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及时,权威的眼科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州初高君  ·  初中物理全册共22章节“复习提纲”! ·  昨天  
广州初高君  ·  初中物理全册共22章节“复习提纲”! ·  昨天  
中国教育报  ·  视频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2 天前  
酒醒梦已残  ·  DeepSeek ... ·  2 天前  
酒醒梦已残  ·  DeepSeek ... ·  2 天前  
武汉发布  ·  武汉一区动真格!减负 ·  2 天前  
武汉发布  ·  武汉一区动真格!减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惟视讲堂】徐亮教授:近视防控门诊,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 公众号  ·  · 2018-08-16 16:00

正文

编者按:

随着近视发病率的不断升高,高度近视比重的增大,近视已逐渐成为一项不可轻视的眼科疾病。近日,科技部现代服务业总体专家组专家、显示与视觉健康产业联盟理事长、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 徐亮教授 带来了一场关于近视防控的精彩讲解。且听徐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最新观点。



高患病率及病理性近视的增长更加凸显近视防控的价值



上世纪50年代左右,我国近视的患病率约20%,而如今调查发现,北京及上海地区大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已高达90%-95%,高度近视的患病率也已从2%增大到19%,近视已逐渐成为损害眼部健康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观点中,人们常常认为近视不致盲,只需通过配镜或手术的手段矫正视力,未提到近视眼防盲的重要性。然而近来,北京、邯郸、台湾多地研究均证实 近视已成为排名第一的致盲性眼病 。在去年“6·6全国爱眼日”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 近视居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首位 ——的观点,因此,对于眼科医生而言,对于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患者不单单需配镜治疗,还需高度关注其眼底的状况。


徐教授讲到,根据近视度数是否大于600度,分为普通近视和高度近视。一般而言,小于600度的普通近视是良性近视,而大于600度的高度近视又可分为单纯高度近视及病理性近视。其中,病理性近视为致盲的首要原因。我们知道,正常眼球的生理形态是圆形,普通近视时,眼球变为椭圆形状态,当发展为病理性近视时,眼球的基本形态改变,丧失了其生理形态,由圆形变为不规则花生形。


图1. 非近视、单纯高度近视与病理性近视的眼球形态对比


目前,病理性近视分型较多,但其病灶均围绕在视盘、视神经的周围。在长期的疾病发展过程中,重点在于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近视门诊仍存在较多问题



目前,我国近视门诊仍缺乏专业性,缺乏很多评估标准,而家长和患儿在意的很多问题也仍不能得到有效的解答。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徐教授归纳了一下几点最常见问题:


  • 个体的近视易感、遗传性能评估吗?

  • 如何让患儿及家长在意近视加重?

  • 如何精准、智能分析近视加重因素?



近视防控门诊应对策略



解决以上问题目前有两项对策——即 眼底照相 人工智能


传统·眼底照相


徐教授通过几项实例,为我们展示了眼底照相在近视防控中的实用性及关键性。通过眼底照相,我们可看到双胞胎相似的视盘及眼底血管的分布走向,一家三口子女与父母眼底的相似性。


图2. 双胞胎眼底的对比


图3. 三口之家子女与父母的眼底对比


这些特征均可反映遗传因素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近视的发生。同时,眼底照相还可显示视神经的粗细,这也是另一项可判断近视易感性的因素。


新一代·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作为新世纪的新兴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均逐渐崭露头角。在对近视的评估及防控中,可从遗传因素、阅读生活方式、合理配镜、用药调整等多方面进行个性化分析。其特别之处在于 ↓


6维度、量化、智能化诊断

  • 遗传度:可对患儿视神经、血管与父母眼底的一致性进行评估

  • 屈光度:根据变化大小决定是否采取措施

  • 视近度:采用坐姿检测仪评估一天的坐姿情况及持续时间

  • 进展度:监测近视弧扩大情况

  • 病理度:反映病理性近视特征:豹纹状、弥漫/周限/黄斑萎缩、黄斑出血

  • 干预度:评估干预的程度(普通镜、下方/周边加镜、塑形镜、阿托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