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需要交流。“流水不腐”,流动的水才不会腐败;如果水不流动,就要腐败了。人的心就像水一样,不流动,封闭,就会生病。
心要交流,有几个方面。
(一)和阿弥陀佛交流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要和阿弥陀佛有交流。我们学这个法门,日常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有的人每天念很多佛号,但是他与阿弥陀佛之间没有交流,总是隔了一层,没有那么亲切,念得很紧张,没有愉悦感,心也不放松——这就是还没学会和阿弥陀佛交流。
交流是什么?交流就是相互融入。
就像一滴水,投到大海里面,就跟大海成为一体了。如果你把那滴水用罐子封起来,甩到大海里,它不还是单独的一滴水吗?它就和大海没有交流。所以交流要放下自我。
当然,我这样讲,也都是语言上的,怎样成为自己的东西,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努力尝试,深入体会,这是最根本的。
如果我们内心和阿弥陀佛有交流,即使一个人住在山顶上,也不会觉得孤单、寂寞。
善导大师的“机法两种深信”,在这个地方就能体现出来——一个罪恶生死凡夫,要投入弥陀的救度愿海。
我们心中充满罪业,我们的人格是分裂的,我们每个人都伤痕累累。用什么灵丹妙药能够让伤口愈合?只有阿弥陀佛的慈爱。
我们念着佛,就是让弥陀的慈爱愈合我们的伤口,让我们的生命和阿弥陀佛的生命成为一体,而且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生命在复苏,更加圆满。
虽然在念佛,如果没有那种完整的生命感受,那就要在“机法深信”方面进一步加深。
这个法门很简单,但是也很细微。
我们的心,到底有没有被弥陀的法水滋润?干枯的树,得到雨水就会滋润。
我们这颗僵腐、无常幻灭、痛苦扭曲的心,得到弥陀的慈爱,就会焕发出弥陀的生命。
这一点,是这个法门对我们的恩惠和照顾。
我
们要在生活中,在念佛中享受这份弥陀的慈爱,尽量把它传播给有缘的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佛教讲弘法利生,现在我们有资格讲吗?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把自己照顾好,我们谈弘法利生,就是一句空话,一切都没有根。
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一点小事都放不下,一点不同意见都接受不了,一点冤枉都受不了,确实还是太稚嫩了一点。
我经常讲,要有“老油条”的精神。老油条是不怕油炸的。如果太嫩,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甚至五十岁还是这样,说明我们的心智不健全,心理不够健康。
一个人总是要别人关爱,总是要别人体谅,总是要别人讲好话,总是要有人来给他做思想工作——当然,我们这个团体应该有这样的机制,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讲,这是有所不足的。
总是要别人体谅的人,就像没有骨头的人,不会健康成长。没有骨头,只能躺着,站不起来,一站就倒了。
所以,要锻炼自己,坚强起来。有了坚强的意志、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人品,我们才有资格谈弘法利生。
我们不可能生下来就是这样,总是要有些阅历。阅历,就是所经历的苦恼、痛苦、种种不顺。不要逃避这些,逃避永远不能成熟。
遇到逆境就要迎面而上,所谓“环境何曾困志士,艰难到底助英雄”,如果你是个有志之士,环境怎么能把你困住?而艰难困苦最终能够助成我们。所以,我希望大家每个人都要好好照顾自己。
和弥陀的交流,要加强法义学习。不要看这个法门很简单,“念佛一定往生,我知道了”。你知道了,怎么落实,怎么体现?这里就有很多内容需要深入。
如果心跟阿弥陀佛对接了,你放到哪里都是一块金子,都放光!你可以照顾自己,也可以行有余力地照顾他人,这才是“人中芬陀利华”,这就非常好了。
多一个“人中芬陀利华”,这个团体就多一份稳定的力量,这个世界就多一份温暖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