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数智融合 屏观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代查考研成绩”,图的是什么? | 新闻眼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公众号  ·  · 2025-02-27 22: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日 新闻眼


“代查考研成绩”,图的是什么?

双向受益,配料表转型是食品安全升级应有之义

确保校园餐不是随意挪用的“唐僧肉”

毛肚配《哪吒》,双倍快乐也要双倍保障

讨论营商环境,不应陷入地域黑的语言陷阱



1

“代查考研成绩”

图的是什么?


2月24日,各个省份陆续公布考研初试成绩,网上出现了一项新“业务”:帮考生代查考研成绩。通过社交平台搜索“考研代查”时,超过5万条相关内容弹出,有些广告的发布时间甚至早到了成绩查询公开的前一个月。


微评

站在这些考生的角度,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 从大环境来说,对于每一名考生来说,“卷”分数、“卷”录取的压力仍然切切实实地存在。尤其对于一些“二战”“三战”的考生来说, 他们迫切希望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和录取结果,回应过去两三年的辛苦努力和付出。


代查成绩服务,本质上是提供一种现在年轻人看重的“情绪价值”:转嫁压力,提供安慰。 肉眼可见的事实是,找人代查成绩需要提供自己的相关考试信息,必然涉及考生的隐私。 而贸然向陌生人提供这些信息,本身存在较大风险。


无论如何,考生不能被代查成绩服务呈现的温情、娱乐表象迷惑,而忽视其中的风险。 付出得到回报固然好,当结果不那么如意时,如何接受现实、调整心态,如何化压力为动力,从困境中寻找机遇,奋起直追,很多时候只能自己去摸索。


(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2

双向受益,配料表转型

食品安全升级应有之义


在北京朝阳区一家超市购物的谭女士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学习怎么看配料表,她希望国家能多出台严格、绿色的产品标准,让消费者能买到更绿色、更健康的食品。近年来,随着大家越来越注重健康,“配料表干净”成了食品行业的热门话题。


微评

消费者日益关注食品配料表,追求“配料表干净”, 表明消费者的食品消费价值观正在升级,这种升级一方面来自于消费者追求天然、健康、安全食品的内生动力,一方面也依赖于外部环境的保障。


“配料表干净”的前提是“配料表规范”。 只有食品标签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全面,越来越透明,才能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越来越明亮的观察了解食品成分构成的窗口, 从而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督权和选择权。


显然,配料表转型是食品安全升级的表现,这能让消费者和企业双向受益。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督指导,给予必要的服务支持, 帮助消费者掌握配料表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京青年报)


3

确保校园餐不是

随意挪用的“唐僧肉”


近日,教育部部署2025年“校园餐”管理重点任务,要求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查缺补漏,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重点围绕五个方面,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


微评

校园餐是否干净卫生、营养健康,让“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是社会的普遍关切。 然而,相关治理很难一蹴而就,一些地方不时曝出的校园食品安全等事件, 不仅令人心系未成年人健康问题,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了对此展开常态化治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总结近年出现的校园餐乱象,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少数不法分子“从孩子嘴里夺食”,将餐费视作权力寻租、随意挪用的“唐僧肉”,克扣截留之下,导致“营养餐里没营养”。二是仍然偶有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要守护好校园“盘中餐”,让师生吃得安心、放心, 还需不断查缺补漏,将针对各个环节、各种状况的监管举措都落实落细,不给校园“蛀虫”留下钻空子的机会。 以切实可行的举措予以有效规范,才能真正保障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


4

毛肚配《哪吒》

双倍快乐也要双倍保障


想体验一下右手毛肚、左手爆米花吗?最近,北京、成都、杭州、珠海等多地出现了能看电影的火锅店,或者说能吃火锅的电影院,而且放的不是“老掉牙”的经典影片,而是《哪吒》《封神》等热映大片。


微评

当火锅香气引来观影人群,电器设备毗邻放映设备,跨界而来的商业模式,带来的监管难题也是叠加的。 需要经营主体和监管部门严格把关,落实好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要求。同时,一些屡禁不止的霸王条款也需要得到有效防范。


电影行业固有的应急管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快乐双倍,挑战加倍。 火锅电影院这种跨界经营需要更加细致的协同治理,对涉及多个部门、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突出的事项,要配套健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机制。


当《哪吒》的混天绫伴随着牛肉片、油豆皮、娃娃菜一起在火锅里翻滚,跟着沸腾的,不仅是屡破纪录的票房数字,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消费场景的拓展。 做好两手抓,既要让创新的小火苗越烧越旺,也得把安全的防护网织得密不透风。


(经济日报)


5

讨论营商环境,不应陷入

地域黑的语言陷阱


近日,关于“山东黑子”的讨论引人关注。疑似身处国外、出生在山东的某网红,长期以来以“黑”山东来博取流量,一些夸张的表达,比如酒桌的等级、考公的执念、鱼头鱼尾的朝向等被广泛传播,而该网红也从中收割流量,直播带货、卖货。


微评

既然有个别网红,人设就是地域黑、拉仇恨、引流量、搞收割, 那么,严肃的公共讨论就不应该陷入这种话语陷阱当中,不能再在这个泥坑里“打架”了。 而辩论不能从一开始就陷入语言陷阱当中,就不应该从“某某地方人”的全称判断开始。


跳出地域黑的语言陷阱,回归到改善营商环境的公共理性讨论当中 。“对事不对人、说事不说地”,如果有具体的地方营商环境恶劣,政府服务企业意识差、民营企业不受重视,那么应该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批评,而不能“机关枪横扫一片”,拿“哪里哪里的人”做文章。


有问题的,解决问题;有不足的,就补短板。 公共讨论不应陷入地域黑的语言陷阱中,无需跟着一些恶意搞对立的网红追波逐浪; 也要对正常的批评建议,倾听思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澎湃新闻)


图源 | 网络

责编 | 潘江涛 范昌鑫(实习)


3月,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欢迎扫码订阅“两会新闻速递”手机报,及时获取两会热点新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