方,并称对治疗非典有效。


群众们纷纷到药店排队买板蓝根,更有人因为害怕感染非典,服药过量,中毒抢救。



谁能想到,2020年,板蓝根竟走下了神坛,被双黄连所取代。


1月31日,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发布了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后,双黄连口服液一瓶难求,连鸡喝的药都被人买下架了。



好不容易被劝住待在家里的父母,转眼跑全到药房门口排起长队。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板蓝根陪伴着中国人走过了甲肝、SARS、甲流、禽流感,整整32年,而双黄连上位的时间却只有一天。


不免让人好奇,下一副安慰剂会是什么呢,我觉得金银花挺有潜力的。



10

2003年 传言像蝗虫群铺天盖地袭来

2020年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在一个新闻或事件刚发生时,由于人们没有了解到全面的信息和细节,传达出现偏差,不算是造谣。


但那些未经确认,就不负责任的传播,甚至是故意编织的信息,一定是不可原谅的谣言。


距离1月20日,才过去两周,丁香医生的谣言榜上已经有95条与疫情相关的谣言被辟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