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捡书博士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每晚9点,翻一本书,想一个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宛央女子  ·  狗血八卦! ·  昨天  
杭州网  ·  她们,官宣喜讯! ·  2 天前  
杭州网  ·  她们,官宣喜讯!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不想工作!不想工作!不想工作!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捡书博士

教育路上,最不该缺席的是家长,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再忙也要读一读)

捡书博士  · 公众号  ·  · 2020-01-07 20:45

正文

作者 | 惜朝 来源 | 育才家园(ID:edu683)

结束 少一点天分 - by 孙盛希



一位作家说过,“父母”这个角色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


十岁以前,孩子最依赖、最信任的就是父母。


十岁以后,孩子长大了,渴望离开父母的羽翼。


在“父母”这个角色还在有效期里,请一定要完成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帮助孩子打好人生基石。


一旦错过,任凭父母百般努力,拼命补偿,也很难真正对孩子产生影响了。



01


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

请对孩子亲力亲为


著名教育学者李玫瑾说过:


教育孩子,最怕该管的时候不想管,不想管的时候什么都管。


教育是有时效性的,我们总说忙忙忙,但孩子的教育耽误不得,更无法重来。


有些毛病和缺点一旦养成,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法矫正。


父母的每一次缺席,哪怕给孩子留下金山银山,也无法弥补教育孩子上的终生遗憾。


从来没有自己成才的孩子,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哪怕工作再忙,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我们一生的责任。比起任何事业的成功,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才是父母一生的荣光。


教育孩子要趁早,别等孩子长大了,让这个社会替我们狠狠教育。


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后会感激你,没有在他该受管教的时候放纵。




02


优秀孩子是优质教育的成果

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一位教育专家提出了家庭教育中的十把刀,说得很有道理:


第1把刀:太多的关爱 , 导致孩子不知珍惜;


第2把刀:太多的唠叨,导致孩子逆反对抗;


第3把刀:太多的干预,导致孩子缺乏自主;


第4把刀:太多的期望,导致孩子难以承受;


第5把刀:太多的责备,导致孩子失去动力;


第6把刀:太多的迁就,导致孩子不知约束;


第7把刀:太多的在意,导致孩子要挟家长;


第8把刀:太多的享受,导致孩子不知节俭;


第9把刀:太多的满足,导致孩子缺乏快乐;


第10把刀:太多的溺爱,导致孩子不能成长。


俞敏洪说过: 如果家庭是一台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


没有横空出世的优秀孩子,也没有莫名其妙的熊孩子,我们给予孩子怎样的教育,就会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包括父母,包括教师都要反思,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成才。



03


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教育是三位一体的,学校 、家庭和社会缺一不可,但比重各不相同。


100%的教育=30%学校教育+20%社会教育+50%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始终在孩子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棒的教师是父母,最好的学校是家庭。


经常有这样的父母,年轻时顾不上孩子,年长了又离不开孩子,可亲子关系的裂痕已经存在,无法修补。


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却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


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


高质量的陪伴,既要有时间的保证,也要有爱与情感的投入,还要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


父母用心陪伴,孩子幸福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04


学会欣赏与肯定

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怕父母只以成绩论英雄,一味打击否定孩子。


孩子考好了就一顿夸,考砸了就一顿打,高分追捧,低分棒打,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灵,甚至让孩子错认为成绩才是最该追求的。


三观正确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三观正确的孩子。


学会欣赏孩子的不完美,认可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的付出,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更没有完美的家长。我们都是初次为人父母,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


学会肯定、认可、欣赏孩子,让孩子乐观自信地成长;


学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让孩子知道努力比成败重要。


优秀的父母重视过程,拙劣的父母只看结果。 孩子是否优秀,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05


严是爱,宽是害

有远见的父母都带点绝情


演员黄磊说过这样一段话:


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而不是 做自私的父母。


父母常常因为爱过了头,就成了自私的爱,这种爱比恨还要伤害孩子。


有些父母替孩子扛住了一切,却让孩子没能力去面对世界。这样的孩子,注定没有出息。


好的教育,一定是宽严相济,奖罚分明的。


好的父母,一定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父母爱孩子,必须为之计深远。不能只满足他眼前的快乐,更要为他将来的长远发展做打算。


孩子需要快乐的童年,更需要独自承担未来的能力。


现在不好好学习,不用功读书,不奋发向上,将来如何出人头地?




06


一味苦口婆心的说教

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中国有句俗语: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是翻版,更是一切优点和缺点的折射。他成为什么样子,取决于我们对他教育的层次。


希望孩子体格健壮,自己就不该好吃懒动;


希望孩子知书达理,自己就不该野蛮粗鄙


希望孩子出类拔萃,自己就不该无所作为。


知名主持人杨澜说过:最有效的教育,是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很多父母都感叹家庭教育的困难,是因为只做得到说教,却忘了言传身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苦口婆心的说教,只会让孩子不耐烦;


潜移默化的身教,才能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不靠说,而是率先垂范,将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