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BG资讯
化学及生物相关领域科研知识和经验的传递和共享,旨在创建属于科研人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包括课题组人物专访、顶刊文献解读、科研资讯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运维  ·  再见,CDN 巨头:Akamai 宣布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BG资讯

华东理工李洪祥课题组Chem. Commun.:借助偏压促进的C-H键金属化反应来调控单分子结的接触界面

CBG资讯  · 公众号  ·  · 2024-07-10 11:13

正文



导语

深入了解分子骨架和电极之间界面的性质至关重要,因为该界面与电子耦合高度相关,从而影响单分子器件的性能。例如,分子和电极的导电轨道之间的完全杂化将导致界面处的强电子耦合并增加结电导。电极-分子相互作用将决定分子能级相对于电极费米能级的位置,并最终决定通过分子结主要载流子类型。因此,如何精准调控该接触界面就显得至关重要。



前沿科研成果


借助偏压促进的C-H键金属化反应来调控单分子结的接触界面


近日,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李洪祥课题组 在先前原位金碳共价连接构建工作的基础上(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 2024 , 16, 15426−15434; CCS Chem ., 2023 , 5 , 192-199),借助碳氢键金属化策略,实现了对分子结接触界面的调控。该方法无需外界物理化学环境的刺激,仅需原位的偏压变化,就可以实现分子结从Au-N接触到Au-C接触的变化。相关工作发表于 Chem. Commun. (DOI: 10.1039/d4cc01143k)上。


图1(来源: Chem. Commun.


他们设计合成了一个基于二氟取代苯并噻二唑的分子FBTZ-SMe。借助STMBJ技术,他们发现在100 mV的偏压下,其能够形成稳定的分子结,电导值为10 -4.1 G 0 。通过对分子结长度统计分析以及参比分子HBTZ-SMe的控制实验,他们确定了该电导峰来源于外侧氮原子与金电极(Au-N)形成的分子结。


图2(来源: Chem. Commun.


接下来,他们研究了偏压的影响。随着偏压逐渐升高,10 -4.1 G 0 处(LC)的电导峰逐渐消失,而与此同时位于10 -3.3 G 0 处(HC)逐渐出现一个新的电导峰。当偏压升至600 mV时,该LC峰彻底消失,电导图中仅有HC峰。HC峰的偏压依赖性表明,其来源于一个化学反应。根据之前的报道,推测出是噻二唑环上的氢原子发生了碳氢键金属化反应生成了Au-C共价连接。进一步对HBTZ-SMe和IBTZ-SMe的控制实验证实了该推测。这些结果表明,FBTZ-SMe与电极的接触界面可以直接由STMBJ的偏压进行调控。值得注意的是,Au-C共价键连接的分子结的主要载流子为空穴(HOMO主导的传输),而Au-N连接的分子结的主要载流子为电子(LUMO主导传输),这表明偏压不仅对界面进行了调控,还对分子结的主导传输轨道进行了控制。他们还研究了该调控方式的可逆性。当偏压在100和600 mV间进行切换,两种电导状态可以即时、可逆地转化。


图3(来源: Chem. Commun.


图4(来源: Chem. Commun.


最后,他们做了理论计算。首先进行了透射曲线的计算,可以发现在费米能级处,Au-C连接的分子器件透射概率明显高于Au-N连接。且费米能级更靠近Au-C连接器件的HOMO能级,以及靠近Au-N连接的LUMO能级。这些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为了搞清楚为何Au-N连接会在高偏压下消失,他们还对这两种连接方式的结合能做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Au-C连接的结合能为1.46 eV,远高于Au-N连接(0.54 eV),在高偏压下Au-C连接分子结更为牢固。此外,当进一步施加一个电场强度为1.03 V/nm的电场,Au-N连接的结合能下降了0.1 eV, 而Au-C连接仅下降0.04 eV。这些差异表明,Au-C连接不仅强度更强,而且对外部电场展现出比Au-N连接更高的稳定性。


图5(来源: Chem. Commun.


该工作为分子-电极的界面耦合以及分子结传输轨道的调控提供了新的策略。该研究工作共同第一作者为李洪祥课题组的硕士研究生 杨佳炜 和博士研究生 李云鹏 ,其中实验部分由杨佳炜完成,理论计算部分由李云鹏完成,部分计算得到了博士研究生章泽锴的帮助。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等资金支持。



论文信息


A bias voltage-controlled electrode-molecule interface in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

Jiawei Yang, Yunpeng Li, Zekai Zhang and Hongxiang Li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