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间线杂志
时间线是《财经》新媒体旗下垂直公众号,内容覆盖互联网、3C、在线旅游、直播、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解析行业热点,为用户呈现独特的精彩资讯。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特朗普对伊朗放狠话 ·  2 天前  
读书杂志  ·  《读书》首发|孙妙凝:神明也能标准化?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佩通坦访华前,中泰重要项目获批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卢卡申科,正式当选! ·  4 天前  
北京晚报  ·  卢卡申科,正式当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间线杂志

《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上线首日:高峰1小时34万账号被限玩

时间线杂志  · 公众号  ·  · 2017-07-06 22:04

正文

《财经》新媒体综编


近日,腾讯因一款火爆的手游《王者荣耀》备受关注,舆论压力颇大。7月6日,人民网再度刊发关于《王者荣耀》的评论文章,腾讯股价表现平稳,收盘报272.40元/股,涨0.52%。


7月5日,腾讯公布了“《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上线试运行的首日情况。数据显示,截止7月5日凌晨5:00,健康系统生效的最高峰时段出现在用户游戏时间最集中的晚间。


在同一个小时内,共有34万个账号受到健康系统的保护,在登陆游戏达到限时时段后下线。同日,与健康系统配套运行的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新增绑定账号增长45万。

据了解,《王者荣耀》健康系统明确规定12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12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每日凌晨5:00刷新累计时长以及登陆时间。


《王者荣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健康系统首日上线试运行的同时,后方的产品、开发、运营、客服等多个团队也在紧密联动,通过技术升级、大数据监测、实时风控、联动打击等方式,对系统进行实时维护。


但据新京报报道,该健康系统上线首日即遭破解。有商家通过技术,将账号中未成年人身份信息,改为成年人身份信息。也有商家将账号卖给未成年人,最多可卖到数千元。

腾讯方面表示,首日试运行状况比较平稳,但也发现已经有一些试图“钻空子”的外挂商品以及账号交易、代练等服务同步出现,甚至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公开售卖。腾讯法务部门已于当日向某电商平台发起投诉并要求下架。

据了解,针对通过账号租赁、交易来引诱未成年人规避防沉迷健康系统和实名制的现象,腾讯已对数个游戏交易平台发起了诉讼,截至目前,部分平台已下架腾讯所有游戏的账号租赁业务。

对于游戏内个别玩家进行的“破解”防沉迷系统尝试,腾讯有关负责人称,“账号的身份信息与游戏内其他数据一样,都储存在系统后台,外部想通过技术手段强行修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围绕个人信息安全,在外部确实存在灰色产业链通过诈骗、违规、私下交易等方式试图从中牟利。”


《王者荣耀》运营团队表示,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账号租赁、辅助认证等灰色行为进行打击和屏蔽,强化处罚措施;同时,腾讯法务部门也进行了相关取证,将联动司法机关采取强有力的整治措施。

《王者荣耀》相关负责人称,健康系统尚处于试运行阶段,还会不断推出更多举措,比如“晚上9点以后禁止登陆功能”。与此同时,“成长守护平台”也将大幅度降低操作门槛方便家长使用,并增加硬件设备绑定功能,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陆的方式绕开家长监护。


投行唱多腾讯股价


财报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腾讯的收入为496亿元,同比增长55%,主要受智能手机及个人电脑游戏、支付相关服务、数字内容和网络广告所推动。


就智能手机游戏而言,腾讯实现约人民币12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57%,主要受到新游戏《王者荣耀》《穿越火线:枪战王者》以及《龙之谷》所推动。


也就是说,今年的第一季度,智能手机游戏收入占腾讯整体营收约为26%,而《王者荣耀》在其中举足轻重。


在最新的研报中,花旗继续“唱多”腾讯,给予315港元的目标价。花旗指出单一游戏不会对腾讯控股的基本面与财务有影响。即便腾讯限制青少年玩家上线时间,对游戏业务收入的影响也是轻微的。


瑞银估计,《王者荣耀》今年的季度收入为60亿元人民币,预料将为腾讯今年整体收入带来11%贡献;假设游戏的纯边际利润为30至35%,预料它将会为腾讯今年整体盈利进账12%至14%。而付费的未成年玩家远低于大学生等主流玩家,因此来自未成年玩家的收入及盈利贡献较少。


瑞银相信现时股价出现的调整,将有助创造更多入市机会。该行给予腾讯控股“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310港元。


摩根士丹利也发表报告称,腾讯是内地首家企业推出防止未成年玩家沉迷游戏措施,但相信长远而言限制游戏时间对公司影响轻微,因为根据统计《王者荣耀》14岁以下玩家只占3.5%,15至19岁玩家则占22.2%,而年轻玩家在游戏中的ARPU及付费比例相对亦较低。该行维持对腾讯目标价310港元,评级维持“增持”。


上海交大教授:网络游戏不是“电子海洛因”


从2009年起,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童清艳就以“互动娱乐:网络游戏对传媒产业的重构”为课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专门研究。


童清艳认为,网络游戏拥有同侪认同,团队精神培养、文化传承、娱乐等等正向功能。网络游戏可以为玩家提供一个随心所欲的文化场域,“孤独的个体”不但能在主题话语的同构中消解现实的孤独感,重建“虚拟”却不“虚幻”的精神家园,同时他们也能凭借可操纵的力量在新的网络文化社区中确立出自己的网际社会地位。游戏的奥秘和乐趣正在于它表明了玩家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


但是童清艳也提醒,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不等于网络游戏,培养其从小爱运动,户外锻炼身体的习惯很重要。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户外公共运动场地、器械处处皆是;各类多彩诱人社区公益活动丰富;非成绩为唯一评判标准,培养青少年正视网络游戏,区分“媒介真实”与“客观现实”能力等等都是值得我国借鉴之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