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 Day已经结束,不少卖家都在为没能“发挥好”捶胸顿足,但是机会已然过去,卖家只能紧抓这下一个机会——
返校季
。
其实,早在Prime Day前,不少买家的案头就已经摆好了返校季的购物清单。而能够让买家最终pick你的产品,卖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以下的几个做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首先,你需要确定哪些产品会在返校季热销,如果你的产品不是返校季用户群体所需要的产品,那么你的一切宣传活动都将徒劳无功。
这方面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
了解各国返校季的传统,通过这个,去找到不同站点可能热销的产品
。
另一种方法是了解产品市场趋势,
AMZ Tracker的独角兽选品器可以为你提供全面的数据,帮助你探索你想选择的产品的销售趋势。并且它是个十分实用的Chrome扩展哦~
如果你已经为返校购物季采购好了热门和新潮产品。那你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吸引你的顾客购买呢?简单将产品的照片放到网站上肯定是行不通的,这样可是无法吸引到买家的,
尝试把产品放在其使用场景中拍摄,给人以使用后的想象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假设你有卖笔和笔记本,那么你可以考虑把它们放在桌子上。假设你卖宿舍专用家具,放在宿舍的实际环境中拍摄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如下图是就是一个很好示范,该公司将销售的一系列学校用品和道具摆放在一起,给人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顾客能够非常直接得看到商品,也可以从图中想象使用场景。
而服装卖家还可以尝试下面的做法,不仅仅拍下服装图片,还配上文字说明,并且请年纪相仿的模特穿上展示。
弄清楚产品如何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将这些场景投放到你的产品展示中,将帮你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挖掘现在的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最关注的事情或趋势,将它们融入到你的产品营销中。
例如2015年《宠物小精灵Go》(Pokemon Go)的热度席卷了全球,不少零售商就借其浪潮营销,获得关注推动销售。
例如The School Box 就推出了《精灵宝可梦返校》系列,借势营销。
在挖掘热门趋势方面,你仍旧可以借助Google Trend查看最新的趋势主题。如果你想了解特定产品的趋势和流行程度,可以使用谷歌的Shopping Insights工具。
返校购物季销售的产品都与学生有关,让他们参与到你的营销活动中是非常有意义的。Target就是这么做的,2016的返校购物季,Target让学生们参与到其整个营销广告的设计中,从写脚本到拍摄都由学生们主导。
此外通过他们,你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其它返校购物者想要购买的产品。
提供赠品能帮你有效吸引返校购物消费者的关注,如果你有时间,除了自己的电商商店,还可以在社交媒体网站上举办相关活动,例如品牌知识有关的有奖竞答等,赢得比赛的消费者将获得某些奖品或福利,而你能通过这场比赛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信息。
此外,你还可以将奖品发送给一些长期忠诚于你的品牌的客户,请求他们转发品牌故事和活动。奖品方面,你可以选择一些季节性产品或者与返校产品相关的较廉价商品。
为了进一步推广你营销活动,你可以选择与社交媒体红人或互补品牌合作,挖掘他们的受众资源,吸引更多的流量和销售。
例如Boogie Wipes,2015年该公司与其他品牌和博主合作,推出比赛,为返校购物者提供的免费赠品,获胜者将获得一个背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学校用品、礼品卡。
与有影响力的人或博客作者合作对你的生意将会是极大的一个助力。而返校购物季是一个利用网红营销的好时机,因为父母和孩子们都在网上寻找购物灵感和建议,他们中有极大部分会受到网红的影响购物。
2016年,乐天的一项研究发现,近1/3(30%)的父母愿意为他们的孩子花更多的钱购买网红推荐一幅,超1/4(27%)的父母会给孩子购买名人孩子穿过的同款衣服。
在开始网红营销前,
你需要先了解目标受众——学生们,他们关注的网红,然后再了解是否能与这些网红建立合作关系,请他们向自己的粉丝们展示你的产品,分享你的产品故事。
如果你的目标客户是妈妈(许多妈妈会帮助孩子购买返校产品),社交媒体上也不乏妈妈写手,拥有一群妈妈粉丝,你可以多加寻找。
宜家就是在返校购物季利用影响着营销的零售商之一。2017年,宜家就联手歌手Mitch Grassi和Scott Hoying推出了以宿舍产品为特色的Snapchat活动。
一些关于网红营销的使用建议:
❖从现有的客户群入手。
❖尊重并接受网红营销也需要付费这一事实。
❖资金缺乏卖家,可以挖掘一些小网红,拥有粉丝但收费不高。
❖使用网红营销工具。
❖与网红建立关系。
如果你的活动一直在呼吁人们购买,却无法为人们提供一些有用的资讯会导致人们产生逆反心理。
除了展示你的产品,找一些对返校购物者有用的信息,然后将他们整合在一起提供给消费者们。你可以整一份“校园生存指南”给学生们,或者为妈妈们提供一些建议,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等等。
除了提示和信息指南,你还可以提供一些小工具,如日历或日程表等,将其作为赠品送给每一个都买产品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