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米内网
米内网是中国医药健康信息第一平台,建有63个大型医药信息数据库,始建于1997年,由中国第一个专业医药市场研究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管,广州标点医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米内网

【揭露】央广调查:短缺药涨价行为有人为操控因素

米内网  · 公众号  · 药品  · 2017-08-24 17: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精彩内容


短缺药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能正常供应的药品,据记者调查,短缺药大幅涨价的现象正越来越多,有些药品的价格能在短时间涨几十倍。目前有证据显示,一些涨价行为有人为操控因素。


涨价:不是药品代理商,竟是上游企业?


在采访中,药店人员告诉记者,短缺药涨价原因跟他们无关。而一些医院则判断,药品代理商私自涨价的可能性也不大。

某医院药品采购负责人认为:“因为它涨得特别离谱,都是成多少倍在增长,所以我觉得中间商涨那么多不太可能。”

一制药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其实很多涨价行为源自上游企业,也就是原料药的生产商和代理商。


控制药品生产上下游,抬高价格


这名制药企业负责人说原料药代理商回收药品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药品,这样就能“一条龙”地控制药品生产的上下游,进而抬高药品价格。

记者向国家发改委求证,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调查二处处长徐新宇表示,短缺药市场确实存在类似的现象,在反垄断领域,这叫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徐新宇说:“比方只有两个厂生产, 原料药代理商 就找到生产厂,原来一吨一千块钱,现在一吨一万块钱买断了。买断了之后就是说他指定你卖给哪个制剂厂你就卖给哪个制剂厂,然后就是制剂厂控制上下游联动,那价格就上来了。”

8月15号,国家发改委就曾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浙江新赛科药业和天津汉德威药业进行了罚款,缘由就是这两家企业滥用异烟肼原料药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价格垄断。而异烟肼价格短期飙涨二十多倍的原因,也就此揭开。


惊!个人就能控制一种药


药价垄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有的甚至个人就能控制一种药。

徐新宇告诉记者:“北京一著名三级医院的皮内科主治医师,他工作都不干了,筹了几千万,去控制一种治心脏病的小药,他认为这是一种投资行为。他开始很不理解,我们又反复跟他去讲这个事儿,后来他就不做了。 ”

据了解,价格垄断有上下游纵向垄断和同类企业间横向垄断之分,之前的别嘌醇片涨价就是几家药企串通操纵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表示,随着价格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短缺药的价格垄断行为有越发隐蔽的趋势。

时建中说:“在反垄断法的意义上,他可能就是打了个电话,说我明天要涨价了,那边未置可否,甚至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但经过他们双方联络之后,价格确实都涨了。”


来源:央广网


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