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的这个周末,上海的天气难得地好,晴空万里,气温十几度,不冷不热。
前阵子下了好长时间的雨,感觉到处都是潮湿一片,这久违的蓝天和灿烂的阳光,让我心情十二分地好,便带着小诺在小区里瞎转悠。
我们在阳光底下玩“影子游戏”:小诺站在我的影子里,缩起身子,从影子上完全看不到她。
我向上举起两只胳膊,她调整自己的站位,以便让她的两只胳膊正好从我的咯吱窝里向下伸出来,这样看起来就好像我长了两大两小四只胳膊。
接着我的大胳膊向下,小诺的小胳膊向上,然后我们朝各个方向伸展、挥舞,张开十指并晃动、或握拳......
我往一旁跳开,影子便“一变二”,小诺跟着我跳过来,影子“二变一”......
我们想出了各种花样,玩得酣畅淋漓!
最后,小诺缩在我影子里,让我做各种夸张的动作,前提是不能把她的影子暴露出来。她看着我的影子哈哈大笑,笑声简直响彻云霄。
我突然想:如果有人在我身后走来,他看不到我前面有一个孩子,那么他会怎么看我?一个女人站在路中间,对着影子张牙舞爪,疯疯癫癫......这不是神经病么?
偶尔路过的人都会多看我们几眼,也许他们被我们的欢乐感染,也许对我们玩得如此旁若无人感到不解。
我没有停止游戏,也没有跟小诺说“别人会笑我们”,实际上,我很少和小诺说类似“别人会笑我们”这样的话。
我希望孩子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着眼于事物本身的正误利弊,专注地做该做的事,而不是花心思去在意旁人的眼光和评价。
为了让孩子尽兴,我不在乎路人的目光,为了陪孩子,我不介意做个旁人眼中的“神经病”。
想起很多年前,我还没有做妈妈的时候,有一次,走在地铁站的出站验票口外,突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噌噌的从我后面跑过来,冲到我前边的一根大柱子那里,蹲下身,躲在柱子后面一动不动,脸上洋溢着夸张的笑容。
我被震住了,完全搞不懂这是什么情况。
当时不是上下班高峰,地跌站人不太多,路过的几个人都跟我一样,放慢了脚步或直接停下来看是怎么回事。
一个打扮得干净利索的年轻男人,蹲在一根柱子下,笑得一脸阳光灿烂,这画面怎么看怎么诡异。
过不多会儿,一个妈妈牵着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过来,小姑娘嘴里一直嘀咕:爸爸躲到哪里去了?
我这才恍悟,原来这个蹲在柱子后的男人,是在跟他的小女儿捉迷藏啊!
我一边继续赶路,一边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当了爸妈的,怎么都不怕丢人的?跟神经病似的!
那时候的我哪里会懂得?要到自己有了孩子后,才能明白那种心情,理解那种状况。
那个爸爸蹲在那里,他心里想不到是否丢人,眼里看不见侧目的路人,他的全部心思,都在那个软软糯糯的女儿身上。
他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脚步声,想像着她找到自己的那一瞬间,会有怎样的惊喜,所以他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为了陪孩子,这个爸爸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
那天,“影子游戏”玩得心满意足之后,我们往滑梯的方向走去。
在一大丛竹子前,小诺又要求玩另一个游戏:我们俩从不同的方向走,绕过竹丛后,殊途同归,然后假装偶遇,互相说“你好”。
我起初不同意,因为这丛竹子很大很茂盛,中间完全看不见彼此,我怕孩子磕着摔着,更怕万一被人抱走什么的。但是小诺非常执着,反复恳求我。
我抬头看天、低头看地,然后环顾四周:风和日丽,竹丛位于小区的中心,一侧是铺满红砖的弯曲小路,一侧是草坪,汽车开不进来,连行人都很少。安全应该没有问题。
而且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并让她体验分离。在她前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她去反应和独自处理,这些都是不错的经历。
于是我同意了。我们数一二三,一个顺时针走,一个逆时针走。
我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起初走得很缓慢,悄悄侧身看着孩子跑过草地,进入到竹子挡住看不见的地方,我才迅速往前跑,边跑边努力在竹子的缝隙中寻找那个小小的身影,跑到离终点不远的地方停下等着,不错眼地盯着孩子出现的方向,看见她跑出来,我才假装快步往前走,和孩子见面说“你好”。
这个游戏玩了一遍又一遍,一直玩了近十个回合孩子才满足。
期间有一回,小诺告诉我:刚才我看到蛋蛋的奶奶了。我问她跟人打招呼没,她说没有,我说你怎么不打招呼呢。
她一本正经地说:“我在跟你玩啊!如果我停下了打招呼,跟你说‘你好’就会迟到了。你不是说做事情要专心吗?”
我无言以对。
仔细一想,觉得孩子说得挺有道理。
我们在陪孩子玩的时候,遇见熟人常会停下来寒暄几句,有时可能从寒暄变成闲聊,甚至越聊越久,孩子不得不停下正在玩的游戏。
这其实是一种不尊重孩子的表现,透露给孩子的信息是:他不重要,他在玩的游戏没有妈妈与人闲聊那么重要。
接收到这个信息后,“听话乖巧”或习惯被忽视的孩子,多半会百无聊赖地在一旁等着;脾气不那么好的孩子,则可能开始各种闹别扭。
我们总把对孩子的尊重挂在嘴边,却常常没有放进心里。一个游戏随意被打断、内心感受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如何学得会尊重他人呢?
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很短暂,他现在整天缠着你,要你陪他玩角色扮演,玩积木拼图,要你给他读绘本讲故事,像一个小尾巴一样。
不消几年他自己就能识字会读书了,他再也不屑于与你玩幼稚的角色扮演了。再过几年,他进入青春叛逆期后,就会嫌弃你唠叨,烦得甚至不想看见你了。
难道你要到那个时候,才来怀念和孩子玩耍的时光?才后悔当年不曾好好陪伴孩子?
所以,在孩子需要你陪的时候,请专心、安心地陪他吧!别看手机、少打电话,放下你的工作,忘记你的身份,你只是孩子全心依赖的爸妈!
被路人侧目又如何?被熟人误认为不够热情又如何?
陪孩子的时候,做一个旁人眼中的“神经病”又何妨?
-END-
作者简介:诺曦妈妈,华东师大教育学硕士,二胎全职妈妈,讲科学、接地气,分享幼儿的性格、智力培养、青春叛逆期的陪伴经验。微信公众号:诺曦妈妈(ID:nuoxi-mama),转载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