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时评
《广电时评》杂志官方公众号,权威声音、专业评论、行业风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Sports丨Nunez, Jesus ... ·  5 天前  
CHINADAILY  ·  Business丨Solar firms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时评

中外多个合拍项目启动,电影合拍成风潮

广电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5-02 22:24

正文


如今的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大步走向中外合拍的新阶段,中澳、中希相继签署合拍协议,但在政策和市场的利好前景下,合拍仍面临不少难题,要使合作片的质量与反响迈上新台阶,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年票房达到457亿元,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拥有电影荧幕超过4.3万块,居世界第一;2016年,中国观影总数达14亿人次,这一数量超过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总和13.2亿人次。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合拍片逐渐成为新风潮,迅速在中国市场占得一席之地。不少叫好又叫座的影片都有着跨国合作的“基因”,如《功夫熊猫3》《绝地逃亡》等,票房均在8亿元以上。近期,中外合拍片《我们诞生在中国》在北美一经上映,便成为北美新片首个周末票房冠军。



数据显示,2016年,获准立项的合拍故事片达89部,创历年新高。同时,在2016年国产片票房排行榜前10名中,有8部影片为合拍片如今的中国电影产业已迈向中外合拍的新阶段,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产出的700余部影片中,中外合拍片达73部,约占总数的1/10。合拍片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项合拍项目启动,电影合拍前景向好

>>>中国-希腊签署合拍协议


4月27日,中国—希腊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年启动仪式在希腊雅典拜占庭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与希腊文化体育部部长利蒂娅·科妮奥尔都(Lydia Koniordou)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希腊共和国文化体育部关于电影合作拍摄的协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希腊共和国文化体育部关于“中希经典和现代图书互译出版项目”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



其中,《备忘录》的签署是为了启动双方商定的“中希经典和现代图书互译出版”项目。按照约定,未来5年各方将至少翻译和出版对方国家25部作品或双方一共翻译和出版至少50部作品。


>>>中澳推动电影、电视剧项目开发,七部作品签约


4月20日,“中澳电影产业合作庆典暨十亿红妆中澳合拍电影池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此次,共有《东北往事之文艺青年》《东北往事之悉尼和稀泥》《读梦者联盟》《澳洲小镇》《今天不回家》《探囊取物》和《幕后操盘手》7部影片签约入池,投资金额从6000万到4亿元人民币不等。



中澳签署《中澳电影合作拍摄协议》至今已十年,期间仅产生5部中澳合拍片,澳政府提供的优厚电影返款政策未得到国内市场的关注。为促进中澳合拍片进一步发展,悉尼电影制片公司在中澳电影协会的支持下发起“十亿红妆”项目。该项目计划在2017—2018年间,向澳大利亚引入10部中澳合拍作品,完成十亿红妆电影池一期的建立工作;到2020年,引入20部中澳合拍影视作品,建立中澳电影合拍的长期框架及模式。


在中澳合拍电影池基础上,悉尼电影制片公司协同中澳电影协会还将推出中澳影视基金、大道具、植入池电影产业园等系列项目,涉及文化、金融、地产、旅游等多个领域。旨在促进更多的中国影片与澳大利亚优质影视资源的对接,享受澳大利亚政府优厚的电影返款政策。


电视剧拍摄和制作方面,澳大利亚电影电视总局、澳大利亚电影国际合作署与来自中视协地面电视联盟委员会的19家电视台就电视剧相关扶持政策设立的可行性、规划性进行了探讨。虽然目前澳大利亚政府尚未出台相应的激励或扶持政策,但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已达到882亿元,电视剧项目潜力巨大,对此澳方表示高度重视。据悉,澳大利亚政府为符合条件的中国影视提供的返款政策包括中澳合拍片返款40%,后期视效返款30%,来澳取景返款15.5%。



此外,近两年中美合拍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9到2015年,中美两国合拍片每年平均产量是两部,到2016年合拍数量达到十部。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第十三届中美电影节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会上,一系列数据见证了中美人文交流的紧密以及中美电影产业务实合作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据悉,第十三届中美电影节将于10月29日至11月30日期间在美国好莱坞、洛杉矶、旧金山等地举办数十场大型电影专场和二百多场次的影片展映活动,以好莱坞的国际平台展示好中国电影,以中国迅速崛起的市场推进中美影视的发展共赢,继续以中美电影电视的务实合作促进中美两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中外多国领导和行业专家就合拍电影的市场定位及联合制作两个主题展开讨论,对于促进国外电影人了解中国电影市场、理解中国电影文化、增进中外电影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一系列政策和市场活动,使得中外合拍的前景不断向好。


“合拍电影像一桩婚姻,双方都要坠入爱河”

值得注意的是,合拍片遭遇“滑铁卢”的情况也不少。艺恩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亏损影片排行榜中,《勇士之门》《长城》等均为合拍片,其中制作成本4.1亿元的合拍片《摇滚藏獒》亏损约达3.7亿元。



联合出品、联合拍摄,资本加技术,已经成为电影合拍片中最醒目的标签。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中外电影人也指出了合拍面临的困难:“如何讲述一个故事?双方如何对话?这从来都是电影合拍中最大的难题”。


印度制片人、演员阿米尔·汗提出,做合拍片需要三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取得成功:第一是好故事,这个故事要跟拍摄的国家有文化的联系,文化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它是电影和本地观众建立共鸣的桥梁;第二是找到合适的伙伴来合拍,建立互信通常需要很多年的时间;第三是一定要了解拍摄的目的,很多人做电影是出于投资和创收的目的,这一点没有错,但是文化同样也很重要,而且要把这个剧本转化成中文、转化成印度语或者各种语言,它并不仅仅是语言的转化,很多时候需要本土的剧作者来进行重新创作,建立文化的共识。


对于中国的电影人而言,现在中国电影的市场越来越成熟,但是电影制作力量离观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中外电影人认为,合拍面临的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学习也必不可少。从资本、内容、人才、制作、宣发、排片到衍生品市场等,中外合拍片涉及电影产业链的方方面面,面临语言障碍、版权问题等诸多挑战。中国导演陈凯歌表示,“制作合拍电影有点像是一桩婚姻,双方都要坠入爱河,如果他们相爱,他们就会对制作这部电影同时贡献自己的想法,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在进行合拍片,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最后肯定是合作不成的”。


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电影报及公开消息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