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蜂窝旅游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提供全球各地最新、最潮的“玩法”,以及酒店、交通、当地游等自由行产品及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2 天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2 天前  
偶俚张家港  ·  缺人!缺人!收入大涨3倍!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马蜂窝旅游

这就放假过年了?13年才一次的盛大节日,快来这座藏着无数避世村落,吃一口就爱上的小县城,参加狂欢Party吧!

马蜂窝旅游  · 公众号  · 旅游  · 2024-11-25 12:20

正文

马蜂窝IP 『未 知旅行实验室
“蹲个小城” 系列,新一期上新
这次我们提前下班,去过 苗年
点击上方 观看完整视频

原来 “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 在贵州,真不是说说而已 !这不,前几天, 不上班的贵州人,才11月就提前过年了!
来自马蜂窝用户@贵州省文化旅游厅
11月10日,2024年雷山苗年暨鼓藏节在贵州黔东南雷山县开幕, 几万人一同庆祝 「苗年+鼓藏节」 不仅有万人盛装巡游, 5000人同吃长桌宴,还有 吹芦笙的苗族汉子 ,翩翩起舞的苗族姑娘,好不热闹!
来自马蜂窝用户@贵州省文化旅游厅
苗年 是苗族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 ,类似于汉族春节,是雷山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来自马蜂窝用户@黑马照照
鼓藏节 则是苗族最盛大的节日 ,从 十三年才过一次 也能看出其分量!
今年 鼓藏节也是近年来雷山县规模最大的 鼓藏节,参与村寨共47个,占到整个全县村寨的三分之一, 其系列活动将持续到12月底 ,所以没来得及开幕也不遗憾,1月前去都赶的上体验节日氛围!

未知旅行实验室前几天去雷山,恰好遇到苗年+鼓藏节的大场面,所以,今天窝和未知旅行实验室一起带大家认识下 最有「苗味儿」的小县城 -- 雷山县

来自马蜂窝用户@森林与白羊

雷山位于贵州黔东南州,大名鼎鼎的西江千户苗寨就位于此, 雷山有「苗疆圣地」之称 ,它 是苗 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 苗族占总人口的84.2%,含苗量世界第一!
其境内的雷公山, 是苗族 圣山,围绕雷公山而居的苗人,保存了最原始的苗疆文化,因此雷山也成为苗族文化中心;
来自马蜂窝用户@KiKiWiWi看世界
雷山有世界最大的苗族村寨,最多的传统苗寨, 和全国最多的国家级非遗 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

来自马蜂窝用户@赵小奔


苗人的主场,当然少不了苗寨

除了西江,雷山还有哪些苗寨?


去雷山最重要的事,当然是 深入更多苗寨 ,体验苗人 多彩生活!

郎德苗寨

这个只有百来户人家的苗族村寨离 西江千户苗寨虽然只有20多公里 ,却未被西江的热闹沾染, 一直保持着它独有的淳朴

来自马蜂窝用户@唯大珺Sss
当地人背山面水落寨,依山就势建房,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从山脚修到了山腰,楼上安装“美人靠”,有着典型的苗族民居风格。
来自马蜂窝用户@唯大珺Sss
苗寨里的铜鼓场 是整个黔东南唯一在平日里还原鼓藏祭祀表演的地方 。全村人一起出动表演,场面壮观,可以领略难得一见的苗族盛会场景。
来自马蜂窝用户@先森不讲李
郎德分为上寨和下寨,上寨是当地村民居住和娱乐场所,下寨主要是市集店铺等交易场所。上下寨相距约1.5公里,下寨建筑较新,上寨为村民代代居住的地方,我们去的一般是上寨。
来自马蜂窝用户@天唱

门票: 门票+往返观光车:35元/人

演出: 这里每天会有两场 表演,上午10点30分、下午4点30分会有拦门酒和拜龙节的展示,全寨子的人一起穿着盛装为大家展示苗族的传统习俗。

掌坳苗寨

掌坳在苗语中意为“生长八月竹的地方”。村子位于雷山县城南往榕江方向的7公里处,背靠青山坳, 面临巴拉河, 以铜鼓和铜鼓舞闻名于世 ,是铜鼓舞的发源地。寨子住地斜平,块状聚落。全村176户人家,668人,全为吴姓苗族。

图片来自@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吊脚楼依山而建,四周古木参天,周边的村寨均为苗族长裙(俗称“青江苗”)支系,故改装为长裙服饰。
掌坳铜鼓舞源远流长。跳铜鼓舞已成为这里的风俗,无论青年男女还是老幼妇孺,都能随着乐曲,舞之蹈之。 逢年过节时掌坳村都会举行跳铜鼓舞活动,邻近村寨苗族也会来此汇集击鼓狂舞欢歌。
图片来自@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

控拜苗寨

控拜苗寨坐落在雷公山海拔1000多米的半坡上 村中建筑大多散落在层叠的梯田之上,有点隐世的味道。

来自马蜂窝用户@蝈蝈小姐
不过控拜并不以风景出名, 而以“银”闻名 银匠数量多、手艺精出名,是中国第一银匠村。
来自马蜂窝用户@🐻🐻Shirley
控拜超过四百年的银饰制作历史,被誉为“中国银饰艺术之乡”,苗银锻造技艺精湛, 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这里也是黔东南地区银匠人数最多的一个区域之一, 村里几乎一户一个作坊,每家都有一名银匠,因此可以 探访银饰手工制作作坊,观赏古老的银饰制作工艺 推荐龙太阳工坊。
来自马蜂窝用户 @ 蝈蝈小姐

白岩苗寨

白岩苗寨位于雷山县丹江镇,坐落在雷公山山脚,距离县城大约8.5公里,苗语称它为“怎留村”,意为梯田托起的村寨或田地中的寨子, 以其独特的梯田风光和保存完好的苗族传统民居而闻名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山的孩子

黄绿相间的梯田层层叠叠,沿着山势盘绕,形成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山的孩子
距离白岩不远,还有 响水岩瀑布 可去,瀑布落差110米、宽15米,分为三级跌落,从海拔1400米的高处分级倾泻而下,气势磅礴,水声如雷鸣般震撼,几里之外都能听到响声,故名“响水岩”
来自马蜂窝用户@空耳少年阿风

格头苗寨

格头苗寨,位于雷山县方祥乡格头村。“格头”的苗名叫做“甘丢”,意为秃杉搭建的村落。格头苗寨地处雷公山深处,海拔1015米,整个寨子被森林环绕, 四面山坡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秃杉。
来自马蜂窝用户@空耳少年阿风
根据统计,格头村一共有秃杉上万棵,其中300-500树龄的秃杉多达3500多 棵,树龄达到千年的也有200多棵。 是目前我国仅存的面积最大,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片秃杉林。因此,格头苗寨被誉为“秃杉之乡”。
秃杉有林中“活化石”之称。是国家首批一级保护植物,和银杉、水杉、珙桐、金茶花、望天树、人参、桫椤并列。
来自马蜂窝用户@空耳少年阿风
这里四面环山,人迹罕至,说是世外桃源毫不夸张。根据当地居民的说法,格头村村民是从小丹江迁徙而来,居民到达看到这里高大的秃杉可以遮风挡雨就定居了下来,至今已有400余年。
来自马蜂窝用户@空耳少年阿风
一条小溪穿寨而过,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屋后长满了秃杉树。从村口进入寨子,经过一座风雨桥,桥下是叮咚作响的溪流。
顺着道路往寨中走,那棵千年秃杉王醒目地依傍在吊脚楼一侧,树干高大挺直,树皮苍老斑驳,需几人伸开双臂才能环抱住。

来自马蜂窝用户@空耳少年阿风

乌冬苗寨

乌东苗寨坐落在雷公山山腰之上,海拔为1300米。 乌东苗寨是通往雷公山山顶的必经之地之一。
来自马蜂窝用户@Amy的八小时
黔东南是贵州最热的地区,而乌东苗寨夏季的 平均气温则接近 乌蒙山 一带,是贵州东部最佳的避暑胜地。

来自马蜂窝用户@ 空耳少年阿风

由于位于雷公山山腰,几乎每天早上起来,都能看到云海,也 可见矗立于云遮雾绕中的雷公山 顶峰。
来自马蜂窝用户@ 空耳少年阿风

美味、上头又便宜

在雷山,能吃到什么好吃的


雷山是苗族的主要居住地, 饮食口味偏爱“酸辣” 。这主要是由当地潮湿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所决定的,所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来自马蜂窝用户@_Mikuづ汐
由于交通运输不便,苗族人便“以酸代盐”来弥补口味上的不足,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饮食特色, 酸汤鱼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来自马蜂窝用户@花花肠子

酸汤鱼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这句黔东南民谚生动地道出了当地人对“酸”的依赖。 酸汤鱼是在整个黔东南不得不吃的一道菜。

来自马蜂窝用户@马步鱼
将鱼身打上花刀便于入味,经 酸汤炖煮后肉质嫩滑,酸辣鲜香 。就连平平无奇的蔬菜涮过后都十分美味。 调一碗用腐乳、煳辣椒、木姜子油和葱花做成的蘸水,能更好地衬托出鱼肉的鲜甜。
来自马蜂窝用户@竹子酱

酸汤粉

如果说酸汤鱼是苗族人家“上得厅堂”的大菜,那么酸汤粉就是“下得厨房”的小吃。 同样的酸汤底,可以煮牛肉粉、猪脚粉和三鲜粉等等,还可以加肉丸、猪肝等配料,充分满足了凯里人可以“酸汤煮一切”的需求,就算天天吃也不会腻。
来自马蜂窝用户@花花肠子
酸汤粉一般 分为砂锅粉和普通粉两种 ,二者在味道上没有区别,只是砂锅版能更好地保温,更受当地人青睐。
来自马蜂窝用户@花花肠子
如果你因独自旅行,苦于无法分享几斤一锅的酸汤鱼,那么酸汤粉就是为你私人订制的不二之选啦。
来一锅热乎乎的酸汤牛肉粉或猪脚粉,打个蘸水,吃到额头微微冒汗,无论是味道还是仪式感,可一点都不比酸汤鱼逊色哦。
来自马蜂窝用户@涠洲岛雪碧

苗家鼓藏肉

鼓藏肉是苗家过鼓藏节的传统食物 类似于东北的“白肉”,都是从祭祖活动中流传下来的食物。
鼓藏肉以黑猪的胸脯五花肉为原料,白水煮熟后切成二尺宽、二两重的带皮肉块,再上锅蒸。 蒸好的鼓藏肉,肥肉部分晶莹剔透,口感耙糯,吃时蘸上煳辣椒蘸水,能去腻增香。 对于肉食爱好者来说,这块肉的美味不输四川宜宾的李庄白肉。

牛瘪/羊瘪汤锅、干锅

牛瘪和羊瘪号称黔东南最具“挑战性”的食物。简单来说, “瘪”就是牛羊胃和小肠里还没来得及消化的内容物 宰杀牛羊时,先将其胃部划开,取出其中将消化还未消化的草料,然后用手挤压滤出汁液,这些黄绿色的汁液就是 “瘪”。 将其与胆汁和各种香料熬成汤底,可涮牛肉、羊肉和蔬菜 ,也可以做成香辣的“干锅瘪”。
“瘪”的味道苦中带辣,略带草药香味,能消炎去火,在侗族饮食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但对于游客来说,黄绿色的瘪汤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嗅觉来看,都相当有冲击力。如果你是螺蛳粉和臭豆腐爱好者,那么或许可以挑战一下牛瘪火锅这个终极大Boss!

牛羊肉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