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币圈的时候,我是一个长期持币者,手里拿着币从来不卖,觉得若干年后币值巨大;现在,我是一个法币本位者,手里拿着币,脑子里想着钱,坚决不做傻乎乎的屯币党。其中的转变从一个数据就能体会出来:
2017年08月,我买入了三个币:
20000块的比特币、1500块的以太
坊、10块的柚子
2017年12月,上一轮牛市到达顶峰,三个币都创下了历史高点。我满脑子想的都是长期持有,一个币都没卖。2018年04月,柚子引领公链行情。我还想长期持有,再次没卖。2018年12月,熊市最低点,大赚变大亏,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我已经穷得不像样子,如果一个没忍住,大有可能卖了完事儿,从此错过2019年上半年的行情。
屯币,是一个充满信仰的动作。往往越是有信仰的东西,越需要我们警惕,尤其是这个动作还被描述的如此简洁和文艺。世界上最简单和文艺的动词是什么?爱。可多少人误解爱的含义,进而错误地爱着别人或被别人所爱。我在前两天的文章中详细说过其它简洁和文艺的句子,个个充满陷阱,比如:算力之美、算力即权杖、算力决定币价……
通过我的开篇例子,你们有看出屯币的几大要素吗?我一一罗列出来:
世界上唯一值得屯的币种只有比特币,再无其它。
2017年08月05日,比特币上涨超过3130美元,从此之后,比特币几乎再也没跌破过此价格(2017年09月15日短暂跌即收回)。然而,其它币都没这个福气,上上轮牛市中市值前50名的只有XRP, LTC, DOGE等少数四个币活到了今天,存活率不到10%。市值后50名的是否还活着,重要吗?一点不重要,熊市下跌99%都正常,基本等于归零了。
屯多长时间?什么时间开始屯?什么时间开始卖?执行什么样的买入策略?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水平差别太大。有的人能够大致推算出牛熊周期,进而据此抄底逃顶。有的人看到涨就激动,看到跌就心痛,情绪波动大的结果是被套和卖飞。前者是极少数人,恭喜你们,你们适合熊市分批买入,牛尾分批卖出。后者是大多数人,你们适合只定投比特币,主流币和山寨币都少玩吧。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调整自己的盈利预期与个人水平相匹配。认清自己是大前提,高估自己的危害非常大。
闲钱投资。
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从进币圈开始就是重仓操作,两年时间从两成到四成再到全仓。我深知压上全部身家的压力和恐慌,币价稍微波动一下,心里会比较难受。好在我只需要管好自己就行,没啥别的经济压力。即便如此,我还是对于行情有过多期待,谁不想多赚点呢?
为了进一步让自己感觉爽,我在2019年下半年严格控制自己的仓位。现在我手里拿着可以活两年的现金,安心做着当下的工作,每个月拿着公司发放的薪水。自己特别想买的东西,我一定会买回来享用。江总告诉我们要懂得延迟满足,这句话看着没有问题,但理解起来需要分情况讨论。我们万万不能在任何地方都亏待自己,省吃俭用地去投资,这样的人是很难熬过平淡而漫长的行情的。
是否有人能够长时间过苦行僧般的生活呢?还真有,第欧里根算一个。
他主张清心寡欲,累了随便找个木桶就住下,饿了到垃圾堆里找点剩饭。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仅仅享受零成本的消费,比如晒太阳。他曾对专程来拜访他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非常不耐烦:“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这样一个几乎无欲无求的人,是币圈重仓炒币的楷模吗?显然不是,他已经推动赚钱的欲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