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全宇宙最无敌可爱的小芥蓝又上线了。
上一期写了
1929年经历大萧条的美国人
是如何活下去的。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1998年俄罗斯卢布暴跌后,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战斗民族的飞机无论多晚起飞都能准点到达,但当他们面对经济危机,还能剽悍一如往常吗?
一、经济危机,前夜
一般人对俄罗斯的印象就是冷、非常冷,天天吃土豆,人人都酗酒。
但其实,俄罗斯算得上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简单说就是:
人家有矿。
在俄罗斯,
能源和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量的80%以上;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出口收入的70%以上;
而出口贸易额呢,又占国家GDP的35%以上。
家底厚的人,干啥都有底气。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叶利钦总统就有一个梦想:
每一个俄罗斯公民都要持有股票和债券,人手一辆小汽车,一家一栋大别墅。
那个时候的俄罗斯,被称为“投资公司大爆炸”的时代。
就连在乡村,都是人人手持各种各样的证券。
火爆又混乱。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假上市公司,和各种各样的专骗老百姓的金融机构。
但是我不得不说,叶利钦他可真是敢做梦啊。
当时的俄罗斯,生产力跟不上趟,要啥啥没有,买啥买不到。
而且前朝遗老卷了一大笔钱,死对头美国干站着看热闹,家里边车臣还总想闹独立。
这时候,为梦想窒息的叶利钦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休克疗法”:
原来不是国家什么都管吗,现在一下全放开。
嗯,确实是休克了。
恶性通货膨胀,卢布不断贬值,消费市场萎缩,寡头经济抬头。
1991年,卢布和美元的汇率还维持在“1:100”;
到了1993年,眼看就要跌破“1:1000”;
钱一不值钱,物价就要飙升。
从上海到莫斯科的机票,两年涨了1000倍;
以前出门打车只要1卢布,现在要1000卢布。
至于房价就更恐怖了,涨了60万倍。
你没看错,60,万。
值此危难关头,为梦想窒息的叶利钦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我们换新钱叭!
于是,莫斯科街头的储蓄所挤满了换币的人。
去超市买菜,要么是顾客没有新币交不了钱,要么是商家没有新币找不了钱。
买个菜搞得比地下党接头还困难。
这种日子,光想想我都眼前一黑。
那时候的俄罗斯,真是内外交困、穷得要死。
当时,大部分税收都划归中央政府,地方看不到钱,只能发债,甚至还有地方政府直接向国家发债券的。
就这样,政府的财政赤字还常年徘徊在GDP的10%。
一般自己没钱的时候,就会想到从外边借钱。
从91年到98年,俄罗斯吸引了237.5亿美元的外资,但直接投资仅占37%,大部分都是短期投机,把这当中转站罢了。
这一切,都给1998年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二、来了,经济危机它来了
就在俄罗斯已经就要趴下的时候,隔壁队友先趴下了。
1997年,受亚洲金融风暴波及,大量外资撤离俄罗斯,股票两个星期内跌了30%。
于此同时,俄罗斯重度依赖的石油,没人要了,价格暴跌。
最低的时候,
一桶石油只能卖10美金。
以前的债还不上,新的钱进不来,于是叶利钦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将卢布贬值50%
到期外债延期90天偿还
暂停债务和货币期权的交易90天
我觉得,他们这是赤裸裸的持横行凶:反正我是没钱了,你看咋办呢?
这一搞,俄罗斯的国际声誉就算彻底败坏了。
投资者也彻底失去了信心:这是不是要完的节奏啊???
一时间股市、债市、汇市全面暴跌,银行挤兑……
人们一夜暴富的梦,彻底碎了
风雨欲来。
1、卢布暴跌,面包都买不起了
卢布下跌,对老百姓的影响是最大的,毕竟衣食住行都得花它呢。
刚熬过换币风波,政府居然又主动贬值。
工资缩水15%,物价上涨40%,相当于资产直接少了一半。
一个国家1/3的居民都属于“贫困人口”,就是那时候俄罗斯的真实写照。
超市里卖的东西都不带标签,因为汇率变得太快了,来不及换。
家庭主妇们连面粉都买不着,没有货。
街头经常能看见叫卖的人,什么半瓶伏特加、发硬的面包、自己种的番茄,而且都有买家你敢信吗?
为了止损,有的商店把贵重商品搬下了货架,有的干脆兑出去,不干了。
如果你看见一个男人自己坐在那儿玩老虎机,千万不要同情他,因为不是谁都有钱赌博的。
2、银行破产,钱都打水漂了
当时的政策规定,凡是大型银行,必须购买至少5000亿卢布的国家债券。
于是政府一宣布延期还债,人们都担心银行要破产,一窝蜂跑去取钱。
本来还能撑两天,人们一挤兑,果然迅速破产了。
许多人只是睡个懒觉,睁眼就发现自己返贫了。
莫斯科人民放佛穿越回了苏联刚刚解体的时候。
那时最常见的景象就是:先赶在银行破产前把存款都取出来,再把卢布都换成美金。
一个老太太刚领了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也要赶快去换美金,哪怕只能换回5美金。
很多银行为了不被掏空,限制储户提现,就导致了两个后果:
一,银行破产了,一辈子的积蓄就这么打水漂了。
二,银行没破产,但也提不出钱,只能眼睁睁看着存款贬的跟没了一样…
加上投资人也大都跑了,企业开始发不出工资,大量工人失业。
3、政府隐身,病都看不起了
到1998年,俄罗斯的外债总额已经达到了1280亿美元,但外汇储备只有130亿。
财政缺口就是个天大的窟窿,怎么都补不上。
政府没钱,各项支出就都得不到保障。
首先是各类保障金。
什么企业补贴、退休金、助学金就不说了,连切诺贝利事故受害者的补助金都一拖再拖,发不出来。
其次就是医疗系统。
药品又像原来一样,实行定量供应,不能说买就买,生病住个院也不能超过5天。
甚至军队也受到影响。
士兵们一手扛枪、一手扛锹,自己种菜、自己挤奶,没办法,发下来的物资不够吃啊。
所有部门里,只有民政局和警察局格外忙碌,因为离婚、吸毒、打架斗殴的人都多了起来。
政府全面失职,人们没钱交税。
老实人想出了用物品抵税的办法,脾气爆的就直接逃税。
也是,国债都能说不还就不还,区区个人税算个啥嘛。
只是没有了税收,政府就更穷了。
如此恶性循环……
4、在这一片萧瑟中,有两样东西格外受欢迎。
高度酒的销量在持续攀升。
本来冬天就抑郁,经济还这么差,政府还这么瓜,不喝多是不能活了。
何以解忧,唯有伏特加啊!
那几年,俄罗斯人均酒精消费量达到了10升,多少人的酒量升了一个level。
酒吧成了俄罗斯最有活力的场所,饭可以不吃,舞不能不跳。
喝美了就出门shopping。
那段时间,经常排队的除了银行和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