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白读财经(veekn365)
7月13日,股市、债市传来一个大消息!
有消息人士向华尔街见闻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陆续开始窗口指导5000亿元规模以上银行在明年九月后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进行考核。
这则消息没有得到官方的公开确认,但如果确认,那么它对股市尤其是债市有较大影响,现在让小白慢慢解释给你听。
我们记得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股市大跌、债市大跌,下面是4月份上证指数走势图。
恰恰在4月初的时候,银监会开展“四不当”专项治理中要求商业银行自查“同业存单计入同业融入资金额,是否超过银行总负债的三分之一 ”,随后不久股市、债市大跌,我们虽然不能把4月股市的大跌都归咎于这个要求,但是对股市的影响肯定是有的。
何为同业存单?
举个栗子:A银行在B银行存钱,然后B银行给A银行一个存款凭证,这个存款凭证与我们普通人的存款凭证不同的是它可以转让流通,这就称为同业存单。
何为同业负债?
我们知道银行可以借钱的方式有3种,一是个人、企业(存款),二是央行,三是同业,即银行向同属为金融机构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其他银行等借钱,
借钱的手段有3种:
1、同业折借:银行为了弥补资金紧张而向其他金融机构借钱的手段;
2、同业存放:例如A银行在B银行存款100亿,对A银行来说就是同业存放,对B银行来说就是一笔负债;
3、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例如银行B用100亿买入A银行的债券,到一定的时间段后A再把100亿债券从银行B买回来,在未到期之前100亿就体现为A银行的负债。
三者加起来就是银行的同业负债,那么这个负债有多少呢?
根据兴业研究的测算,截至2016年12月,银行同业负债为26.82万亿左右,而当时银行总负债规模是169万亿,高于同期M2余额(现金+银行存款总额)。
这带来什么影响?
咱们老百姓常说树大容易招风,枪打出头鸟,2017年是防风险之年,所谓风险最主要是杠杆风险,说白了就是高债务风险,防风险最主要是把债务率降下来。
为此央行和银监会多次要求“银行同业负债占总负债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有消息显示,现在已经有多家城商行、农商行、股份行的同业负债占比已经逼近三份之一的警戒线。
未来如果再把同业存单(2016年年末的规模是6.3万亿左右)纳入同业负债,那么势必使同业负债规模大增,到那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同业负债超过警戒线。
如果超过警戒线结果会怎样?
2015年底央行搞了一个MPA考核机制,所谓MPA就是每季度末央妈都会安排他们的儿子(商业银行,如工、农、工、建、招等)进行一次考试,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这些银行的是否达到规定指标(比如资本充足率、广义信贷、不良贷款率、同业负债等),然后给他们打分:90分的为A等生,奖励;60-90分的是B等生,合格;60以下的不及格。
对于不及格的银行,央行将会取消给这些银行利率、借钱方面的优惠。同时银监会也会按照规定对相关银行进行处罚。
央行在MPA考核中有“同业负债占总负债超过33%,则同业负债考核项即得0分”的规定,满分共25分。
所以银行为了完成任务,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同业负债降下来,但难过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央行如果恰好把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那么他们得会更加费尽心机地把同业负债降下来。
那么同业负债的降低对股市、债市有何影响呢?
我们要知道,银行通过同业负债得来的钱,不会放着不用,通货膨胀会一天一天把它吃掉,银行会用它来钱生钱!
举个栗子:
A银行通过同业负债借来了100亿,按照传统方式它会用来放贷,但是利率太低了,它借钱的利率可能是4%,但放贷的利率也可能只有5%,中间只能赚取1%的差价。
但银行又要活命,怎么办?条条大路通罗马,“精明”的银行们利用监管的空隙想出一条新路子,他们用这些钱通过同业理财、委外和债券等方式买入券商和基金的产品,最终一些钱流入债券市场,还有一些进入股市。
也就是说如果银行主动降低同业负债规模,那么将对债市、股市是一大利空。
不过按照目前的信息,5000亿元规模以上银行可能要在明年九月后才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相比此前市场预计的明年初或年底纳入要宽松得多,市场可以用这慢长的时间消化这些利空,这或许又是另一番利好。
来源:小白读财经(veekn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