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一个用文字疗伤的病人,著有:《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等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株洲  ·  雷军:小米新车成功挑战株洲赛道! ·  昨天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意大利新办公楼 ·  2 天前  
潇湘晨报  ·  5人遇难!“泰坦”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桌子的生活观

广西理科女状元之死:那个“狼师”,一步步诱她进深渊……

桌子的生活观  · 公众号  ·  · 2025-02-13 11:50

正文






为什么总是等到人死了,苦痛才能被看见?

2025年1月17日,一条年轻生命永远被定格。


她叫符月华,出生在广西一个偏远农村。

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底层劳动者,她是家中唯一独女。

和许多出身底层的孩子一样,读书是她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她也足够争气。

她曾以 全县第一 考入百色祈福高中。

又以 全县理科状元 的身份,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

本应风华正茂、拥有光明未来的她,却在23岁突然结束生命。

而当翻开她的日记,我们看到的是千疮百孔的过往,以及摇摇欲坠的人生。


他叫唐毓文,顶着太多光环。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2017级年级主任”、“优秀指导教师”、“百色祈福高中十佳青年教师”、“百色优秀班主任”……


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看起来德高望重的高级教师,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衣冠禽兽。

2017年,15岁的符月华以全县第一考入高中,可没过多久突然成绩出现巨大波动,还出现了自残、自杀倾向。

家人找到学校,结果班主任唐毓文解释道:“可能是学习压力太大了。”

可实际上呢?

符月华在日记里写道:某天晚自习后,只因她多问了唐毓文几个问题,碰巧遇到熄灯时和老师一起下楼,老师就以爱她的名义,在办公室强行和她发生了关系……


从那之后,唐毓文就开始对符月华进行情感操控。

一边不断地说着“小乖乖”“爱你”“想你”,把性侵包装成恋爱。


一边又利用教师的身份权利,一遍遍强制对她压迫,逼迫她听话。


要知道,唐毓文的老婆那时正在怀二胎。

就像林奕含一样,当懵懂的符月华不知道如何自处后,只得不断用“我爱他”去试图合理化这段畸形的关系。

她在日记中反复提到“我愿为他而死”、“是我太骚了,太贱了。”“我是个有罪之人。”


但这怎么能是真的爱呢?

性侵事件后,符月华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频繁自杀。


后来在第一次高考中途,她抑郁症突然发作,放弃了考试。

第二年,她转回老家复读后, 又以全县第一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但是,尽管她考上了名校,摆脱了恶魔老师,但噩梦伴随终身。

上了大学后她的抑郁症仍然反复发作,让她最终不得不退学回家。

多么优秀的孩子!但她的人生就这样被毁了.....

而她的父母,一直被蒙在鼓里。

符月华父母在她6岁时离婚了,高中时虽然备受折磨,但她从没对父母说出实情,直到符月华去世家人整理笔记才发现事情真相。

符月华也曾尝试过“自救”。

当她长大意识到,当初所谓的“爱情”是“性侵”后,她愤怒地在高中班级群中,揭露唐毓文的罪行。

可她得到的,是同学对昔日班主任的维护,以及对她的质疑和污蔑。


而唐毓文直接解散了群聊,试图掩盖事实。


他成功了吗?成功了。

好人多磨难,恶人乐逍遥。

唐毓文继续做着他的优秀教师,而符月华却自杀了。

有网友扒出了她生前在知乎上写的一段文字。

一位天之骄子,本可以拥有光明的前程。

可在退学后她去咖啡店找了份工作,干了半个月就被迫辞职,因为店长发现了她自残的痕迹。

她最终决定回老家县城,只想找一份两三千的工作,清洁工、服务员都行,只要精神自由就好。


但在生活的逼迫和内心的绞杀中,她一步步走到了自杀的边缘。

在她自杀后,她的表姐站出来为她维权。

而随着舆论的发酵,相关部门也介入调查。

最新消息显示: 毓文被双开,还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她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绝望、希望与破碎的悲剧。

她曾是全家的希望,是那个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她的青春被黑暗吞噬,她的未来被无情剥夺。

她的离去,让我们看清背后的罪恶,这并不是师生恋,而是性侵,是PUA。

她的悲剧也在警醒着我们,普通孩子离这样的罪恶,其实近在咫尺。


我们很多文艺作品,喜欢美化师生恋,甚至很多媒体给师生恋赋予浪漫而悲情的色彩。

这导致很多孩子在懵懂期的时候,很容易对老师产生一种光环,对师生恋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我想说的是, 成年男老师和花季女孩根本不会存在所谓“师生恋”,只有拿着“师生恋”当挡箭牌的性侵!

在符月华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

后来才知道,原来恋爱是有过程的,是要先经过暧昧、塞情书、偷偷牵手的脸红拥抱、鼓起勇气的接吻,但我再也不会有了,我直接被……


成熟甚至是有家室的男老师,会真正爱上一个跟自己认知、经历都不匹配的一个女学生吗?

绝对不会。

他们心里跟镜子似的,他们对女学生有的是性欲,有的是对年轻美好肉体占有的欲望。

但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只能将这种龌龊的想法美化成师生恋。

等到学生意识到这不是爱时,往往已经落入老师的魔爪。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师生恋。

因为师生这一身份,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段关系是畸形、不平等的。


在这次事件里,唐毓文选择的,是贫困听话、没什么背景的乖孩子。

然后以老师的身份,要求符月华听话,满足自己的需求。

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符月华不拒绝呢?

这或许就是源于: 老师、学生,身份差异下的权力不平等。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权威、主导地位。

当教师发出要求时,由于恐惧教师的权威,或者老师的光环,他们下意识就会听话,不敢反抗,只能任由其摆布。

尤其是那些“乖孩子”。

所以你会发现,以往类似案件里,都存在着老师对学生的“权力压迫”。

比如之前有老师利用贫困生补助,逼迫学生就范。

有老师掐着学生保研、毕业资格,要求学生“听话”。

对于涉世未深、懵懂无知的孩子来说,这份权力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可能导致学生完全被老师拿捏了。

所以,在不平等的权利土壤下,生不出自由恋爱之花。

真正健康的两性关系,应该是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之上。

一些心怀不轨的老师,他们清楚知道孩子情感认知不健全,明白孩子对爱情充满幻想又缺乏判断能力,便利用这一弱点,将罪恶伪装成爱。

他们会以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为由,频繁与学生接触,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学生逐渐放下防备。

接着,用甜言蜜语和虚假承诺,一步步将孩子引入深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