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了移动支付创新对低碳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贡献。基于2015-2018年中国城市级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移动支付创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在稳健性检验和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移动支付可以通过鼓励家庭在线消费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碳减排。此外,移动支付对数字基础设施发达的地区有直接的碳减排效益,但对欠发达地区则未表现出显著的效益。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移动支付创新促进低碳消费、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建议。
移动支付已融入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商业领域,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强调了移动支付在激发经济增长方面的积极影响,但对其环境效应和减排效果的研究仍不够充分。
本研究基于2015-2018年中国279个城市的腾讯移动支付发展指数,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移动支付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移动支付创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移动支付可以通过鼓励家庭在线消费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碳减排。移动支付对数字基础设施发达的地区有直接的碳减排效益,但对欠发达地区则未表现出显著的效益。
建议通过移动支付创新促进家庭线上低碳消费、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移动支付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挥移动支付对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空间溢出的贡献作用。研究展望包括采用更全面的数据、深入探讨移动支付的碳减排渠道、以及为区域和国际低碳战略的制定提供创新的政策见解。
文献来源
原文题目:
Can mobile payment innovation contribute to low-carbon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city-level data
原文作者:
Wen Chen
*
,
Xiaoxiang Wang
作者单位: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P.R. China
原载期刊:
Cities
发表时间:
2024
年
10
月
1
日
关键词:
移动支付
;
碳排放强度
;
空间计量模型
;
环境规制
观点摘要
移动支付系统已
深深
融入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广泛的商业领域,成为
了
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22
年,中国数字支付交易额达到惊人的
34966
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的最大份额,达
41.20%
。
移动支付系统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新催化剂,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现有
研究
不仅
强调了移动支付在激发居民消费、创业、商业增长、金融包容性和整体经济
增长
方面的
显著
积极影响
,还
从信息通信技术、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角度对创新经济实践
的
环境影响进行了丰富的讨论
。
然而,目前仍
迫切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准确评估移动支付的环境
效应和
减排效果
。对此,
本研究
基于
2015
-
2018
年中国
279
个城市的腾讯移动支付发展指数
,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移动支付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
1
)
移动支付创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
显著
的负相关关系
,并
在稳健性
检验
和通过工具变量方法解决内生性之后
,
这种关系仍
成立
;
(
2
)通过
空间杜宾模型(
SDM
)
,发现移动支付的碳减排效益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3
)机制分析表明,
移动支付
可以
通过鼓励家庭在线消费
和
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这两个渠道
实现
碳
减排
;(
4
)异质性分析表明,
移动支付
对
中国东部等数字基础设施发达
的
地区
有直接和间接的碳减排效益,但对
中国西部和数字基础设施欠发达的地区
并
没有表现出
显著
的碳减排效益
;(
5
)
移动支付可以
补充
城市
宽松的
环境监管框架,对碳排放产生直接和间接
的显著
负面影响。
基于上述结论,建议:(
1
)
通过移动支付创新
促进
家庭线上低碳消费
。
移动支付平台
可以
为消费者提供计算和评估其碳足迹的工具,从而鼓励低碳消费行为。
(
2
)
通过移动支付平台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
移动支付平台应利用其数据收集和技术溢出能力,协助企业进行碳排放追踪,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
。(
3
)
推动移动支付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
。
移动支付平台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可信客户并优化风险管理
。同时,
场景金融创新
将
移动支付平台
嵌入
低碳消费场景,可以进一步促进绿色消费行为
。例如
电子人民币等数字货币可以通过支付折扣和数字优惠券等激励措施来刺激低碳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