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小白学视觉
”,选择加"
星标
"或“
置顶
”
朱啸虎讲了一个中国现实主义AIGC故事
作者:楠爷
这其实和大模型没什么关系,中国的一级市场投资从价值投资,长期陪伴,到搞成这个鬼样子,本质上就是把投资人的心态彻底搞崩了,破防了。这跟大模型有什么关系呢?
我跟你们介绍一下2013-2014年的一级市场是什么心态:
创业者:A轮我们要14倍PE,一年内完成B轮,三年内上创业板,按目前创业板的情况,干到4000点是迟早的事情。
VC:可以可以,没问题,就投后14倍,然后我马上给你找FA启动B轮,咱们B轮后我的成本可以压到5倍甚至更低了,你负责做数据,赚不赚钱没事,不赚钱我们去美国IPO,能赚钱我们在国内创业板上。
创业者:行啊,反正现在不缺出路。
VC:这样,我们B轮和C轮找上市公司做结构化,实在不能IPO走并购吧,反正皆大欢喜。
创业者:Deal!
那时候没人关心赚不赚钱,只关心砸钱之后的MAU多少,GMV多少,KPI的成长性咋样,反正有故事,有成长性,还可以去不看盈利的Nasdaq,如果有盈利的话,直接A股解决。
那时候人民币基金都是5+2的配置,5年启动投资,两年退出清盘;这意味着从募资到完全清盘,7年时间。这也决定了大多数的人民币VC必须要赚快钱,必须要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必须要资本市场的繁荣托底。这在2013年左右,是有这个现象支撑的。
就像有些男孩子对女孩子一见钟情之后,3秒钟内连孩子起啥名都想好;那时候的VC,投完项目,连怎么退出,能赚多少钱,需要多少时间都算好了。
VC们的聚会,根本不讨论什么技术价值,什么产业方向,讨论的都是几年退出,赚多少钱。媒体天天宣传的都是某某压中谁谁谁,三年百倍收益,那时候有人关心项目的价值吗?没有。
现在是2024年,现在啥情况?投资人心里都明白吗:
A股:倒查10年IPO和并购造假,严查中介机构,加大退市力度,劝退各种IPO,并购?你想都别想,配套融资?你搞笑了吧?
美股:不说也罢
港股:我爱小米和美团,可他们爱我吗?
募资:LP们,我们把我们团队从50人裁员到10人了,求求你们投我们吧,我们也不要什么管理费了。
这个题跟什么大模型,什么AIGC,什么半导体,什么芯片就毫无关系。本质就是中国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心态崩溃破防找不到任何出路之后,他们终于想明白了:
能赚钱的就是好生意,实在不行分红和回购理财都是出路,以前回购?毛都没了回购啥?
这个话题,是给投资人来写的话题,不是给大模型爱好者的话题,投资人就没几个懂大模型的,他们关注技术的时间远低于测算投资回报和风险反馈的时间。
投资人不爱大模型,只爱投资回报,就这样。
我一直说,埋头种因,穿越周期,长期回报。这对于美国的VC来说,很容易实现,因为人家严厉的金融监管体系和相对稳定的创业氛围,保证了陪伴项目十来年也不会出问题。我们这里的一级市场没有这个大环境支撑,把人搞破防,只关注赚钱和利润,和十年前的自己彻底告别,不再相信价值投资和长期主义,也是正常的。
多说无益,这跟AIGC和大模型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我认为是完全没有的。
现在中国的大模型行业或者类似的行业,和一般规模财务投资人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是和体量足够大的财务投资人,比如淡马锡或者政府基金有关系。
这个行业目前就是大者恒大的状态,包括华为,vivo,OPPO,阿里,腾讯,小米,百度,讯飞等这些率先入局者,基本掌握了所有的话语权。这个行业以后也是产学联动的状态,不会给中小VC机会的。这些入局者的特征是,大模型是真正给他们的业务场景落地的,他们不会太在意短期收益,而且大模型能力决定了这些公司未来十年的战略,所以无论是投资,还是人才储备,这些公司都是实打实认真去干的。
中国的大模型有没有戏,那基本是产业资本和上面这些寡头们才有话语权,跟着混的投资人哪有评价这行业的权利呢?都没上桌,哪有评价权利。
作者:以注销
网上讨论开源闭源问题的人都是外行,没看到一个懂的。朱啸虎看到了现象,但是他没说清楚原理。
我是看好开源模型的,第一现在有几十家训大模型的公司,都在3.5到4的水平,明年至少倒闭1/3到一半,临死前总会有几个把模型开源出来的,所以开源模型这两年还会进步。
第二,大模型落地有个特点:针对性精调可以抹平一个数量级的参数量差距。就是说在一个垂直场景上(比如说客服机器人),用10b的模型针对性精调,效果可以打平甚至超过没精调过的100b模型。这就是朱啸虎说的一张卡精调一下llama就拿去用了,而且效果挺好,还比gpt4便宜。
作者:还是不注名好
朱主要说的是【开源和闭源的差距】,他认为开源和闭源的差距很快就会缩小。
既然以后模型都是免费的,那你现在投资训练任何模型可不都是浪费钱?等着别人给你开源不就行了?
这就是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人的思路——【造不如等别人开源】。
本质上仍然是【造不如买】的变体、这种思维的致命缺陷是,他在看到【别人开源】带来的【资金浪费】风险的同时,没有看到【别人不开源】存在的【人有我无】风险。
一个技术即使已经很成熟,很多人拥有,也可能是不开源的。比如核武器的制造,比如航空发动机,比如火箭技术等。
你没有这些技术,别人有,那你其他的技术就都是送菜。
中国资本市场充斥着朱啸虎一类的投资人,是中国企业研究方面的科技发展裹足不前的原因之一。
中国研究者要发展,要做高科技,要创新,他们看都不看,说“我对这些没有信心”。
他们对什么“有信心”呢?广告,强制广告,小贷,消费贷,割韭菜,先垄断再收割,房地产,白酒,人人得病促进“医疗消费”……他们对这些最有信心,把资金都往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