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全国上下一片红的春节,不知道今年你抢到
敬业
福
了吗?其实不光是中国,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也会庆祝农历新年。
可是,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除了利用春节假期来日本观光的游客,以及媒体上关于中国今年除夕夜又有多少亿的微信红包被发出的报道,却很少能看到春节的影子。
日本为什么不过农历新年?其实一直到公元
1872年,日本都是过农历(阴历)新年的,不过在1982年12月31日,日本明治政府废除了农历的使用。从那以后,日本也就不再庆祝农历新年了。
关于日本政府废除农历的使用,还有一个有趣的契机。据当时担任明治政府参议的大隈重信的回忆录《大隈伯昔日谈》记载,
废除农历改用公历,跟当时日本明治政府预算吃紧有关。
原来,根据农历,明治
6年(公元1983年)包含有一个闰月,也就是说一年有13个月,所以按照农历来政府要发13个月的工资。可是如果采用公历的话,就并不存在闰月这一说,就可以少发一个月的工资。
于是,日本政府宣布,从
1873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公历,但是“明治”的年号不变。也就是说,明治5年12月2日(
←
农历日期,公历为
187
2
年
12月31日
)的第二天,成了明治
6年1月1日(
←
公历日期
)。
而且,明治政府还借口明治
5年12月份总共只有两天,所以把这两天的工资也都省了。这小算盘,真可谓打得噼啪响。
当然,预算吃紧并不是日本改历法最根本的原因。当时日本正在实行明治维新,事事都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处处都在革新,历法自然也包括在内。
改历法的诏令一发,日本近代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之一的福泽谕吉立刻就了印发了一本名为《改历辩》的小册子,力陈
“改历”的正当性,还详细解释了公历的使用方法等等。
捣腾历法麻烦多,“迎春”变“迎冬”
在历法上跟西方接轨了,大大便利了与西方国家在外交、贸易上往来。可是,去也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一点小麻烦——传统节日不大应景了。
想想也是,明治5年的12月,都被宣布取消了,偏差肯定是会产生的。这个偏差成了“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到今天也还存在。
例如,
2017年的农历春节虽然是在公历的1月28日,可是日本在1月1日就把“正月”给迎来了。
所以,日本人在互相寄送贺年卡的时候,虽然会写上“迎春”作为祝福语,可是迎来的1月份才是日本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所以,比起“迎春”来,“迎冬”这个说法似乎才更恰当。
再比如,日本虽然也会过七夕节,可是很多时候过的是公历的
7月7日。而7月份,日本列岛还在处梅雨季节,在乌云密布,或者干脆就是在下雨的晚上,“卧看牛郎织女星”基本上是不大可能实现的了。
不过近几年,日本天文台也坐不住了,自2001年起,开始每年公布所谓“传统七夕”的日期,以方便人们观星。
还有具有日本特色的
3月3日的“女儿节”,本来农历3月初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所以也叫“桃之节句”。有女孩的家里,除了会摆出许多层的人偶娃娃以外,还会装饰上桃花枝。
可是公历的3月初,桃花开还为时尚早,只能在精美的娃娃周围装饰上人造的假桃枝了。
华人全球哪都有,冲绳也过农历年
虽然日本政府停止了农历的使用,但是春节并没有从日本完全消失。特别是分布在日本全国各地的华人,他们保持着过春节这个习惯。
其中,华人最集中的横滨、神户、长崎这三个城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庆祝春节的活动越办越大,还吸引了许多日本居民参加。
在横滨的
“中华街”,除夕夜会在横滨关帝庙和妈祖庙举行跨年倒计时,大年初一会表演舞龙舞狮,为中华街上的各家店铺送去祝福,另外,还有中国舞蹈、杂技等的表演。
在神户的“南京町”,还会上演变脸表演,而且还能在神户的关帝庙求到“御守”,这可真是中日结合。
而在长崎的“新地中华街”,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举行“长崎灯笼节”届时会有1万5千组灯笼交相辉映。从除夕夜到元宵节,这项活动会吸引来百万游人前来,可谓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了。
除了华人聚集区,位于日本西南角上的冲绳地区,可以说是日本仅有的还保留着农历的地区。毕竟,在被强行并入日本领土之前,
“琉球王国”曾经独立存在过500年之久。而当年,琉球王国作为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深受繁盛中华文明的影响。
另外,冲绳群岛为海洋包围,夏天常有台风来袭,从事渔业的当地人也很多,这些特殊的条件可以说都是冲绳还在使用农历的原因。
到了春节,不少冲绳当地的居民也会吃年夜饭、或者给上贡祈福。特别是在渔业发达的名护市、糸満市等的,渔民们还会在船上挂起
“大渔”旗子,寓意一年的大丰收。
如果有机会去1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在15度以上的冲绳体验一个“异国”春节,没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呢。
旧历送走了,黄道吉日却还在
日本在历法方面受到中国的影响很深,虽然农历的使用被废除了,但是反映一年四季变化的二十四节气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当然,日本并不只是单纯地复制中国的历法,还加入了一些日本元素。例如,日本立冬的时候,各家各户会吃南瓜,泡柚子浴;而立春的时候,则会在自家的屋里撒豆子,驱鬼迎福。
说到中日历法的微妙不同,最值得一提的还要算所谓的
“六曜”。可能你会觉得这个说法不怎么常见,其实六曜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日子按照“先胜→友引→先负→佛灭→大安→赤口”冠以“曜名”,然后农历月初的“曜名”另行规定。比如,2017年的1月28日就是“先胜”,接下来的29日是“友引”,以此类推。
据记载,六曜最早也是中国发明的概念,传说它是由诸葛亮发明的,因此还有一个名字叫做
“孔明六曜星”。不过现在,六曜这个概念已经不怎么在中国使用了,在日本确是广为流行。几乎所有的日本的日历上,都会标注有六曜。
当然,日本政府机关等发行的日历除外,毕竟这也属于怪力乱神之类。在日本相信“六曜”的人还是不少的,很多传统观念强的人还会选择在“大安”的日子里结婚什么的。不过,六天就能轮一圈,在日本为了“挑日子”似乎不需要怎么发愁。
制定历法的依据很多都源于对天文的观测,而掌握了历法就能对季节、气候变化作出一些预测,历法在古代一直是带着神秘的色彩的。在日本的古代,负责制定历法的国家机关叫做
“阴阳寮”,而里面的工作的人就被叫做“阴阳师”。
当然,阴阳寮的职责除了上观天文,下察地理,制定、修改历法以外,还要负责占扑、驱邪。历史上的安倍晴明,就是依靠自己对阴阳五行、天文地理知识的精通,在占卜、预测天象方面大显身手,成了日本
“降妖除魔”第一人的。
这也就是,很多文学作品,以及游戏中阴阳师们会操纵着各路式神,降妖伏魔,大显身手的源头啦。
科普结束,小通长吁一口气,哈哈哈,准备年夜饭去咯~~给大家拜年啦!么么哒!
日本通(ID:ribentong-517japan)
原创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介绍日本资讯最大级中文门户网站——日本通(www.517japan.com)的官方微信,但一点儿也不端架子。致力于做最有趣的日本相关科普,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日本,看看11区人民究竟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