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幕味儿
迷影 历史 档案 策展:中国电影资料馆每日影讯及北京文艺片放映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呀,哪吒“露馅”了…… ·  22 小时前  
南京日报  ·  呀,哪吒“露馅”了…… ·  22 小时前  
福州新闻网  ·  不实!《哪吒2》发声澄清! ·  2 天前  
新华网财经  ·  《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  3 天前  
政法频道  ·  太牛了!《哪吒2》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登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幕味儿

这部国产喜剧,真正探索出了自己的风格

幕味儿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7-07 10:00

正文

文 | Santaku Dai


2009年,一部名为《嘻哈四重奏》的网剧进入了大众视野,其根据时下热点编织的幽默故事以及讨喜的人物设定使之一跃成为国内首部点击量破亿的网剧作品,观众也由此记住了本剧的导演兼主演——


人送外号“经理”的卢正雨。


“成功人士”


其实当观众看到“嘻哈”的情节设计以及演员略显浮夸的表演时,会很容易的联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周星驰。


作为星爷的头号迷弟,卢正雨无论从表演风格还是在对人物的塑造上都有对其偶像的模仿和继承,例如夸张的肢体动作,丰富多变的表情,俏皮幽默的台词对白,以及永远挣扎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等等。


虽然也有很多人尝试去模仿这种表演风格,但总让人觉得有些尴尬,例如去年年末的《摆渡人》,以及邓超自导自演的那两部作品都是个中代表。


星爷的表演,绝对不是跟磕了药似的一直疯就能演出来的,那是一种小人物在其无法挣脱的困境里的苦中作乐,挤眉弄眼间道尽了人生中的无奈。


就像在《喜剧之王》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被说成死跑龙套的尹天仇,他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看似一副轻浮模样,但骨子里却是一个不愿放弃梦想的追梦人,那些表面上的坚强其实都是为了掩盖住一颗脆弱的心。



可能正是因为星爷塑造的人物戳中了卢正雨的内心,而使其开始了自己的喜剧之路。


无论是《嘻哈四重奏》中的经理还是后来网剧版的《绝世高手》中的卢小鱼,卢正雨一直没有放弃他坚持始终的表演风格,这也使他最终受到了星爷的注意,并相继担任了《西游降魔》和《美人鱼》的联合编剧以及演员。


和星爷的合作无疑让卢正雨更进一步的接触到了电影这个行业,同时也坚定了他做导演的决心。终于,在经历了春节档的跳票后,我们得以在这个炎热的七月看到这位一直保持着初心的导演的处女座《绝世高手》。



作为中国影视圈笔者最喜欢的喜剧演员之一,卢正雨靠着其一腔热情和不变的初心,一直在探索者自己的风格。 浮夸但不造作,不羁但又充满着温情,这是我对他的总结。


但请注意,我在这里,用的是影视圈,而不是电影圈,听起来这好像并不矛盾,不过是包含的关系,但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中还是有差别的。

虽然电视剧,网剧网大,电影都归在影视类,但是却又有着不小的差异。最明显的就是观众的收看方式不同,现代人追剧一般都是在网络上收看,即使你买的是超大显示屏,但毕竟还是小荧幕。


而电影不同,即使是再小的影厅,它的屏幕也比电脑大数倍,这也就预示着,演员的表演,在大银幕上也会被放大数倍,再细微的表情也会被捕捉到。这就意味着,演员在出演电影时,就需要更丰富而有层次的表演,如果角色诠释的不到位或是偷工减料,观众一眼就能看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霍建华,虽然他在电视剧《仙剑3》以及《花千骨》中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出演的电影都无一例外的被评价为“面瘫”,这就是收看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其二, 电影更强调依靠视听去呈现故事 ,抒发情感,剧集则更强调台词推动叙事,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意义上电视剧更多的是台词推动。


这种差异其实也和观众收看方式有关,看电影时,观众被放置在一个昏暗的环境里,周遭没有其他事情干扰你的注意力,这使得你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


而电视剧则不同,想象一下你追剧的场景,应该都是手上发着微信,打着王者荣耀,或者收拾着家,嗑着瓜子,周遭有太多干扰我们的东西,这使得我们无法完全投入其中。这时候如果创作者再加入一些视听上的细节,而不用台词推动故事发展,那肯定会影响观众理解剧情,进而会流失一些观众。



说回《绝世高手》,卢正雨在本片中虽然保持了他长久以来的喜剧风格,但是毕竟他是从新一代网络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这就导致了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 存在着碎片化,快节奏的特点。


这体现在剧情上首先就是过于快速进入的主线故事,观众几乎在还没有认识主人公的情况下就被带入到了故事中,跟着男主卢小鱼一起闯入了堕落街,故意接近小曼,借机偷取秘籍。

电影讲究视点 ,这意味着观众需要借由认同某个剧中角色来感受这个故事,而认同感的由来,就需要导演在切入到主线故事前,对人物进行一定的塑造和交代。


这里还拿星爷的作品举例子,在《少林足球》中,星爷扮演的角色第一次出场时,就是一个街上要饭的乞丐,他满口功夫哲理,但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他,观众能够感受到这个角色心中有一份弘扬功夫精深的心。



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这种戏剧性的反差就很容易让观众认同这个角色,我们会在意他之后的发展。


而在《绝世高手》中,对于人物的认同部分被快进似的略过了,除了开篇独白简单介绍了一下身份,随后在家中有一些屌丝行为之外,就直接进入到找秘籍的故事里了,观众几乎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被迫开始了冒险,自然少了些许代入感,也对故事的可信性大打折扣。

其次,虽然整个故事的情节线是相对完整的,但是究其每个段落看起来更像是段子合集,并非剧情需要的设计,很多场景是为了某个笑料而存在的,并非情节需要。



比如小鱼和小曼在森林里的一场戏,背景墙时而蹦出一个搅局的唱歌老大爷,虽然整个段落的笑料是有了,但是场景上却很突兀,毫无缘由的两个人就被放到了这个环境里。


再比如堕落街的这个设定,可以理解导演是想做出一个类似于理想乌托邦式的地方,就像功夫里的猪笼城寨一样,但是在整个堕落街的呈现上,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烟火气息,偶尔闪出的大爷大妈和吃面条的小胖子也不过是背景墙一样的存在,这使得这个童话镇一样的地方,更多的只是一个道具,而并没有感觉真的有人住在里面。


对于次要角色和居民缺少塑造,使得整个环境颇为失真。



虽然有着些许的不足,但是本片还是很多亮点的。

首先,便是导演对于卢小鱼这个人物的塑造。这里看上去和上面说的有些矛盾,但其实这里说的塑造和上面提到的是有区别的。


上文提到的塑造,只要指的是在进入主线剧情前,对于人物的基本交代和呈现,那里塑造人物的意义在于令观众有代入感,能更好的进入到故事中。


而这里说的塑造,更多指的是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对于人物性格和转变的塑造。 导演首先为卢小鱼设定了一个没有知觉的身体,这一缺陷就为角色的成长留下了空间,在经历了堕落街的一切后,主人公一定会发生某些转变。



小鱼来到堕落街的目的就是偷秘籍,和小曼的暧昧以及接近黄杰瑞都不过是逢场作戏,一切为的都不过是得到秘籍后交给上司并借此走上人生巅峰。在观众以为主人公会因为小曼的天真烂漫和深情转变时,导演却用现实给了观众一巴掌。


现实哪有那么美好,小曼的拥抱换来的是小鱼的背摔,他的目的就是偷秘籍,现在目的达到了,这些人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小鱼坚持住了他最初的动机,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虽然走上了人生巅峰,但心里却因为愧疚而隐隐作疼。 导演在设计前面小鱼和小曼相处的段落铺垫了很多小曼善良纯洁以及对小鱼好的情节,这些都为小鱼最后的转变做了铺垫。


小曼的深情和小鱼发自内心的歉意和伤痛令其发生了转变,他不再是浑身没有知觉,体查不到爱的人,而是变成了能最大程度的感知世界和他人的完整的人。



虽然整个转变过程也说不上什么新意,但是观众起码能够看到整个完整的人物变化和成长的历程。相比较来看,这种手段虽然俗套,但是相比《变5》里柱子哥毫无预兆的突然醒悟,以及《超蝙》里,因为超人和蝙蝠侠麻麻都叫“玛莎”就和解,这种方式显然高级得多。

其次,片中的笑料还是很足的,而且这种喜感的设计绝不是那种所谓的屎尿屁笑料,而是相对比较高级的。


片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 通过戏剧性的反差来制造笑料 ,比如在影片高潮部分,小鱼想通过电视直播来想堕落街的厨艺高手求救,但这个时候,几位高手正在搓麻将,电视则打了静音,这使得小鱼深情款款的告白成了无用功,这一方面避免了俗套的煽情,同时又一定程度上做出了笑果。



再比如小鱼本想扮成小曼妈妈的样子来博取小曼的好感,却被小曼暴打一顿,这里郭采洁饰演的小曼有一句超级萌的对白,大家到时看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

不过,片中的这些笑料其实是有一定门槛的,这不知是好还是不好。所谓门槛,还是要从导演的出身看起, 卢正雨出脱于网络时代,势必使其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网络用语和二次元的元素 ,诸如小曼初次登场的肌肉男的着装,大反派秘书腻人的音线等等。


这些“梗”的受众明显主要考虑的是八零九零后,包括上面提到的碎片化的叙事,这都给一些年龄稍大的或是对网络流行文化不太了解的观众带来了不小的理解上的难度,不过也许导演的主要目标人群也就是这部分年轻人,那也就无可厚非了。



其三,也是本片比较成功的地方, 便是对演员的选择 。范伟和陈冲两位老戏骨都在片中贡献了出色的表演,尤其是陈冲,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却把一个曾经少女如今怨妇的汤婆演的活灵活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童话提供了更具有说服力和代入感的人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