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下午,“文研讲座”第354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是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环境史学的创始人与权威学者之一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系列讲座的第三场,主题为“希望的空寂摇篮:女性、生育力与下一次大转型”。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曹寅主持,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梅雪芹评议。
讲座伊始,沃斯特教授指出,两百多年前著名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关于“人口爆炸”的预言似乎正在与人类社会渐行渐远,如今的我们正站在人口逆转的岔道口上。他认为,“性别、繁殖和人口”作为本次系列讲座中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人类史研究中的新焦点,它的核心是与自然科学的合作,以及关注人类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的一部分与其余的自然界互动的故事。
首先,沃斯特教授指出,对人性的复杂而精微的理解曾在查尔斯·达尔文那里得到回应。回顾十九世纪的历史学,有许多关于食物与性的言论源自达尔文的进化论,他承认我们自身纠结的种种欲望,但是同样指出在欲望与内在约束之间存在着张力。达尔文曾在托马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启发下提出了著名的“适者生存”观点:在有限的空间里,只有适者才能得以存续,而不适者势必遭到毁灭,结果形成新种。沃斯特教授认为,这种对物种起源的理解表达了食物对于物种进化的重要性,但实际的自然中存在着“性与食物”之间的不平衡,因此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还有另一种力量——性选择,这即是指雄性和雌性之间为了配偶繁殖而不断竞争和发展。很多时候,性所带来的繁殖远远超过食物的供给,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物种的进化是不断繁衍的结果,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于是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人口。
▴
丢勒 《亚当夏娃》 1507
木板油画,209 × 81 cm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藏
接着,沃斯特教授解释为何性以及其所影响的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即一个普通女性一生中所生婴儿的数量,简称TFR)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随着人口的繁衍,人们开始寻求更多的食物供给,并走出传统的采集狩猎模式,依靠驯化动植物来增加食物供给。在1800年前,英国的TFR大于5个;到了19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的TFR水平开始下降;20世纪30年代时TFR降至每名妇女2.11个孩子,接近人口的更替水平;2022年,这一数字降至每名妇女1.49名儿童,远低于更替水平(replacement level,指一对夫妇所需要生育的子女数量,以确保父母一代能够被儿女一代在人口数量上完全替代,从而使得人口大小长期保持稳定)。沃斯特教授认为,虽然当前的世界人口数量极为巨大,但是从人口增长来看,已经出现世界性的人口增长率下降的情况。是什么导致了世界性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女权主义、经济理性、资本主义文化、科技发展以及现代世界的生态危机与环境压力都是几种代表性的解释。沃斯特教授指出,现在并没有实证性的研究证明哪种解释是最好的解释,但是在他自己的研究中,他认为繁殖欲望的降低同愈来愈严重的世界环境危机有直接关系,与此同时,虽然政府政策与科学家的药物研发活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女性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他强调,包括食与性在内的欲望都不是固定、僵化的,而在地球自身的演化和文化的演化中不断演化,以适应新的环境。
▴
维米尔 《倒牛奶的女仆》 约1657
布面油画,45.5 × 41 cm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
随后,沃斯特教授通过一个个案讲述了繁殖欲望转变的故事。183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西部有一位名叫查尔斯·诺尔顿(Charles Knowlton)的医生出版了The Fruits of Philosophy: The Private Companion of Young Married People一书。该书介绍了当时已知的受孕生理学知识和他开发的节育方法,虽然诺尔顿因这本书在马萨诸塞州被起诉并被罚款,但是这本书却被不断地印刷并广为传播。在此过程中,玛格丽特·桑格(Margaret Sanger)与好友凯瑟琳·麦考米克(Katharine McCormick)这两位女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共同推动了美国女性选择生育与避孕运动的发展。1960年,在美国生物学家格雷戈里·平卡斯(Gregory Pincus)和桑格夫人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支口服型避孕药问世,一位名叫张民觉(Min Chueh Chang)的中国科学家也参与其中。口服避孕药的诞生成为避孕史的新的转折点,尽管并非世界上所有女性都在使用这类避孕药。沃斯特教授认为,节育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力量。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避孕药是对人口增长的一种“现代化”回应手段,因为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商业活动的产物,这在早期的社会中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理解避孕史的发展对于人类今天的人口的发展局面非常重要。
▴
Fruits of Philosophy, or, The Private Companion of Young Married People
London : Dugdale, Russell Court, Drury Lane, 1838
接下来,沃斯特教授分享了关于当今世界人口问题的思考。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医疗水平的完善,人类的生育率似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升,但这一趋势可能会逐渐放缓甚至下降,这也符合1940年时普林斯顿大学戴维斯教授(Kingsley Davis)对未来人口变化的预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趋势,其中也包括中国、印度、美国、巴西等在内的人口大国。
世界人口总量预计在2080年代达到103亿左右的峰值,此后可能保持稳定,或者开始降低。生育率的下降会带来哪些影响,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还是社会的?谁又应该来决定人口出生率的走向,是国家抑或普通人?此外,还有一些新生事物如人工智能的出现正在影响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而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外,随着新生儿数量减少,劳动力供应持续萎缩成为许多国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尽管一些国家政府尝试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鼓励生育,但实际效果往往是有限的,中国的“三胎政策”可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Gilbert and George, Untitled, 1988
Ryan Lee Galley 2018年展览 “Food Sex Art: The Starving Artist’s Cookbook Archive 1986–1991”
全球经验表明,在生育率短期内难以恢复的背景下,引进移民不仅能够缓解人口减少的压力,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的实践就表明是有效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非洲的一些国家都是移民劳动力的常见来源。以非洲为例,到了2100年,非洲可能贡献世界上一半的出生人口,这一人口结构变化预示着非洲市场蕴含着无限潜力。有人口统计学家研究了那些生育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非洲国家,他们发现那些地区的每个妇女平均有5-10个孩子,由于家庭需要劳动力以从事诸如耕地、砍伐森林、管理牲畜、改善供水、收集肥料等工作,所以那些地区的人类对繁殖的欲望仍然很强烈。但这一状况可能也无法持续维持,因为当食物或水资源变得廉价和丰富后,人类对繁殖的欲望可能会下降。
▴
Mackenzie Gregson, Fruit for Thought, 2021-2022
而后,沃斯特教授展望未来。人类可能将面临一种被称为“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的大转型。这一文明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性,强调人类应当运用科学知识、技术、立法、价值观等种种手段去限制无序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行为和活动,例如女性获得更多的权力、每个人都接受限制、认真对待我们的地球、听从科学的建议、更广泛地分配财富并降低人类生育能力等。沃斯特教授认为,当前各国生育率的下降趋势正表明人类开始重审自身的欲望同其所处世界的生态极限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意味着人类进入一种在生态上更加可持续的新生活方式。。这种方式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才能实现。
最后,沃斯特教授再次强调,历史学者需要书写一部新的“行星史”,这部新历史将把人类视为地球进化史的一部分,其中性、生育能力、食物以及繁殖等应该成为中心主题,女性也或将成为这种历史观的中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