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一定别去做
前两天,赵先生入住某酒店后,用手机浏览网页时,无意中看到一个广告,称可以约异性上门。他心动之下,下载了指定的APP,一个自称客服的陌生人主动联系他,声称可以安排“免费约会”,只需成为会员并完成简单的任务。
赵先生信以为真,按照客服的提示扫码支付了20元,并参与了“投票任务”。起初,对方返还了30元,让赵先生尝到甜头。接着,对方以完成更高金额任务为由,诱导他支付196元、1349元……
直到最后,对方称赵先生“操作错误”,账户被锁,解锁还需充值。就这样,赵先生通过多次转账共计被骗27000元。
叶先生在某酒店内使用手机APP阅读小说时,页面突然弹出一个同城约会广告。
广告中声称,只要下载并注册指定APP,就能免费结识附近的异性朋友。
叶先生心动了,下载并注册了该APP。
登录后,对方客服告诉他,完成三个“刷单任务”即可免费约见异性。
叶先生按照指示完成了几笔充值任务,最初的返现看似正常。
但随后,对方以他“操作失误”为由,要求重新操作并支付更多费用。
直到转款后再无返现,叶先生才意识到被骗。
-
诈骗分子通过小说APP等平台广告传播虚假约会信息,诱导下载诈骗APP。
-
利用“刷单返现”的套路骗取多次充值,逐步加大金额。
-
编造“操作错误”或“需要补偿”增加受害人损失。
李先生正在某酒店休息时,接到一个“00”开头的陌生电话。
对方自称是航空公司客服,告知李先生航班因延误可
获赔偿300元。
对方语气专业,还详细说明了赔偿流程。
李先生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提示,先通过一个网址提交支付宝收款码。
随后,对方称他的账户“未开通企业收款功能”,要求下载一款会议软件进行处理。
李先生在对方指引下输入了银行卡密码、支付密码及验证码。
不久后,他发现银行卡被连续扣款两次,总计损失4000元。
-
诈骗分子伪装成航空公司客服,利用航班延误赔偿理由骗取信任。
-
提供虚假链接或要求下载恶意软件,套取受害人敏感信息。
-
快来围观更多打击电诈相关内容
快进去点亮右下角小红心
,再关注我!
一定帮你抵御骗子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