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老虎财经
环球老虎财经,全球财经资讯的中文分析平台,汇聚国内外主流机构投资者提供原创投资分析,致力于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老虎财经

昔有“萝卜章”,今有“假理财”,浙商银行到底怎么了?

环球老虎财经  · 公众号  ·  · 2019-05-17 20:1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浙商银行8亿购买假理财的新闻再次将其推向舆论的风口。在讶异于假理财故事情节之离奇的同时,也对浙商银行脆弱的风控表示深深地担忧。毕竟,这是一个资产高达1.7万亿的庞然大物。因为风控缺位,浙商银行过去已经连续踩中辉山乳业、乐视网、中城建、盾安控股等几颗大雷。其在2018年的计提损失,高达130亿元,增幅近四成。如何保证资产的安全,平衡高速增长与风控之间微妙的关系,这或许是浙商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继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之后,“假理财”事件又被刷爆了眼球。

5月16日,一则“浙商银行两分行购买8亿假理财未发觉,银监会进驻总行检查时发现猫腻”的新闻,再次将浙商银行推向浪尖风口。与之一起裸泳的,还有浙商银行脆弱的风控。

据和讯银行报道, 浙商银行曾于2015年购买了一款金额高达8亿元的理财产品,但直至2017年银监会上门核查,才发现这是一份无备案、无编号、无真实投向的“三无”理财产品。 而最后事情的真相,更让吃瓜群众惊掉下巴。原来,这是一份以理财为幌子,以套取银行资金为真实目的的诈骗活动。而活动的策划者,正是浙商银行员工张某。

而这还不是故事的离奇之处。事件的焦点在于,一份无备案、无编号和无真实投向,且金额高达8亿元的理财合同,是如何骗过层层审核,最终获得浙商银行总行批准的?又是如何在2年之内,浙商银行上下竟对诈骗事实一无所知的?

若非银监会现场核查发现漏洞,浙商银行或许至今仍将蒙在鼓里。浙商银行风控缺失之严重,可见一斑。

实际上,因风控缺失导致的风险事件,在浙商银行并非个例。 此前,由于风控缺位,浙商银行已连续踩中辉山乳业、乐视网、中城建和盾安控股等多个大雷,市场人士甚至冠其“雷王”称号。为此,浙商银行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据浙商银行港交所披露的2018年年报数据, 报告期内浙商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高达130亿元,增幅38.99%。

//
风控缺位,连续踩雷
//


如果仅从核心指标看,浙商银行无疑是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发展速度较快的银行之一。然而,浙商银行在风控上短板,却将部分资产置于风险之中。

据浙商银行披露的一季报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16.2亿元,同比增长38.92%;实现净利44.6亿元,同比增长27.43%。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7012万元,净资产为1059亿元。

从2018年年报来看,浙商银行多项指标表现良好。其中,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90.22亿元,实现净利115.60亿元。从2014至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看,营收和净利两项关键指标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38%和22.73%。

不过,若从不良贷款率来看,浙商银行却出现反弹迹象。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浙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为104.1亿元,较2017年增加26.4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0%,较2017年的1.15%上升0.05个百分点。

从具体的行业来看,不良贷款增长较快的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两个行业。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浙商银行制造业的不良贷款金额为41.8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69%,较上期上升0.7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金额为24.0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97%,较上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

制造业不良率大幅上升,或与浙商银行踩雷盾安环境有关。据公开报道,盾安控股去年曾出现450亿元的巨大债务危机。 知情人物透露,浙商银行是盾安控股12家主要授信银行之一,为盾安控股提供了20.8亿元的授信额度。但截至2017年9月,盾安控股已经使用了4.71亿元浙商银行的授信额度,至于之后使用了多少,尚未可知。知情人士还透露,除了盾安控股,其上市子公司盾安环境也曾拿到过浙商银行4亿额度授信,且在2017年9月之前使用了2.9亿元。

浙商银行踩雷的另一案例,为中城建债券违约。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城建)曾于2012年发行12城建MTN1和12城建MTN2两期债券,债券期限为5年。2016年5月9日,浙商银行通过二级市场从开源证券购入12城建MTN1,券面总额5000万元;2016年5月12日,再次通过二级市场从开源证券购入12城建MTN2,券面总金额1000万元。不过,上述两期债券却出现违约。此后浙商银行尽管将中城建诉讼至法院,但是能否拿回本息却成未知数。

浙商银行踩雷的另一典型案例,或为踩雷乐视网。2015年7月、9月、10月、12月和2016年4月,浙商银行分别进行了五笔乐视网股票质押项目,分别为10亿元、5.5亿元、10亿元、8亿元、5亿元共5笔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其中4笔已经正常结清,剩余的本金余额约为8亿元。

因为乐视网业绩恶化,浙商银行曾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依法冻结乐视体育、贾跃亭、乐视控股和厦门章鱼互动共2.06亿元银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但是,目前乐视已经资不抵债,被暂停上市。。


//
成本拉高,业务调整
//


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地域和营业网点的限制成为影响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从浙商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公司似乎正在不惜血本进行扩张,同时进行业务调整。

从区域来看,浙商银行似有稳定长三角业务,向珠三角和环渤海扩张之意。 2018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浙商银行环渤海地区实现营收70.31亿元,业务占比为18.02%,较2017年上升3.06%;珠三角地区实现营收37.07亿元,业务占比为9.50%,较2017年上升2.52%。反观长三角地区,业务占比则由60.44%下降至54.59%。


来源:港交所浙商银行2018年年报

从业务来看,浙商银行进行业务调整迹象明显。生息资产构成显示,2018年客户贷款及垫款金额为8084.8亿元,收益率为5.45%,较2017年提高0.53%;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为1110.2亿元,较2017年的972.7亿元增加137.5亿元,但收益率却比去年降低0.06%。反观投资,2018年投资金额为4795.8亿元,较2017年的6473.1亿元大幅减少1677.3亿元。

来源:港交所浙商银行2018年年报

从成本来看,浙商银行无论揽存成本还是融资成本都出现明显走高。付息负债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浙商银行的客户存款付息率为2.23%,较上年高出0.24%;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及拆入款项付息率为3.88%,较上期的3.68%上升0.20%;发行债券付息率则由上期的2.77%上升至3.00%。


数据来源:来源:港交所浙商银行2018年年报

由此不难发现,在业务调整过程中,浙商银行正在不计成本、拼命找钱,然后将其运用到赚息差的业务中去。同时缩减投资规模,降低主观因素对业绩的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