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资管九日君
自从说完宁愿打脸也要翻多后,监管爸爸好像听到了九日君的热切期盼并且满足了我的愿望:“
PiaPiaPia
”连打了几巴掌。
这个新年到目前为止都很刺激,元旦那两天金融狗的朋友圈都在刷
18
岁,爸爸们听到了。你们十八岁是吧?觉得翅膀硬了是吧?来。
这个过去的
20
天过得真是刺激,回顾一下吧:
基本上先是证监爸爸先来了一个
first blood
,在年底(大约是
12
月
21
日)发了一个“货基十八条”(让你们十八岁),限制基金公司冲货基的规模、要求严格执行资管新规、首次提出货基负偏离达到
10bp
就要上证监爸爸的关注名单,还特地强调了一句:“再次重申同业存单不是债券”。
我们可以揣摩一下为啥在那个时间点证监爸爸又一次跳出来打货币基金这群熊孩子?估计是因为到年底了,短端收益率上得很快,证监爸爸又怕熊孩子们重蹈
16
年年底货基搞太多存单导致负偏(啥叫负偏可参见
《估值的套路
1
》
)爆炸的覆辙。
这个担心有没有道理呢?我认为是有的,毕竟
12
月那段时间
3M-6M
的存单从
4.5%
上到了
5.8%
,
130bp
,如果按照
3M-6M
的久期算那么存单部分就会负偏
32BP-65BP
(短融也没好到哪里去),假设一只货基的
3M
存单占比达到
80%
且没有短融(短融能藏点正偏,可参见
《估值的套路
5
》
),那么这只货基的负偏离可能就爆炸了,如果买的是
6M
品种则可能
50%
的仓位就能让负偏爆炸。所以,证监爸爸要求各货币基金严格按照公募流动性新规并且严格监控和防范流动性问题。
然而,年底这么一搞,基金公司不敢冲货基的规模了,而货基的赎回又拦不住。基金经理只能老老实实做做年内到期的资产,这进一步推升了跨年资金和同业存单的利率。这个时点的货基基金经理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啥?那就是等到
28
号下午三点(年前最后一个货基有效赎回日)后,将当时组合里面所有的余钱根据新规约定的久期上限配满当时的存单和短债,逻辑很简单,那个时点已经解除了赎回的压力而短债收益率铁定又是未来
1-3
个月的高点,那么买入短债就能在跨年后获得可观的资本利得。我们当时就小搞了一把,这部分资产跨年后卖出年化收益率有
15-20%
,导致后面几天组合的
7
日年化直接上了天。
如果说证监爸爸的货币
18
条是一个善意的警告,那么央妈在后面几天公布的春节期间临时性降准
2%
就可以说是为狗年撒的一把远期狗粮。全市场都在欢呼雀跃,再想着年后的普惠定向降准的
3000
亿,狗狗们觉得春天终于要来了。
嗯,春天是要来了,然而还有一大场倒春寒。
开心了没几天,新年大戏来了:
-
央妈
2018
年同业存单备案规则调整,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备案金额加上现存的同业负债不能超过总负债的三分之一。(
一杀
,打击同业负债,同时打击了整个金融市场条线的投资资产);
-
一行三会发布
302
号文、证监爸爸配合
89
号文,各金融机构无路正回购借钱还是逆回购出钱都要满足各类限制、现券价格偏离
1%
算特殊交易需要向风控报备、代持业务必须走买断回购流程签回购主协议……(
二杀
,打击资金业务,顺带抽了中间交易业务一大嘴巴);
-
资管增值税正式开征,再也躲不掉了,非公募基金买信用债的资本利得和票息都要缴税,估计每年至少让业绩掉
20bp
,公募基金稍微好点只缴资本利得部分,票息不缴。所以,妥妥的喜欢折价券(
三杀
,打击各类非公募
SPV
的投资);
-
银监爸爸和证监爸爸一起卡死了委托贷款,断了银行出钱成立
SPV
再通过
SPV
委托银行给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的非标业务,做非标的兄弟一片哀嚎(
四杀
,打击同业非标资产投资,但是对于债券有一定利好,因为限制这个后可能会打压社融数据和信贷数据);
-
中央电视台爸爸在《新闻联播》中报道“银行间乱象得到初步遏制”(
五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