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帝人集团旗下的帝人芳纶宣布,计划
关闭
其位于阿纳姆(
荷兰
东部城市)的芳纶纤维生产基地,这是一系列成本削减措施的一部分。帝人芳纶表示,鉴于竞争加剧,尤其是来自
亚洲
的竞争,这些成本削减措施十分必要。目前,该公司在荷兰运营着三家生产工厂,在日本有两家工厂,在泰国有一家工厂。
芳纶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由美国
杜邦
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
芳纶是芳香族聚酰胺的统称, 指85%以上的酰胺键直接连在苯环上的长链合成的聚酰胺材料,连接酰胺键的为芳香环或芳香环的衍生物。按照结构划分
,
芳纶可分为
间位芳纶、对位芳纶、邻位芳纶
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为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
间位芳纶
由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缩聚而成,间位芳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阻燃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和耐辐射性、低刚性、高延长性,可用常规纺织机械进行加工。
对位芳纶
是由对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胺合成,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和阻燃等优异性能、良好的抗冲击、耐腐蚀和抗疲劳性能,对位芳纶的拉伸强度是钢丝的6倍,是玻璃纤维和高强尼龙工业丝的2-3倍;拉伸模量是钢丝和玻璃纤维的2-3倍,高强尼龙工业丝的10倍;其密度却只有钢丝的1/5左右。
2024年,芳纶
全球名义产能
约16-17万吨
,需求约12-13万吨,中国现有芳纶产能占比超过30%。芳纶总产能杜邦位列全球第一,帝人位居全球第二,泰和新材位居全球第三。间位芳纶产能排名第一的为
杜邦
,第二为
泰和新材
,第三为日本帝人;对位芳纶产能排名第一为
杜邦
,第二为
日本帝人
,第三为泰和新材。
从专利角度,1960年1月至2024年10月,全球芳纶专利申请量为
24817件
(按申请号合并),1974年至2023年芳纶专利技术周期情况如下图所示,专利技术
迈入成熟期
,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竞争加剧,
有意识的加强对产品的优化,提高效率,布局新技术,寻找新的增长点能让企业更好的应对市场变化
。
杜邦芳纶专利申请量1098件,帝人芳纶专利申请量718件,对比两家的技术用途构成功效,
杜邦更注重产品
舒适性、耐磨性
的提高,帝人更注重产品
阻燃性、强度
的提高
。
截止2025年1月,国内企业中,泰和新材芳纶产能约3.2万吨,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
产销量过万吨
的企业。
截至2024年12月,泰和新材国内市场间位芳纶市占率在
60-70%
,对位芳纶在
40-50%
。近日,
中化国际
旗下芳纶业务子公司中化高纤年产2500吨对位芳纶扩产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后,
中化高纤
对位芳纶产能达到8000吨,对位芳纶产能位居国内第二。
平煤神马
、
仙鹤艾迈德
国内产能排名分别跃居对位芳纶、间位芳纶第三位。
2004年,泰和新材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间位芳纶的产业化生产;2011年,泰和新材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对位芳纶的产业化生产。2023年,泰和新材芳纶产品
营收24.06亿元,同比增加12.64%,毛利率40.82%
,同比减少0.36个百分点,芳纶产量1.89万吨。
2024年上半年,泰和新材芳纶产品
营收11.10亿元,同比减少-6.86%,毛利率38.48%
,同比减少2.41%,主要由于销量的上升和成本的下降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产生的损失。泰和新材拥有芳纶产能约3.2万吨,居全球第三位;
在建产能2万吨
,为高效智造间位芳纶产业化项目,项目内容为建设年产2万吨高性能
间位芳纶
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线,
对位芳纶暂时无扩产计划
。
泰和新材间位芳纶主要应用领域为
防护和过滤
;对位芳纶的应用领域中
光缆
占比最多,约40%左右;汽车主要在
胶管和摩擦密封材料
,约占20%;其余有防护、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泰和新材主要有两大生产园区,其中烟台园区主要开展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锂电隔膜等产品的生产,宁夏园区主要开展对位芳纶、芳纶原料的生产。泰和新材现有
间位芳纶
年产能1.6万吨,在
烟台园区生产
,对位芳纶1.6万吨,烟台、宁夏园区均有生产。
泰和新材在芳纶纤维之外,还拓展了
芳纶纸、芳纶隔膜、芳纶涂覆材料
等应用。
锂电隔膜在锂电池中起到隔离正极和负极防止短路、保证锂离子通过微孔实现放电的作用。目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通常为聚丙烯、聚乙烯或者是两者共同的复合膜。通过涂覆处理,可以降低由于电池升温
导致
隔膜熔融收缩短路引起电池燃烧、爆炸等意外事故的发生频率。涂覆常用的材料有陶瓷(技术成熟、成本低)、PVDF(电化学稳定性、对电解液亲和性好)等。
芳纶材料耐热性极好,作为隔膜涂覆可以大幅降低隔膜高温时的热收缩率,避免电池起火隐患,大幅提升安全等级,与电解液的浸润性极好,且自身抗氧化性强,能够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充电速度,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自带粘结性能,可作为有机涂覆单独使用。
相较于现在主流陶瓷或者PVDF涂覆,芳纶涂覆具有
更优的
热性能、吸液、保液性能、更轻的比重
,能为电池带来电性能、安全性、以及制造效率的提高。下图以泰和新材芳纶涂覆隔膜为例。
芳纶涂覆隔膜最早由
日本住友化学
开发,并成功应用于
特斯拉Model S
车型,目前国内电池产品使用的较少,属于新兴涂覆隔膜,当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2022年4月,泰和新材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芳纶锂电隔膜完成动力电池应用测试,安全性能、快充性能和循环寿命均具有明显优势,性能由于国内竞品。2023年3月,泰和新材
年产能3000万平米的芳纶隔膜中试产线
全线贯通。同年4月,以生产国产芳纶涂覆隔膜为主的烟台泰和电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推出4款型号16种规格的高性能SAFEBM芳纶隔膜产品。
2024年3月,由
星源材质、泰和新材
等共同持股的烟台星和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4月,星源材质与泰和新材在重庆联合首发星和芳纶隔膜新品。
泰和新材的SAFEBM®电池芳纶涂覆隔膜,在动力电池、户储电池、低温电池、半固态电池等项目中取得较好的进展,部分客户实现了小批量订单;
储能电池
进展相对较快。
此外,泰和新材还在研究
纤维锂电池
,其本质上是一种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市场开发主要针对
智能穿戴,医用电子
等领域,处于中试阶段,固态电池不使用隔膜,但是会用固态电解质,芳纶涂覆在半固态电池中的应用还在研发中。
在绿色低碳方面,泰和新材2023 年在全球率先推出生物基芳纶和再生芳纶,走在了世界前列。
整体来看,芳纶行业杜邦起步早,全球市占率及专利壁垒高,泰和新材在经过多年积累后,产能位居世界第三,在全球市占率上与杜邦、帝人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帝人芳纶有关闭荷兰生产基地的计划。
国内企业陆续有对位芳纶、间位芳纶项目规划建设,除泰和新材外,尚未有产能过万企业。在新兴领域,泰和新材积极拓展新能源与绿色低碳领域,布局新技术,为企业不断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参考资料:相关企业官网、年报、世界橡胶展、新华网、金融界、界面新闻、未来智库、搜狐网、Incopat、百度、化工新材料等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