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12 月 22 日,宜成为第二乐章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一个顶级心态:输得起 ·  3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人和人的关系,都是季节性的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每个向前奔跑的城市, 都建在记忆的不舍之上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01 08:53

正文

北京的三里屯后街一日之间消失,上海越来越多的街边小店被封杀,两个中国最大都市几乎同时进行着市容整顿,对此,朋友圈主要弥漫着两种情绪:


痛心!拆街关店就是抹杀记忆。

没劲!城市都被搞成一个样子。


讲述北京胡同消失的短片《百花深处》


回望过去,灾难或战争过后,高速发展开始之时,国家通常会大举启动城市规划工作。比如1893年世博会后的芝加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伦敦、纽约和东京,还有,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需要满足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变革更新之中,少不了破坏与抹杀,也有过抚慰和守护。



伦敦

战后的摇摆年代,

开着挖土机追逐时代新潮


20世纪60年代的伦敦健忘性尤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年以来,伦敦的实际收益上涨了70%,和平年代最初几年的高出生率带来了一种这座城市由年轻人主导的印象。这是时装店和迪斯科舞厅的时代,同样也是摩天大楼和地产开发商的时代。

1966年《时代周刊》封面:伦敦,这摇摆的城市


20世纪60年代的伦敦,建造了大约四百栋摩天大楼,这已成为受美学以及社会原因驱动的规划者和建筑师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它们似乎提供了一种新城市的远景;很多乔治式和维多利亚式排屋被市政当局夷为平地,为城市生活的新试验让位:这项试验有可能锻造出一种新型的垂直社区。高楼的流行也被经济原则驱动。它们是标准化的,因此可以被快速而廉价地组装起来。房屋等待名单上,或者说住在被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 “内城”的人是如此之多,在当时,“高层住宅”似乎是把市民从相对肮脏转化为相对舒适状态的唯一有效且可负担的方式。


地产开发商用开发区土地从伦敦郡议会手上换取敏感地点的建筑许可,能从中获取巨大的财富。它们的名称众多 (中心广场、伦敦墙、尤斯顿中心、象堡区),整个伦敦似乎都已经变了规模,再难识别。这是政府和市政当局乐意默许的一种破坏公物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伦敦的大片区域消失了。印刷房广场、卡勒顿尼安市场、圣路加医院、皮卡迪利的部分区域、伦敦城的外延都被拆除,以给所谓的 “全面再开发”让路。它代表的是一次故意的抹除和遗忘行为,这与伦敦其他地区那些 “摇摆的一代”的情绪和气氛并没有太大差别。仿佛时间和伦敦历史,全部都由于实用性原因而不复存在。为了追逐利润和即时的满足,过去已经成了一个陌生的国度。就像对 “潮流”的 兴奋感已经驱动了音乐界和时尚界一样,对过去之否认和摒弃决定了建筑和市政规划。“摇摆的伦敦”是一个整体,而且这摇摆的大部分都由实施破坏的那些施工队完成。

伦敦尤斯顿车站的拱门,于1963年被推倒


1960年代晚期的经济繁荣之后,接着就是70年代中期的衰退。伦敦失去了它的活力以及大部分能量。贸易和商业的突然衰退,在一座投身于此的城市中,引发了高度的失望和焦虑。高楼大厦和住宅区的漫长实验走到了尽头,现在的重点被放在了 “高密度”和 “低层”地产,这在某种意义上是试图再现老排屋街道的氛围。同时,复兴伦敦中心区域的措施被提了出来,其中包括保护环境和提高公共交通速度的方案。拆除维多利亚或者乔治时代房屋的政策被推翻,相反,还有了拨款可供 “改善” 老旧失修的住宅。这座城市再一次被安慰、被巩固,而不是被摧毁。


《伦敦传》

[英] 彼得• 阿克罗伊德 著

翁海贞 等译


纽约

这里是寻找新奇和运气的地方,

不是整齐划一的墓地


1950年代,美国流行现代城市主义规划:居民区和商业区分开,社区与社区互相分离。纽约的城市规划师罗伯特•摩西在当时启动了大规模的纽约市贫民窟清理计划,对曼哈顿的很多传统社区推倒重建。其中的“下曼哈顿高速公路项目”正好穿过格林威治村的地标——华盛顿广场公园,除了将华盛顿广场公园夷为平地外,还将拆除周边众多历史建筑,整个计划将影响到1972个家庭和804个小商业主。

华盛顿广场公园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作者简•雅各布斯眼里,这就是消灭纽约。


她宣称:“高速公路会将城市肢解,这不是重建城市,而是毁灭城市”,并召集格林威治村的私人业主成立了“阻止下曼哈顿高速公路项目联合委员会”,亲自担任主席。在雅各布斯的领导下,他们通过游行示威、包围工地、堵塞施工道路等方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抗运动。

反对“下曼哈顿高速公路项目”的游行


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一句就写道,此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她向来强烈反对虚假的秩序,倡导城市的多样性。在她看来,欣欣向荣的城市多样性由多种因素组成,包括混合首要用途、频繁出入的街道、各个年代的建筑以及密集的使用者等。这样的多样性是不会含有那些规划理论的伪科学传统臆测的恶劣情况的。城市不同用途之间的相互融合不会陷入混乱,相反,它代表了一种高度发展的复杂的秩序。


多样性在城市的外表上注定会产生凌乱的结果,但问题是,在实际生活中,用途间的一致性或近似会产生审美效果上的很多困惑。比如在某些重复靠拷贝、千篇一律的大型住宅区,任何人走上一会儿就会发现失去了方向,这就是一体化带来的深层次的混乱。“这些项目不会让中心区重生,只会加速它的死亡。尽管那些方案看起来是如此的均衡、有序、整洁、美观和充满纪念性,但最终建造的不过是一个个井井有条的、庄严的墓地而已。”

(本段部分转载自澎湃新闻,《雅各布斯与芒福德的私人故事(1)》,作者:于洋)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加]简•雅各布斯 著

金衡山 译

城市既是有机体,也是人造物,如何在自由生长和人为规划间找到平衡?城市既是国家意志的缩影,也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布景,如何规整高效又不失人间烟火味?这可能本身就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与美国城市的再造》

作者:[美]卡尔·史密斯 著

译者:王红扬 译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7年5月


但是,就像迁徙的动物找到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的地方就会驻扎栖息,总有城市让人不会想着逃离。就像美国著名建筑师、芝加哥城市规划的领头者丹尼尔•伯纳姆说的那样,那些始终引领人类想象的城市,拥有庞大公民群体的忠诚与归属,她们也因此不断提升名誉与尊严。


你住在哪个城市?你心目中的最宜居的城市在哪里?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扫描二维码可关注“译林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本文原载于“译林出版社”微信公众号(id:yilinpress),经原公众号授权刊发。编辑:Aisha。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民的名义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养猫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春日赏花 | 原生家庭 | 2084 | 婚外恋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安·兰德 | “爱国主义” | 共享单车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人生无意义 | 小津安二郎 | 作家的脸 | 朋友圈 黄永玉 | 高房价 | 钱理群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 | 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民国试卷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