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1个月就该期末考试了,不知道你家孩子最近有没有开始复习呢?
对于还没有开始复习的孩子来说,在最后这个阶段可要赶紧开始复习了!千万不要等到快考试了,才慌里慌张去翻书。
今天,小轻老师给同学和家长们收集整理了一些期末复习的小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期末考试前一旦发现孩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切不可过分指责,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1.家长调整心态,同时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一类家长平常也不特别地关心孩子的学习、平常也不了解孩子的需求,那么,尽量也不对孩子的期末复习特别唠叨。
另一类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这一类,首先是不要把考试看得过于重要,一定要淡化考试成绩,要根据孩子的进步情况来适当奖励孩子,而不要以成绩作为唯一奖励孩子的依据。
2
.
以教材为本,提醒孩子跟上老师的节奏
对于期末考试的内容、题目类型以及难易程度,任课老师较熟悉,也较清楚孩子易出错的是哪些知识点。
所以,各科老师都会精心安排复习计划,精心准备复习课,重点、难点、规律、方法都会融入其中。家长要提醒孩子,用心听课,尽量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进行复习,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
.
学会把书读薄,快速整改薄弱环节
通常情况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一是口头回顾,家长拿着书,看到书的目录,让孩子过电影般地回顾一学期的所学,口头表述本学期的单元数、单元主题、单元重点;
二是书面整理,画“知识树”,把学过的主要内容、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标识在“知识树”上,“知识树”可以分几次做,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精炼,反复几次后,一学期的知识可能就只有简单的几条或者几个公式了,这就是把书“读薄”了;
三是提升薄弱环节,让孩子把原来做过的试卷、资料、作业本找出来,家长协助孩子找出其中的错题,归类选择一部分题目,不看答案,让孩子再做一遍,看孩子是否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4
.
高效利用时间,保持优势科目
有的孩子不知应该如何复习,家长可以和孩子定个简单的复习计划,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每天晚上重点复习哪一部分知识,大约用多长时间,如何复习,让孩子按照计划进行,提高复习效率。
有些孩子偏科,家长不要期望利用这两周的时间就能解决。与其让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弥补平时的薄弱学科,还不如让孩子用更少的时间把自己的强项发挥得更好。这样总比弱项没提高多少,强项却跌下来了强吧?至于孩子的薄弱学科,可以放在假期中帮孩子慢慢补上。
5.注意劳逸结合,做好后勤保障
越到快期末考试,越要注意让孩子劳逸结合,让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这样更有助于保持思维活跃。
孩子复习期间,家长要注意让孩子饮食得当,生活规律,并不需要给孩子提供什么特殊的营养,只需多提供一些水果、蔬菜、鱼类、肉类,少吃生冷食品,保持孩子的身体健康即可。
“作业写完了吗?
没写完你玩啥啊你!
”
很多孩子表示,自己最讨厌爸妈说这句话了。
想一想,当你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想休息一会儿,不太想做饭,这时老公不关心你反而直接说:“饭做好了没有!怎么还不去做饭!”你的心情会如何?
换位思考,孩子每天回到家里听到“作业做完了吗?”,其烦闷的心情和你是一样的。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写错,
怪不得你考不好!
”
大人随随便便的一句负面评价,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自卑的种子,会给孩子很强的心理暗示,孩子很有可能朝着这个暗示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父母嘴里的那种孩子。
再不好好学习,
你以后就不用上学了!
父母经常说这样的话来吓唬孩子,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惧,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紧张。
其实孩子是想学习的,并不是故意不去学习和我们作对,反而当我们说出这样的话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爸爸妈妈养你不容易,
要为妈妈考第一啊!
孩子听到这类的话,压力会很大,内心会有愧疚感。而当他没有达到我们的某种期望时,他们会自责,比较敏感的孩子甚至会抑郁,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对自身失去信心。
临近考试,孩子压力本来就很大,我们这样说,无疑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赶紧写作业吧,
你看人家XXX”
大家对拿孩子作对比有一种比较深的误解,就是以为对比其他孩子可以激发孩子的斗志,让孩子变得更好。但实际情况是孩子可能变得乖巧也可能变得更加叛逆。
对比过程中往往会伤到孩子的自尊,这样很难增加孩子的积极性,反而会毁掉了孩子的信心和激情。
刚开始对比孩子的时候,为了得到父母的爱,怕被抛弃,便会什么都听父母的安排,顺从父母。
但是孩子逐渐长大,一旦意识到即使不顺从父母的意思,父母也不会抛弃他。这时,动力和积极性就会降低,孩子在习惯上和行为上变得拖沓。
你把错题本复习完了,
我就让你看一会电视。
孩子按要求完成一件事,就拿玩手机游戏、看电视、买玩具等利益作交换条件。鼓励是为了激发孩子内心的热情,让孩子获得内心的满足感,而不是成为交换学习的条件。
不能让孩子觉得“写作业就是用来和玩手机交换的”,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最终目的是玩手机。
“你跟你爸一样笨!
”
有的时候孩子写作业马虎出错,我们不仅会怒气冲冲批评孩子,还会连带着把配偶骂进去。这样是极其不对的,无意中会影响孩子对父母双方看法。
如果我们经常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半,说另一半的坏话,会让孩子左右为难,对父母都不满。不仅会让孩子反感,还会让影响孩子复习的心情。
你气死我了,怎么还没写完!
我不看你一会都不行,快点写!
我看着你。
很多家长想到第二天孩子还要上学,自己也要上班工作,就会训斥孩子,将自己的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很多时候虽然家长很焦急,但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或者因为家长在一旁盯着感到紧张而写不出。
此时,我们应该严肃、平静地对孩子说:“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现在到了睡觉的时间,没写完也不准写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孩子会意识到是自己的原因,心里想:
“没做完作业,怎么好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不然会被老师批评。”适当地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别瞎问了,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脑子里每天不知道在想些啥。
在复习期间,孩子会问一些和考试无关的东西来舒缓心情,例如会问:“妈妈,你以前考试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听到这种问题,往往父母会说:“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哪来这么多问题。”
一句话,瞬间会让孩子不敢再和你交流。在临近考试期间,并不是所有聊天内容都只局限于考试。如果孩子想要聊其他的话题,我们不妨多和孩子交流,放松他的心态。
你每次考试都考不好,
之前的考试你都是这样!
很多孩子都不喜欢父母翻旧账,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
翻旧账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否定”了自己,无形中也会觉得自己就是不如别人,就是不能取得好成绩。在我们自顾自地批评孩子,无休止翻旧账的时候,也失去了孩子对我们的信心。
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只记得自己的缺点,无视自己的优点和做过的努力。更加不利于孩子信心的养成。
要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其实不管孩子考的好,还是考的差,都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父母的爱是他们的阳光雨露,是他们努力前行的最大动力。
一、做好复习计划
分析期末复习按学科分都有哪些,有多少类,按照自己的情况,大致需要用多少时间完成等。背诵、听写类的可以安排在课间和同学一起进行;朗读可以在早晨进行。
二、杜绝不良学习习惯
比如看电视写作业、听音乐写作业等等,这样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
1.复习的时候最好由近及远地复习
很多同学在复习时,往往会从头开始,先复习最先学的知识,由远及近地复习。这样复习有好处,开始很用功、很周密。但也有的同学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越往后,越松垮,最后匆匆结束。还有的一看时间不够用,便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或干脆把后面部分省去,以“碰运气”的侥幸心理来对待考试。
其实,后面部分的内容和前面相比,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难度也高,出题的可能性当然也大。另外,后学过的知识复习起来印象还比较深,复习起来比较省时间。因此,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内容上,有些得不偿失。
2. 保持优势科目
有些孩子偏科,不要期望利用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就能解决,可以放在假期中帮孩子慢慢补上。但这并不是说丢掉不管,而是把薄弱学科中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同时保持住优势科目。
很多同学平时不怎么用功,但到了期末的时候,就像上了发条一样,一分一秒也不敢放松。走路看书,吃饭看书,熬夜看书,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来复习也嫌少。因为他们觉得,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决定成绩的并不是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而是这些时间是否“有效”,是否足够专注。如果没有集中注意力,一天给你25个小时也白搭。
1. 订个计划
今天要看几页书,做几道题,背多少单词,都要订个计划。而且,这个计划一定要写下来!不是记在手机备忘录里,也不是记在脑子里,而是写在纸上。拿出一支笔,一张纸,前一天晚上或是每一天早上,都要一条一条地写下来。
人都是喜欢自欺欺人的物种,惟有白纸黑字无从抵赖。即使计划没有做完,也好有个凭据,督促明天的自己。当然,这个过程少不了孩子的自我鞭策和家长的严格监督。
2. 时间番茄法
以25分钟为单位,强迫自己至少保持25分钟高度集中注意力,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之后休息五分钟。番茄时间就是一个训练,从25分钟的专注做起,逐渐可以保持一小时,一上午的专注,这样复习才会更有效率。
3. 选择合适的时间背诵记忆
英语、语文这样的学科是需要大量的背诵记忆的,而背诵是有技巧的,死记硬背行不通。在人脑记忆的三个黄金时段,即早上6-7点、下午18点和晚上9点左右进行背诵,效果会事半功倍。
4. 注意劳逸结合
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睡觉,即使没完成任务,也要强制孩子休息,不能开夜车。最好能保证6-7小时的晚间睡眠时间和30分钟-1小时的午休时间。
同时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并不需要提供特殊的营养,只需多提供一些水果、蔬菜、鱼类、肉类,少吃生冷食品,保持饮食健康即可。
1. 以教材为主
无论怎样的试卷,怎样的题目,都有一个基石,那就是教材。所有的题目都万变不离其宗。在复习的过程中,孩子必须牢记一点:教材是复习的阶梯,是复习的重要工具,是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而且,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如果是错误和疏漏的话,那么和这个基础概念相关的题目就会全军覆没。
所以,孩子必须回归根本,回归教材,以课本为主线,把教材上基本的定义、公式、例题、规律弄清楚,打好基础,才能灵活运用。
2.充分利用错题集
有一位资深老师说过:
“做十道新题,不如做一道错题。
”
试卷中真正很难的题目,也就占10%~15%左右,不会做影响不大,因为很多同学也不会。但是,以前考过的那些题,有心的同学基本不会出错,如果你家孩子仍然出错的话,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因此,期末复习的过程中,孩子们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时间重新去温习错题集。首先把做错的题,再重新完完整整地做一遍。做完之后对照答案,看看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和漏洞。如果答案正确,那么就将这道题划去,不必再浪费时间。
经常听到一些孩子在分数后出来后说:“唉,这次粗心了,不然得考得更好。”在平常的考试中,随随便便粗心两三道,也就是丢一些分数而已,因此很多孩子对此不以为意。
但是!如果粗心的坏毛病不改正,等到了中考、高考,可能就因为粗心的这几分,无缘重点高中、名牌大学!到时候再用“粗心”安慰自己,还有啥用?
1.慢慢读题,仔细审题
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在题目上标注出来。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
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了。
2. 演算工整:
解答题目时,尤其是数学等理科类,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然而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写得是乱七八糟,甚至到最后,连他们自己也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正确的步骤了。
而如果草稿纸写得干净整齐,那就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解题过程自然一帆风顺。
而且,每一张试卷做完之后都需要检查。这时候,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考试取胜的法宝之一,是影响考试临场发挥的关键因素。但是,面对考试,不少学生会出现情绪问题,焦虑、紧张、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能否正确处理这些情绪问题,就成了考场上能否发挥正常的关键。
1. 腹式深呼吸。
这是是缓解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在考场上出现紧张、焦虑、害怕等情绪问题时,试着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快速地放松下来。
2.全身放松法。
面对压力,试着让自己的身体从头到脚慢慢放松,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放松的部位,慢慢放松身心。
3.自我暗示法。
用平时自己考试中曾有优异成绩来不断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绩;我虽然有困难的题目,但别人不会做的题目也很多。
4.修改情境法。
在气氛紧张的考场,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幻想自己现在并不在考场上,而是身处在自己熟悉的、安全的环境中,比如自己的房间、学校的课堂上,或是在茫茫大草原或是海边,想象一个自己在最能静下心来的地方。
5.做到考一场忘一场。
一场考试结束后,不要去对答案、估分数,不去影响下一场的考试,最好是到环境优美清静的地方去,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
来源
:
初中生学习(ID:czsxuexige)
再告诉你个秘密:
我们还有超多经验丰富的老师
冲刺名高
,
1对1老师上门或在线辅导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预约好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