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表征(MGE)一般是指在社会文化压力下(主要包括社会和文化中对男性的期望和要求),男孩或青年男性表现出的行为变化、选择趋向和信念。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性格独立、情绪控制、避免寻求帮助、避免表现出脆弱和软弱等。如果我们利用标准的问卷表进行男性表征的评估,就可以把这种表征量化,进而可研究其与疾病和健康的关联。近期,JAMA Network Open杂志发表了一项基于男性队列的研究,探讨了男性表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
这项研究包括了成年男性中自我报告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状况诊断(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以及报告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成年人自我报告的抗高血压、降糖或降脂药物治疗情况。研究使用了多变量回归分析,以检验青少年和青年人的男性表征(MGE)与成年后CVD风险诊断和治疗之间的关联,并调整了社会人口统计学协变量。
研究结果显示:在4230名符合条件的男性参与者中,大多数是非西班牙裔白人(2711名[64%])和个人保险参保者(3338名[80%])。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的平均(SD)年龄为16.14(1.81)岁,青年期为29.02(1.84)岁,成年期为38.10(1.95)岁。与青年期MGE低于平均水平的参与者相比,青年期MGE较高的参与者总体上较少的患有高血压(22%对26%;P<.001>
本研究通过对男性队列的长期随访发现,男性表征越强其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低。具体而言,1个标准差的男性表征的增强减少了11%的高血压和15%的糖尿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男性表现的越“Man”越不容易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刘德华唱着:男人哭吧不是罪。教父教育你:只有女人和小孩可以犯错误,但男人不行。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角度而言,你更应该相信后者。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25342#google_vignette
张毅 MD, PhD, FACC, FESC,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执行委员,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每日毅讯》专栏作者,上海拳击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Lancet 2020(评论性文章)、Nature Aging 2024、Adv Sci 2020、Cardiovas Diabetol 2019、Eur J Intern Med 2024、Hypertension 2011/2021等杂志发表论文,H-index 2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工作被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引用。2023年获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推动行业力量·十大医学新锐”。2024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青年奖。申请2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