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Jerusalem,希伯来语:יְרוּשָׁלַיִם),
是
「
和平之城
」
的意思。
位于地中海和死海之间,完整地保留了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并被史学家普遍认为是世界的起源与中心。
根据《死海古卷》等各类史料记载,并经考古学验证,耶稣在这里受难、埋葬、复活、升天,成就了上帝对人类的救赎计划。因此,这里即是犹太人信仰最神圣之地,也备受基督徒重视。
耶路撒冷,正如《圣经》所说,这里
是上帝的应许之地,
流着奶和蜜的地方,也是无数犹太人魂牵梦绕之地。这里更是犹太文明的滥觞之地,世界的历史被镌刻在历经千年的城墙、教堂、水池以及史籍上,如今依旧清晰。
当你去触摸耶路撒冷的老城墙,触摸的不仅是浩瀚且蓬勃的历史,更触及的是上帝深沉的爱与怜悯。这里正如《圣经》所言,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世界若有十分美
九分在耶路撒冷
▼
▼
耶路撒冷城区
游历必去之地
西墙,又名哭墙,是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徒们视此为圣地,并在这里表述流亡之苦和对古圣殿的哀悼。这里是每个来以色列的游客的必走之地。
哭墙分男女祷告区域。进入广场墙前,男士规定必须戴上帽子,以示对上帝的敬虔。每到犹太教安息日,哭墙前挤满了犹太教徒。
他们或端坐于椅子上念诵经文,或面壁肃立默默祈祷,或长跪在地悲戚啜泣,或抚摸光滑的墙石深情一吻,哭墙对于他们,与信仰紧紧相连,意义非凡。
根据犹太传统,在西墙下的祷告,会直达天堂。所以来到这里的人们,也会把自己的心愿、祈祷写成小字条,放到西墙的缝隙中。
西墙地道
The Western Wall Tunnels
西墙地道是展示整个西墙长度的一个地下隧道。西墙地道毗邻西墙,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地下。西墙暴露在地表的只有60米长,多数隐藏在地下。西墙地道可以看到隐藏的485米西墙。
长久以来,以色列一直在进行考古挖掘。为了解耶路撒冷古城建筑结构,并探究犹太先祖遗迹。西墙地道内有一块「西石」(Western Stone),是隧道里最大的石头,长13.6米,高4.5米,宽3.5米,重量在570至630吨之间,是古代建筑史上屈指可数的用料。
考古学者在隧道里还发掘了,古犹太人赴圣殿敬拜时,必须先净身的水池。目前只有一个一座约25平方左右的池子。未知的遗迹还待进行考古挖掘。
在耶路撒冷老城的小巷里,有一条全世界基督徒皆知的「耶稣受难之路」,这就是「苦路」
,又称为悲痛之路
。耶稣背负着十字架沿着这条路走向刑场,其间经历了14件事,因而苦路也有14站。
从古至今,很多虔诚的基督徒不远万里奔赴这里,亲身走一遍苦路,以此来纪念主耶稣曾为人类承受过的苦难。「耶稣受难之路」的最后5件事发生在圣墓教堂,因此,圣墓教堂也是「苦路」的最后一站。
圣墓教堂 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
圣墓教堂,位于罗马统治以色列时期,耶路撒冷城郊的各各他山。也就是《圣经》四福音书记载,耶稣基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苦路的最后5站也集中于此。
这里是全世界基督徒朝圣的圣地。
教堂进门处有一块带着红色纹理的石头,是「涂油礼之石」。当人们把耶稣从十字架上解下来,正是安放在这块大理石上涂抹膏油,准备安葬。人们相信这块石头上浸透了耶稣的鲜血。无数信徒们跪拜、抚摸、亲吻这块石头,有的甚至不禁失声痛哭。
橄榄山是耶路撒冷老城东部的一座山,得名于满山的油橄榄树。在山脚有客西马尼园和万国教堂。圣经上许多重要事件发生在橄榄山。耶稣在人生的最后一周来到耶路撒冷,每天翻越橄榄山进入圣殿教导人。
橄榄山在公元四世纪起,就有许多修道院和教堂,许多基督徒朝圣者来此访问。现在,也有很多坟墓,这里埋葬着犹太教的信徒,很多名人也选择把自己埋葬在山上。犹太教徒和基督徒所认定的不同,他们认为「弥赛亚」救主还没有来。
他们相信,当
「
弥赛亚
」
降临时,会在此召唤他们,使他们从死里复活,与祂一同进入荣耀的天国。
花园冢,又叫花园墓,位于耶路撒冷老城旁的一个石掘墓。于1867年发现,被一些福音派和其他新教徒认为,是耶稣埋葬和复活之地,因此,成为受欢迎的朝圣景点。有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公元前8 - 7世纪的墓穴,认为不太可能是耶稣的墓穴。
但在古代,重新使用旧墓穴是常见的。花园冢靠近一个小石崖,
自19世纪中期,这一悬崖就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耶稣受难的各各他山。但天主教和东正教朝圣者坚守传统上的说法,认为耶稣埋葬和复活的地方,是今天老城内圣墓教堂所在地。
锡安山,又称郇山,天主教圣经称为熙雍,是耶路撒冷老城南部一座山的名称。这个名称经常用来借代耶路撒冷全城和以色列全地,经常简称为「锡安」。在此,可以眺望老城区和橄榄山。
在今日耶路撒冷,锡安山上的名胜有圣母安眠堂、最后晚餐厅、大卫墓、鸡鸣堂等。
圣母安息堂( Dormition Abbey)是一座天主教堂。耶路撒冷很多教堂,都建在从前宗教建筑的遗址上,它也不例外。
在圣母安息堂中央,安置着圣母平卧塑像。天主教信众常会聚集在周围,燃起蜡烛合唱圣诗。
圣母安息堂内,有「最后的晚餐」的餐室。纪念主耶稣被卖之前,与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
圣母安息堂外立着大卫王雕像,是历史上以色列民族的一位君王。
鸡鸣堂(Church of 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也在锡安山上,是纪念耶稣被卖的那晚,彼得在鸡鸣之前三次不认主。