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事记
新浪科技旗下专栏,创业创意报道、犀利观点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复工首日DeepSeek婉拒所有采访# ... ·  昨天  
新浪科技  ·  【#面壁智能联创谈DeepSeek出圈#:与 ... ·  昨天  
新浪科技  ·  【#华为2024年销售收入超8600亿#】2 ... ·  昨天  
创业邦  ·  县城电影票,凭什么比北上广还贵?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创事记

裁员保利润?魅族IPO之路还很遥远

创事记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30 16:44

正文

为了魅族十五周年黄章决定再度出山打造他的“梦想机”,可是“梦想机”还没落地,裁员却先来了。


近日,据《IT时报》爆料称,魅族内部人士透露,魅族近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裁员。此次裁员与2016年年初的那次“高调”裁员不同,这次则显得低调很多,而且裁员的人数要比上次多很多。据悉此次裁员的名额将高达400人,占魅族总员工的10%。


针对这10%的裁员数量,魅族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裁员10%的说法的事实,主要是因为公司进行人才结构优化,优化组织结构是比较正常的一个人事行为,只不过从去年的5%提高到了10%。”并表示此次裁员涉及多个部门,属于“全员性”裁员。

盈利了 但似乎还不够

在去年年底的发布会上,魅族科技总裁白永祥曾骄傲的宣布魅族销量达到了2200万部,并成功实现了盈利。但从魅族近期的表现来看,这些成绩要想达成魅族的最终目标“IPO”似乎还远远不够。


魅族一直标榜自己是一家小而美的公司,公司创始人黄章曾表示,要“做心中的手机,卖给喜欢的人”,并非服务大众市场。所以早年的魅族对于外来资本,甚至显得有些“高冷”,不接受外界的投资。每年发布的机型并不多,销量也不大,但用户口碑都还不错。


然而,口碑只能是一种鼓励,并不能解决资金问题。在这个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小而美”的公司肯定是没办法长久活下去的。为了生存,无奈魅族也不得不接受外来资本,与此同时也要面临更加严酷的竞争。


2015年2月9日,阿里巴巴宣布斥资5.9亿美元入股魅族科技。同时,海通开元基金也将投资魅族6000万美元,这是魅族首次引入战略投资者。紧接着2015年10月20日,魅族又获得了包括天音控股在内的多家企业的投资,总金额为5.4亿元。


在选择接受投资之后魅族也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魅族总裁白永祥表示:“通过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互联网服务等整个生态链的新内容,魅族从以前的利润优先,变成了销量优先,这样才能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


也正是由于销量优先的战略,使得魅族在接下来的两年内狂开“演唱会”,产品更迭的速度非常快,往往前代机型发布之后,抢购还没结束,消费者还没买到,新的一代机型就已经上市了。


同样,因为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跟销量优先的战略调整,魅族开始大量扩员。从2014年的1500人左右,疯长至4000人。有消息称在2015年魅族平均每个月新入职的人数高达200人。

卖的挺多,但是利润少

去年一年,魅族史无前例的推出了14部新机,其中以千元机系列的魅蓝机型为主,旗舰机少之又少。并不是魅族不想做高端的旗舰机型,而是受困于与高通之间的专利纠纷,魅族拿不到高通的芯片,三星的芯片又产能严重不足(去年年底挤破头拿到三星的芯片,推出的Pro6 Plus至今仍然处于缺货状态),所以只能选择联发科的芯片,但拿联发科的芯片作为旗舰机的处理器,用户显然是不会买账的。


所以魅族为了能保证产品更迭的速度,只能快速地更新低端的魅蓝系列,来刺激消费。但过于依赖低端市场也使得魅族去年的销量增长了,利润却不乐观。


据天音控股的投资公告显示,2015年魅族科技资产总额72.25亿元,负债总额88.93亿元,净资产负16.68亿元,收入168.01亿元,净亏损10.38亿元;2016年上半年净亏损3.04亿元。


虽然魅族年底宣布实现盈利,但因为魅族并非上市公司,没有公开数据可以查询。


魅族副总裁李楠曾在去年底宣布:“魅族明年将控制其销量增长,预计目标销售2500万部,与今年暴增350%相比,将仅增长25%。”


在面对市场竞争和利润的双重压力之下,魅族只能选择先凭借着低端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今年裁员,意图应该在于控制成本,完成利润指标。

黄章的IPO之梦能够实现吗

事实上,早在2015年魅族选择接受阿里战略投资时就已经有了进军资本市场的计划。黄章也曾喊出“稳增长、创利润、挺进 IPO”的目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