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钱日日谈
一个对钱很有执行力的公司人。也可作为普通青年奋斗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发布  ·  成都市两会建议议程、日程安排来了 ·  18 小时前  
新加坡眼  ·  新加坡双彩虹刷屏!绝美画面惊艳全岛 ·  昨天  
新加坡眼  ·  2025年F1新加坡大奖赛演出阵容曝光!权志 ...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四川发生地震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钱日日谈

介绍下我的家乡沈阳

老钱日日谈  · 公众号  ·  · 2019-02-07 08:37

正文


在家呆三天了,成天躺着,我妈实在看不下去,在厨房吼:


你能不能坐起来,没骨头啊!写会儿稿子呗,桌子都给你收拾了,成天就搁那躺着~


好想录下来让你们听,我就偷着把手机录音打开了:



本想写篇回乡见闻的,可这几天光顾着吃也没见着啥。


而且见闻太主观了,为了客观点儿,我在餐桌儿上翻了一天统计局网站,做了几张表。


为了方便对比,我还同时对比了东三省其它两个省会,以及在大家心目中和沈阳存在感差不多的几个「弱二线」城市。


p.s.以下图片,每个城市对应的颜色是固定的,骚粉色是俺家沈阳,橙色是俺们辽宁双子星,永远不服的大连。


1 GDP



看看人家长沙,2016年就成了万亿俱乐部会员。


再看沈阳,一年不如一年。大连GDP虽然一直压着沈阳,也有增长乏力的问题。


全国有这么几对双子星:广州vs深圳、福州vs厦门、杭州vs宁波、济南vs青岛、沈阳vs大连。


大连和青岛很像,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又都是计划单列市。


2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7年到2017年,沈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83倍。


但我想泼盆冷水:这十年间,M2增长了5倍。


还有很多人喜欢用房价和人均收入做比较,即看「房价收入比」,如下图:



但我认为「房价收入比」要分城而论。


比如北京的人均收入大概是重庆的1.7倍,但北京的房价之前是重庆的7倍左右。


一个城市的房价,跟这个城市月入过万人数的相关性更高 (这里的月入过万不是为了贴标签,而是讨论负债能力)。


但不管怎么说,沈阳房价真的非常亲民,一万多已经算很高的单价。在省会城市中,真的不多见。


3 户籍人口



拿了户口算户籍人口,工作6个月以上算常住人口。


沈阳比较争气,是东三省唯一保持户籍人口净增长的省会城市。


但人才流失问题也很突出,另一个问题是老龄化人群占比高,超过20%。


因为老龄人口多,沈阳很多楼梯房的二楼都有5-10个点的溢价。


平时回复留言能发现有些和我同时期(2014年)毕业的大学生现在非常幸福。


毕业后去了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这些强二线,家里钱包凑一凑,2016年前后买了房子,算上杠杆,账面回报翻倍不止,成家立业了。


这些人打心底感谢这些城市,几年时间,完爆那些去京沪深打工的同龄人。


没办法,运气好,城市给的红利,押宝押对了。


我多希望沈阳也能成为这样的强二线省会呀,虽然我北漂照样会错过,但是家乡发展得越好,回去的希望才越大。


4 三产占比



这张表格我是很有些意外的,哦,原来曾经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占比这么低?


5 外商投资企业



大连的外资企业数量一直优势很大,沈阳第二。看总体数量,外资企业这些年在不断减少。


6 沈阳房价



最后说说绕不开的房价,先看一下沈阳市地图:


红色细线为地铁1号线

黄色细线为地铁2号线

蓝色圆圈是公认的商圈


浑河横穿沈阳,浑河以北类似上海浦西,以皇姑、和平、沈河、大东、铁西五大老城区为主。浑南区类似上海浦东,是沈阳重点发展的新区。


图中正中心的红点,是地铁1、2号线的交汇点—青年大街站。


从这里沿地铁2号线望南,也就是青年大街—五里河—奥体一线是沈阳的CBD,集中了各种高档写字楼和高档住宅。



其中挂牌房源最多最热的是奥体中心版块和长白版块,在售二手房均超千套。


我决定不偷懒了,下一篇文章聊聊我陪高中同学看房买房的经历,同学已在春节前下了定金。


以及我对二线城市房产投资的一些看法。




做个活动,春节这几天知识星球「人生要选对」从318元降价为 288元


罗列下这两天的精华帖:


# 我为啥找大叔结婚?

# 地方财政收支表,挺难的

# 地方财政两大负担

# 如何跟长辈解释老吃外卖这件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