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婴幼儿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婴幼儿心理实验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DeepSeek爆火,“六小龙”出圈,为什么 ...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中国资产,全线上涨!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关于DeepSeek,券商新动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婴幼儿心理

成长“密语”:听宝宝给我们讲故事

婴幼儿心理  · 公众号  ·  · 2018-12-13 17:43

正文

文/ 编辑:豆豆菲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的画家,他最喜欢画龙。但有一天,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求他给自己画个画像,画家答应了。画到一半,小男孩的妈妈喊他回家吃饭,于是小男孩就离开了。画家就接着画龙,画着画着,突然画里面的生物开始移动,它冲破画纸飞了出来。画家很害怕,赶紧跑回家跟妈妈说。听完后,他的妈妈说:‘这跟一个传说很像。很久之前,有个人画了一个半人半龙的生物,这个生物从画纸里面飞出来了。他试了很多种办法都没能让它消失,最后,他给了它很多爱,它才又变回去。’……”(故事先写到这~)

为什么在开篇要讲这样一个故事呢?因为,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这是一位 6岁 的外国小朋友写的!


继续讲完(梗概):于是画家试图对龙人好但它并没有消失,更可怕的是,包括画家的爸爸妈妈在内的全村人都变成了龙!但画家很机智,他写了一首诗:‘玩耍和舞蹈吧/要快乐,要去爱/云朵飘过/鸟儿飞着’。他用一根绳子拴着这首诗拿给龙儿们看,诗歌在龙群中传递,最后所有的龙都凑过来看到了这首诗。这时,龙儿一个个地变回人形,因为这首诗让他们想起,他们曾经被爱过。

你可能会惊呼这一定是个“天才作家”宝宝,的确,读完这个故事小编也非常震惊。但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每一个宝宝都非常善于编故事和讲故事。不信,请你继续听……

三个3岁的小朋友在屋里玩。一个人拿起一个被废置不用的电话,递给另一个人,说:“妈妈在那头呢”。这个小朋友接过来电话,说:“哦,你好,爸爸”。然后,他拿起一个玩具香蕉,递给第三个小朋友,对他说:“这是你的电话,你是爸爸”。


这个故事很简单,故事里,三个小朋友在玩“假装游戏”。此时,小朋友并不是真的分不清电话里面是不是有人,以及他们拿的“电话”是不是能用,他们是在借助这些道具来创造一个场景。显然呢,这个场景是“假”的,但里面的情节则往往是“真”的,是小朋友对他们日常经历的事情的一种模拟,以此来练习、掌握这些令他们觉得有趣或好奇的经验。这是“ 事实 ”的故事。

接下来,一个3岁的小女孩说:“想要跑,想要飞,想要一起飞?这是我的翅膀,这是你的翅膀,我们到了天空中。现在,快要下雨了,你担心那些小动物会挨淋。”“我们这就过来,不要担心,我们这就过来,我们会保护小动物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