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豆苗育儿
专业儿科知识+幽默有趣语言=靠谱实用的育儿百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豆苗育儿

这5种病“传男不传女”,第一种很常见...

小豆苗育儿  · 公众号  ·  · 2020-10-12 19: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父亲秃头儿子一定秃头?

红绿色盲只遗传给男宝宝?

……

不管是长相、性格乃至疾病

父母都可能会遗传给宝宝

但听说有些遗传病只传男不传女

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下面就来盘盘这些“重男轻女”的遗传病


先来了解一下基础的遗传知识


常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另一对是 性染色体


遗传病有多种遗传方式,其中有一种叫伴性遗传(致病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今天要讲的就是ta。


伴性遗传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性


对于女性



要两个X染色体都有致病基因才会患病


如果只有一个X染色体有致病基因,那她仅仅是个携带者而已,不会患病。


对于男性



只有一个X染色体 ,只要这个X染色体带致病基因,就会患病。


所以某些遗传病,遗传给儿子的可能性远大于女儿,比如以下这些:


红绿色盲


危险指数:★☆☆☆☆




一说到红绿色盲,许多人立马会想到:过红绿灯可怎么办?!


红绿色盲很难分辨红和绿这两种颜色,是一种先天性的色觉障碍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但是由于不能分辨红色绿色,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一定影响。


顺便来个小测试,hhh~

(答案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



【特征】



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为X-伴性隐性遗传。


通过社会调查和家谱分析表明:在我国, 患红绿色盲的男性占6.8%,而女性只占0.5%



【如何防范】



由于是隐性遗传病, 孕前检查能起到一定作用 ,但无法百分百避免。


PS. 大家一定觉得色盲“很惨”,比如像飞行员、司机等工作都不适合做。但或许他们的世界有着不一样的美丽~画家梵高就是一名色盲患者,但却创造出了无比美丽灿烂的《星夜》、《向日葵》。



秃顶


危险指数:☆☆☆☆☆



不少男同胞都遇到过秃顶的问题,虽然对身体并无大碍,但对形象来说,还是有些……



PS.并不是所有的秃顶都来自遗传,也可能是因为自身精神压力大、生活饮食不规律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别随便甩锅给长辈哦~


【特征】



总的来说,造物主似乎更偏袒女性, 男性秃顶的概率要大得多



比如父亲是秃头,遗传给儿子概率则有50%。如果爷爷和姥爷是秃顶的,那么孙子和外孙也会有30%左右的可能。


连英国皇室也没逃脱这一“魔咒”......


从菲利普亲王一路遗传下来的秃顶,对王子们不依不饶!真为可爱的乔治小王子捏一把汗呐!


【如何防范】



适当的按摩加合理饮食, 多吃有利于头发生长的食品



血友病


危险指数:★★★★★



血友病患者的血中,缺乏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 抗血友病球蛋白


在生活中得了这种病的人,千万不能受一点点伤,如果有出血口,就会导致血流不止,最终可能因出血过多而死亡,非常凶险。


【特征】



血友病的遗传规律跟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是一样的,也是 X-伴性隐性遗传


即便父母亲都是正常人(不是血友病患者),但如果母亲携带致病基因,他们生出的儿子就有可能遗传患上血友病,而生女儿则不会。



【如何防范】



建议孕前检查筛查血友病,或怀孕后进行产前诊断,如果你是致病基因携带者,那就很有可能遗传给男宝宝,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尽量要避开这种生育风险。



蚕豆病


危险指数:★★★☆☆



蚕豆病也叫G-6-PD缺乏症,是一种 先天性基因缺陷 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由于男孩只有1个X染色体,所以发病率远高于女孩,女孩可以终身携带突变基因而不发病。


【特征】



5岁以下儿童多发,男孩占比高,常发生在蚕豆成熟的季节,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酱油)均可致病。


【如何防范】



目前蚕豆病最为有效的预防手段是进行基因检测,抽血筛查是否有遗传病G-6-PD因素,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另外, 蚕豆病患者应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药物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危险指数:★★★★★



是一种严重的儿童神经肌肉遗传性疾病。发病者多为男宝宝,女宝宝仅为携带者,一般不发病。



【特征】



约90%的患儿有肌肉的假性肥大,小腿变粗而无力。通常在儿童期(4-6岁)发病,走路易跌倒,奔跑困难,之后逐渐加重。常到10岁时已不能行走,大多数患儿最终卧床不起,并发痉挛、褥疮、肺炎在20岁左右死亡。



【如何防范】



由于是遗传病,所以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高风险胎儿和有遗传病史的妈妈要做好产前诊断。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5种“重男轻女”的遗传病。



-完-




写在最后:


虽然很多人类遗传疾病至今仍没有根治的方法

但还是可以做好预防工作的


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千万别抱侥幸心理

婚前做好相关咨询和检查

怀孕后做好产前诊断(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

最终能攻克这些遗传疾病



参考资料:

1.https://ghr.nlm.nih.gov/primer/inheritance/riskassessment

2.Yiu E M, Kornberg A J.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J]. Neurology India, 2008,56(3): 236.

3.中华慈善总会罕见病救助办公室,世界卫生组织遗传病社区控制合作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罕见性遗传病知识手册,2010.1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