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2025年“春分”“清明”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认真落实省市区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城西区防减救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的工作方针,统筹推进物资前置、技术赋能、队伍优化、联防联控等关键环节,全面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压实防火责任链条。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专题会议2次,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认真备战春季森林火灾高发期。建立健全森林草原防灭火分片包干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区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护林员包山头”的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及时修改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作战图,真正做到“挂图作战”,下发《城西区2025“春分”“清明”森林防火工作方案》,抽调全区各部门骨干力量626名,同时对各防火点位年龄较大管护值守人员进行合理替补更换,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细化责任片区,明确工作职责。联合区纪委监委成立2个专项督查组对各防火卡点、责任片区到岗履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各部门主动履职、密切协作,在火源管控、宣传教育、公墓区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构建应急保障体系。
一是
科学布点储备。在重点林区、坟茔集中地增设防火物资储备点8处,对已储备的风力灭火机、灭火器等4000余件防灭火物资提前开展盘点清查和维修保养,查缺补漏,确保“拿得出、用得上”。
二是
推行“以水灭火”模式,在防火重点时段,在林区重点区域增设森林消防车3辆、市政水车9辆、储水罐10个,出动洒水车15台次,对林缘周边进行洒水增湿,降低火情发生率。
三是
持续动态更新基层网格资源应急救援队伍共计68支1075人,对接救援搜救机构、照明、通讯等专业机构和单位补充完善救援协议。
织密信息传输网络。
强化基站覆盖,在原有2处通信基站的基础上,在阴山堂加装通信基站1处,进一步解决了林区信号不畅的问题。合理安排规划各单位责任片区与工作任务,印发了《城西区2025年度森林防灭火对讲机使用编号表》,向各值守单位发放对讲机29部,明确专人确保与指挥部信息实时互通,提升信息传输效率。
科技赋能立体监测。
充分利用高科技防火手段,在重要节点投入无人机2台,开展“高空巡航+热成像扫描”,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地段、重要时段的防火监控,发现烟点、热源及时反馈信息,属地镇办、相关各职能部门立即响应,及时处置,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提升实战处置水平。
组织镇办、村社区应急队伍、管护单位护林员开展技能培训2场次,参训人员200人次。邀请行业专家、消防骨干开展森林火灾扑救技巧、安全避险等实战化培训,增强基层应急处置能力。
来源:西宁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