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化转型工作室
数字化转型工作室主要关注如下内容:咨询(数字咨询、管理咨询、战略咨询等);行业(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教育等);技术(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安全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网友吐槽:用棉花代替真雪!景区道歉了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突发!开曼群岛附近海域发生8.0级地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化转型工作室

城市数字化转型TBM框架解构

数字化转型工作室  · 公众号  ·  · 2024-03-23 21:40

正文

在 21 世纪的信息化浪潮中,城市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涉及城市管理、服务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旨在通过数字技术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推动经济的创新和增长。本文在分析城市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构建了“技术 + 业务 + 管理”的 TBM框架,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蓝图和根本遵循。


01


城市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数据缺流动,管理缺协同,转型支撑弱


目前,城市在总体设计和统筹实施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各条线城市数字化转型自成体系,跨条线、跨层级之间缺乏协同,全市“一盘棋”统筹协作能力不高。大部分城市建设了基础数据库和共享交换平台,但以基础数据、静态数据为主,人员、物资、车辆、道路等动态数据较少。此外,各城市数据资源纵向部门内循环多,横向跨部门联动少,导致重复、频繁报送的各种表格繁多,基层工作人员苦不堪言。


宣传展示多,社会参与少,群众感知低


在城市数字化建设中,我们常常看到大量的宣传和展示活动,但实际使用的效果不及预期,导致群众的获得感较低。如城市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率高,但使用率低;城市大脑展示作用大于实际作用,深度学习和模拟预测能力不足。此外,目前我国城市数字化转型仍然以政府建设为主,尚未建立起城市运营的长效机制,缺乏市场化运营的平台和环境,导致信息化建设主要依赖政府投资,成本高、利润少,项目单向集成多,可持续运营性不足。


应用缺统筹,流程不规范,业务闭环难


目前,城市各业务仍以条线应用为主,各业务间仅通过平台对接、数据共享等模式协同,尚未实现“发现—研判—处置—分析评估”的业务全流程闭环管理,应用场景亟待打散重构,既有业务流程亟须优化再造。此外,系统建设存在明显“失衡”,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过多,而涵盖全局、全领域和综合性的系统较少。


02


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策略


管理变革,根本上破除机制体制障碍


把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推动成立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转型办、转型智库和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实体化或虚拟化数字专班,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一盘棋”管理。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成立专业化平台公司,创新“政企合作、管运分离”模式,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共同体,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运营服务和技术支撑。理顺购买服务的模式,建立配套项目立项、采购、服务、验收、评价等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强化全过程全覆盖全要素项目管理。全面推进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逐步推广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强化对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工作的整体统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