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SIGHT视界
跨过山川大洋,走遍世界各地,这是你出国路上那瓶必不可少的老干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foQ架构头条  ·  北京银行如何构建全栈大模型应用体系? ·  1 周前  
青春黔言  ·  重阳登高!爬完这几座山,我被贵州治愈了 ·  5 天前  
青春黔言  ·  重阳登高!爬完这几座山,我被贵州治愈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NSIGHT视界

老外学中文笑料百出,还钻研出5大禁忌!这不就是学英语的我么233

INSIGHT视界  · 公众号  ·  · 2017-08-02 21:58

正文

最近几年,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美剧中频频出现中文桥段,学中文的老外也越来越多了。不过,中文并没有那么好学的……这些勤奋的学习者很多被汉字和声调折磨的死去活来,还总结出了中文学习的五大坑。学习中文都有哪些禁忌?中文为什么这么难?本文,主页君为你解答。

From 沪江英语

微信号:hjenglish


话说中文现在是越来越热了,老外学中文也成了一种潮流。


而且,其中不少人学的时间还挺久的,不过效果嘛……



光看美剧里的中文就已经够呛了,时时刻刻透露着一股直击灵魂的尴尬。 下面奉上歪果仁尬中文合集……堺雅人、卷福、谢耳朵……前方高能预警!!!!



请戳视频观赏↓↓↓



在好多老外自己看来,这个问题也是相当痛心疾首的,大部分歪果盆友的脑筋好像就是转不过来。 于是,最近有老外总结了“老外学中文的5大禁忌”,希望能再一次挽救同胞的中文学习之路。


结果我一看,这简直就是学英语的我啊(手动捂脸)……




课本这玩意儿,应该能算是全球语言界的一号坑爹小能手了。 熟读中学英语课本的小伙伴应该都深有感触: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m fine, too.


这种东西,不存在的。



老外对话的时候,How are you? 后面的回答明明是 “Good”“Very well”


这个情况对学中文的老外也是一样的,他们的课本里基本都教“你好吗?=How are you?”、“很高兴认识你=Nice to meet you”。 而我们中国人显然不怎么用这些话,现在基本都是“嗨”、“早”、“哈喽”搞定,连“吃了么?”的出镜率都要高不少。




许多淳朴的外国朋友天真地以为“学好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


别说老外了,好多中国人都听不懂一些同胞的口音呢,而且就连可以算普通话的那些话里,口音的差异也已经够大了。


于是老外一来中国就彻底蒙圈了,本以为用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就能称霸上海滩、无障碍排队鲍师傅,结果没想到自己打了一路的手语。


明明课本上告诉你“问清楚”叫“wèn qīng chǔ”,然而子君妈妈显然会对你说“要问问 qīn cǔ”,末尾很可能还加上个“dē~~~”



明明课本上教的是“知道吗?”,然而子君妈妈显然会对你说“晓得伐?”


这一点英语党应该深有体会了,不光英国口音美国口音差了十万八千里,就连美国南北的口音都完全不一样。 课本上明明说 a 读“ē”,但是好多美国人分明读的是“A”; 明明 water 的音标念“沃特尔”,然而好多英国人念的简直就是“沃哇”; 更不用说称霸BEC听力的各种拉美口音、印度口音、法国口音、新加坡口音了。




出现了出现了,称霸小学课堂以及不少中学课堂的终极记忆法(当然,不排除不少中老年也这么记):


爱阿斯克油,地死,耗骂尺啊?


I ask you, this, how much 啊?



这个真不是中国人的独创,其实老外也这么记,


“母鸡怎么样了”(Hen How)=“很好”


“膝盖怎么了妈”(Knee How Ma)=“你好吗”




这个也算是语言初学者的通病了。 就像很多中国人刚学英语的时候容易把“我今天心情不错”说成 I today feel good.


老外也经常走不出英语结构的束缚,比如:


“I have great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说成:“我有很大的兴趣在学中文里”。


极端情况还能脑补:


“How are you?”=“怎么是你?”


“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


杀伤程度直逼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是的,不少学中文的老外居然不想记汉字,单纯记发音。


这就跟好多中国学生记英语不记音标一样,显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自学能力大打折扣。 不过嘛,即使这些坎都跨过去了,好多老外的中文依旧让人捉急。 虽然他们不少动辄就精通3、4门欧洲语言,但一学中文就被打回解放前。 就连会32门语言的联合国翻译官都说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然而,我们自己似乎觉得中文一点也不难啊,反而是欧洲的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什么的更难吧,但讲英语的老外学这几门语言却觉得游刃有余。


其实,这个现象真的不是难易程度的问题;它其实是差异度的问题,中文和欧美的语言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 首先我们要讲解一下。 世界上的语言分为3种:


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

黏着语(Agglutinative Language)

屈折语(Inflectional Language)


中文就是分析语中的代表性语言,这种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词基本都是不变的,不需要做任何变位,在表达不同意思的时候只用在句子里加上更多的元素就好了。 比如,我们说“我喝星巴克的咖啡”,而要表示“我喝了”则只用在加个“了”变成“我喝了星巴克的咖啡”


而英语中则需要变位,于是有 I drink Starbucks' coffee. I drank Starbucks' coffee.



像英语这样,需要通过改变词语本身形态来表达不同意思的语言,就是屈折语; 而欧洲那些语言都是屈折语,所以对英语母语者来说门槛很低。


就连我们邻居日本的日语对欧美人来说都简单不少(虽然他们同样也记不住汉字),因为日语属于和屈折语很像的黏着语。


而所谓的黏着语就是:在用同一个词表示不同意思的时候,会给它加上前缀或者后缀进行变形。 正是因为中文和欧洲语言属于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我们互相学对方的语言才这么难。 不过这也不是全部原因,中文里的坑还要多得多,比如,我们是少见的把“声调”(tone)系统化的一个语言。


普及一下,英语中把中文的4个声分别称为:


第一声:level tone

第二声:rising tone

第三声:falling rising tone

第四声:falling tone


这对很多老外来说真的是天方夜谭,因为他们讲话时变调只是为了表现感情(或者是口音问题,比如英式英语特别喜欢中文的第三声),而在中文里变调就是在讲完全不同的事。



另外,中文这门语言对于好多老外来说真的过于灵活,我们的句子结构远没有英语那么逻辑严密,这给了我们更大的讲话自由,却让习惯了讲话严谨的老外格外头疼。


而我们显然也觉得他们的那些从句结构特别难搞。


关于中文和英文在本质上的区别,语言学家们写了数不清的论文,我们就不深入探讨了。


我们还是来稍微讲讲“同时学会这两门语言”有什么好处吧!


就像刚刚说的,英语的逻辑严密性比中文要强不少,所以中国人在熟练掌握英语之后通常会发现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强了不少。 而这也不是说中文就是个混乱的语言,很多老外在学会了中文之后发现自己的创意思维得到了提高,因为他们现在能跳出英语的固有逻辑框架。 而且,不用说,他们在学会中文之后发现数学更简单了。



语言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曾说过:“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观”,所以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一个人终身只会一门语言,那TA一辈子都无法摆脱母语的束缚,很多概念就永远无法理解。 比如,如果不学中文,讲英语的人就理解不了什么叫“仁”;而中国人如果不深入学一下英文,也理解不了诸如 give sb credit (对某人在某件事上做出的贡献和成绩予以肯定)一类的概念。 所以,即使你没有和外国人交流的必要,学好英语也是件很划算的事,毕竟,“一种新的三观”不管怎么看都是很厉害的竞争力呢。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沪江英语,微信号:hjenglish,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 CHINA 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