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像视觉
爱影像视觉的生活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色影无忌  ·  外媒表示2024年数码相机市场已恢复至201 ... ·  3 天前  
旅拍誌  ·  分享一组喜欢的照片 ·  3 天前  
Thomas看看世界  ·  世界尽头的冰山秘境!南极旅行拍摄攻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像视觉

美国摄影大咖,12年自费拍6千多个任性模特,打造地球“影像方舟”

影像视觉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4-12 22:17

正文


一个人一生会有多少张照片?

一只动物一生能有多少照片?

美国摄影师Joel Sartore

为动物拍的照片

可能是这只或这种动物

留在地球的最后影像






在动物园里找到一间闲置的房间

Joel和工作人员架起机器、遮光布

一切准备就绪

两名动物经纪人请来当天的模特:

一只海雀、一家子考拉、一群火烈鸟……

拍摄开始了!



若是请来一位人类当模特

尚能通过言语沟通

可动物呢?

你拿什么能够哄好它?

简直比最大牌的模特还要难伺候

一言不合就“砸场子”

于是拍摄地经常上演着啼笑皆非的一幕幕



多动症儿童上蹿下跳

简直没法对焦



这一位虽然不到处乱跑

可是胆小害羞

死也不肯露面



生猛的飞禽直接向人类发起攻击

“先拆了这块再说!”



猩猩可真是一点也不懂人类

一个不爽直接把背景布给收了

还在耀武扬威

啊喂,这是拍照

可不是玩“拆房子”游戏啊



可是这一位位都得罪不得

只能任由它们胡闹

待到心情好了

赶紧拍一张



在盐城拍摄时

一只名叫Kambo的红冠蕉鹃

还对他的修图工作指手画脚



旁人看来,觉得这些场景十分搞笑

但是Joel却笑不出来

因为在他心里

这是件再严肃不过的事情

因为他是在记录动物们最真实的样子

也可能是最后的样子



逛Joel的网站和Instagram

会对这位“动物摄影师”产生疑问:

为什么不是以广袤草原或深山老林作为背景呢?

那不才是动物们生活的样子吗?

为何要以黑白二色作为背景呢?



其实就和人类的证件照是一个道理

生活照时时刻刻有

而只有那些身着衬衣、正装的纯底色照片

才是每个重要人生节点的见证



动物们也需要有这么个正式的镜头

在安静的室内

在简洁的布景前

只展现最清晰完整的模样


▲在新加坡公园拍摄苏门答腊大象,看它开心的样子!


Joel也曾是个野生动物摄影师

为了追求日出时完美的光线效果

通常凌晨就得起床找一处绝佳的拍摄地

中午做好规划

待到下午落日时再来一轮拍摄



他也曾被各种猛兽追着跑

灰熊、麝牛、大象……

一不小心就会丢了性命

可是跑着跑着觉得稍微安全了

他又举起了相机

别人警告他:危险

估计他能回一句:

危险是什么?能吃吗?



他拍桀骜不羁的赛马

鼻头呼呼地喷气

而他还觉得拍得不够清楚

非要凑近了

旁人只能紧紧拉着他的衣角

马儿发狂的时候还能拉着他赶紧跑!



Joel似乎天生就是吃“动物摄影师”这碗饭的

他骨子里有着让动物们乐于亲近的因子

长期的野外拍摄经历

让他形成了和动物相投的气场

以至于后来能和熊同吃同睡

道声“好哥们!”



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喜欢南极洲

史诗般的壮丽彰显出原始的生命力量

人类在这里很少进行捕杀活动

动物们都不怕人

看到镜头来还会主动上前亲近



他的妻子Kathy都曾抱怨他以野外为家

“基本上都没给孩子换过尿布”

而之所以从野外转战室内

不是因为他倦了、累了

而是天生热爱动物的他

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考



他开始思考拍摄的意义

拍了20多年的野生动物

究竟有没有抓到观者想要的点呢?



于是他开展了这个宏伟的计划—— “影像方舟”

地球上的每一类濒危物种

拍摄室内写真

他想让在物种的有生之年

为它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



裸鼢鼠

影像方舟项目拍摄的第一个动物

▲摄于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儿童公园

川金丝猴,大约1万只存活

摄于香港海洋公园

安哥洛卡象龟,仅剩约600只

摄于加利福利亚海龟保护区

最后250只菲律宾鳄鱼

德克萨斯州格拉迪斯波特动物园

地球上只剩75只红狼

摄于南达科他州太平洋动物园

这只 北部白犀牛 叫做Babire

她的年纪很大了

在拍摄一周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今 全球只剩下4只

摄于捷克共和国


这只 哥伦比亚盆地侏儒兔 在拍摄时

已经很老了

随着它的离开

这一物种在地球上的数量为: 0!

摄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动物园

“这就是忽视世界的后果”

Joel掷地有声

人们总是幼稚地以为

物种的消失和自己没多大关系

可是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终会报应到人类自己身上



过去上千万年里

由于小行星撞击、火山爆发

地球曾经历了5次物种大灭绝

而如今我们正面临着第6次

捕猎、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

地球上的物种以

甚于以往1000倍的速度在消失着

工作的热情

现实的焦虑

时常充斥着Joel的内心



由于“影像方舟”项目工作量巨大

经常需要往返世界各地

而照片成果并不商用

因此Joel一直都是自掏腰包


为了筹集资金

他甚至 卖了自己的相机:

为项目贡献不少照片的两部尼康D-4



幸运的是

之后《国家地理》为它提供平台和财务支持

让它能够更专心地继续这个项目


在巴尔地摩拍摄亚马逊大头侧颈龟


他信宿命

在他看来, 所有动物生来平等

老虎和蚊子同样重要

因此,虽然他的作品大多是濒危动物

但也有很多常见的动物


在亚特兰大公园拍熊猫


而人们也不能仅仅只关注官方出具的名单

因为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处在危险之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