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arlETF
做趋势的仆人,财富的主人。掌握99%不知道的投资知识,成为1%的投资赢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道运  ·  【福运榕城】2月14日起,这条公交线路开通 ·  7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EarlETF

大模型加持的微信公众号搜索利器,对基民太友好了

EarlETF  · 公众号  ·  · 2024-06-03 07:30

正文

之前给诸位分享过杨植麟领衔开发的 大模型 Kimi ,在超长上下文的检索上,相当有一套。

当然,我爱用 kimi,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搜索的集成,很多问题可以让 kimi 自己去搜索,基于搜索结果返回综述答案,避免纯粹大模型对一些真实世界的问题,往往出现幻觉,出现各种错误答案——一个经典的测试,你问大模型罗大佑有哪些经典的关于爱情的歌词,纯粹的大模型往往给出一些不是罗大佑写的,甚至并不存在的歌词。

不过,作为一个基金研究者,在搜索基金相关内容的诉求之下,于我而言, 对基民最有价值的大模型应用,已经不再是 Kimi,而是腾讯新出的腾讯元宝了

感谢卡兹克同学的推文《 体验完新上线的「腾讯元宝」,我觉得公众号的未来就靠它了 》,算是很早就知道了腾讯元宝这个大模型 APP。

腾讯元宝有什么杀手级优势?

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体系的内容

这是一个很简单很粗暴,但真的对基民而言,非常有用的优势。

虽然这些年,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各类新平台不断崛起,但不可否认,微信公众号依然是优质图文内容含量最高的平台。

在基金领域,这一点尤其重要。

有三类内容,近乎是微信公众号独占的:

❶ 许多券商研究报告,通过公众号免费分享;

❷ 类似《中国基金报》等官方微信号,往往会免费放出自家的核心内容,甚至还有微信小编会进一步整合一些内容。

❸ 各类基金公司发布的投教类文章,其中也不乏深度文章。

再加上还有许多基金自媒体和大 V 的主阵地也在微信公众号,所以以往我类似于搜一些基金经理的专访,微信公众号是最佳渠道。

在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上,我始终坚信 Garbage in, Garbage out(垃圾进,垃圾出)

好的信息源,比大模型的智商更重要。

这里举两个我测试的小例子,就能看出腾讯元宝和 Kimi 的差别。

先来第一个,姜老板平替问题。

下面是 Kimi 的回答,虽然 Kimi 还检索到我之前写的《 寻找姜诚平替 》,但最后总结啰啰嗦嗦,都是废话。

同样的问题问腾讯元宝,答案就简单明了,符合预期了。

再来一个问题。作为 REITs 爱好者,我一直期待 Reits ETF 的出现。

所以我先问 Kimi 这个问题。也是啰里啰嗦,就没实在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